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慢性疼痛當心是身體警訊,醫:痛逾3個月應速就醫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生活中難免頭痛、牙痛,讓人坐立難安。醫師提醒,慢性疼痛定義為超過3個月的非癌疼痛,應尋求醫師診治,除生病,壓力、疾病外,重要是自我身心調適,才能有效緩解。

根據國際疼痛研究學會(IASP)定義,疼痛是一種令人不愉快的感覺及情感體驗,通常由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所造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王德原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中指出,無論是慢性疼痛,或因癌症引起的癌症疼痛,都已嚴重影響生活。

在癌症疼痛部分,奇美醫院講座教授王志中簡報說明,不同的癌症可能有不同的疼痛原因及疼痛表現,造成癌痛原因大致可分成腫瘤侵犯、癌症檢查或治療、尚未識別的因素這3大類,在治療癌痛時,以緩解疼痛、恢復生活功能、提升生活品質為照護目標。

至於所謂的慢性疼痛,王志中表示,定義為超過3個月的非癌疼痛,造成的原因常較複雜,一開始可能是因軀體、內臟或由神經系統受到傷害所引起。

王志中說,後來會加入了許多其他因素,共同促成疼痛的慢性化,例如長期睡不好、工作壓力大等,慢性疼痛多半是習慣病,治療的策略應針對慢性疼痛形成的原因,以多面向照護方式進行。

尤其是病人的自我身心照護很重要,王志中舉例如培養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睡眠品質、均衡健康飲食、滋潤心靈及尋求支持的力量等,都有助緩解疼痛。

為幫助民眾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與疼痛相處,食藥署委託奇美醫院,邀集國內疼痛科、麻醉科、中醫及護理等各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組成編撰小組,編撰出版「癌症疼痛照護衛教手冊(民眾版)」與「非癌慢性疼痛照護衛教手冊(民眾版)」,中、英文版手冊共4本,並公開於食藥署官網提供民眾下載參考。

王德原提醒,民眾如有疼痛問題應尋求醫師診治,積極找出病因,依照醫師指示正確服用藥品,並輔以多方式的止痛治療,有疑問時應向醫師或藥師尋求專業諮詢,這樣才能擺脫疼痛的困擾。

延伸閱讀
退休究竟得準備多少錢?今天的1元不是以後的1元!想樂活退休,千萬別低估通膨的威力
偏頭痛吞止痛藥就好?醫:當心病痛惡化!


小檔案_中央社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