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日期:2015/7/11
中國不是第一個進場救市的國家,美、歐、日都試過入場買股、下調利率等招數。但中國一週多以來的介入表現,完全顯現它的外行,令人十分擔心。
中國股市暴跌的觸點很複雜,雖然一個月內下跌1/3,但仍比去年高出80%;低迷已久的房地產正在轉暖、貨幣市場利率穩定,顯現應是禍首估值過高。
然而,中國介入卻帶來痛苦:若是央行停止降息,或許還是正確救援,但設定賣空上限、養老基金承諾買入、暫停IPO(編按:首次公開發行)等激烈手段反而加速市場拋售。
政府下重手的說法紛陳,最廣泛的是絕望說:政府看到經濟崩潰正在逼近,為了防堵社會動盪,先下手為強。聽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它是最不可能的原因。
大家漏看一點:中國股市超級小。以交易總值為例,歐美占GDP逾100%,中國僅1/3,而且融資總額僅占銀行資產1.5%,因此股市瘋漲、狂跌都無礙經濟。
那恐慌是怎麼來的?說服力最強的解釋是政治:政府押注太多信任和聲望。上漲時,都是習近平打貪、李克強改革的功勞,以至於下跌時兩人都灰頭土臉。
最尷尬的是,2013年,兩人宣稱,要讓市場「主導」資源分配的工作,卻被過去幾天的強勢干預給打臉了。
由此看來,股市不聽話反而是好事,證明了,儘管共產黨強大,卻無法什麼都管得到。習、李應記取這次教訓,力守自由化底線。因為,中央集權既無法推動進步,也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