個人理財

我今年50歲,單身,目前年收入約68萬元,平常生活很省,每年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薪水可以存下來。

隨著年紀增長,身邊有些同事已經樂活退休了,他們都提醒我應該要開始為退休生活打算,我計畫在60歲提前退休,但沒有概念到底該存多少錢,才足夠支應退休的老後生活。

我現在跟父母同住,未來希望能獨立生活,因此我訂了一間預售屋,總價450萬元,因為不希望房貸壓力太大,我打算交屋後只向銀行貸款180萬元,並希望自己能提前在退休前還清。另外,我看到很多人當包租公,退休後可以多一份現金流,我也考慮再買一間房子來收租,但依我的能力足夠再承擔另一間房的房貸嗎?

除此之外,我手上的生息資產約940萬元,過去以基金投資為主,近5年我陸續贖回手中的股票型基金,把一半的資金改買高收益債券型基金,每年約有5%的配息,計畫作為退休後的收入來源。

不過,因尚未退休,所以目前每月領到的配息會再投入到股票型基金投資,但報酬率並不佳,所以想請教《Smart智富》月刊和顧問:我這樣以配息買股票基金的操作方式,適合用來存退休金、幫助我在60歲提前退休嗎?

【專家建議】量化退休需求,勿將資產重壓在不動產

宏觀財務顧問平台資深首席財務顧問、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RFC) 李鳳蘭:

Mandy因為單身,不必負擔子女的教育、養育費用,只要不亂花錢或投資失誤,財務狀況並不需要特別憂心,反而要強化心理層面的安全感。安全感除了透過理財規畫來優化財務情況外,另一方面則是透過事先規畫退休後的生活藍圖,並建議提早建立退休後可以常交流、互相照料的親朋好友支援系統。

像是Mandy這類的單身族群,我歸納出常見的2種財務問題:

1.退休需求未量化,導致焦慮感深:以Mandy為例,迄今累積近千萬的生息資產,為什麼她對退休依然焦慮?主因就是對於退休需求很模糊。

不管是已婚還是單身族,都要先將退休目標量化,否則會淪為空談。量化目標後,再反推還有幾年的準備期,將投資工具與退休目標做結合。

2.將資產重壓在不動產,流動性差:像Mandy這類單身族群,千萬別為了增加退休後的現金流,將資產都重壓在不動產,因為單身族未來不需要留房子給子嗣,如果只為了增加1萬、2萬元的租金收益,而去背20年的房貸,反而因此壓縮了可以用來存退休金的資金運用空間,因此不建議她再買另一間房子。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給Mandy下列建議:

建議1》將退休需求量化,90%基金部位挪至保守的投資等級債

Mandy目前資產已足夠她60歲退休。她離退休前還有9年,為了鞏固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現有資產,不宜再去追求高風險的市場。建議她目前占總資產的90%基金投資,放在較保守的投資等級公司債或公債。且考量股票型基金淨值波動度也較大,配息應不再挪出買股票型基金,可以滾入原本的債券基金,才能確保複利效果產生。

建議2》不要提前還清180萬元房貸

因為Mandy的退休金準備沒有缺口,她的房貸可以維持在180萬元,每月還款9,000元對她來說經濟負擔不大。但也不用提早還款,就算她退休後還有10年還款期,還有勞保與勞退月退金可以負擔。

像Mandy這類單身退休族,我建議如要兼顧買房與退休需求,貸款金額能爭取多高就多高,只要負債比率不超過整體財務50%,且工作期間財務能力可以負擔每月房貸,這樣自備款金額就能降低,將多的錢挪去投資複利滾存,可以幫助累積後續的退休金,而不是在資產累積期就把錢重壓在不動產。

建議3》退休後規畫安養信託與保險金信託

建議Mandy退休後可採用「退休安養信託」,委託人及受益人都是Mandy,將長期照護的資金存入信託帳戶,並指定信託監察人為她信任的親友,一旦她無法自理、住進安養院,信託監察人可通知銀行,銀行再每月給付一筆錢給她作為看護費用,確保能專款專用。簽訂信託契約時,銀行至少會酌收5,000元以上的簽約費,每年再收取0.3%~0.6%的管理費。

而她的殘扶險也可以向銀行申請「保險金信託」,只要攜帶保單、雙證件到銀行即能辦理。簽訂信託契約時,一旦發生符合保單理賠的條件,保險公司會先將理賠金交給銀行信託帳戶,銀行再定期給付給Mandy或她指定的照護機構一筆錢。


作者簡介_Smart 智富月刊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網站:Smart 自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