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過去這 20 年裡,建商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台灣房價硬生生地推高了3倍!背後的炒作方式,來自於一套精密的「溫水煮青蛙」策略。
各位朋友,讓我來告訴你一個殘酷的秘密:在過去這 20 年裡,建商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台灣房價硬生生地推高了3倍!背後的炒作方式,來自於一套精密的「溫水煮青蛙」策略。
他們沒有一次到位地漲價,而是分了3個階段,一步步測試我們的忍受極限,最終讓我們在毫無意識中、渾然不覺的習慣了高房價。
第一部曲:利率下跌,讓單價漲起來
在最開始的階段,建商的手法很直接:直接提高房子的單價!
為什麼大家能接受呢?因為那段時間,銀行的房貸利率一直在下跌。在金融海嘯央行幾次降息後,2009年起房貸利率就跌為1字頭。
你算了一下,雖然房子的總價漲了,但因為利率低,每個月要繳的房貸金額似乎沒有增加太多,甚至可能還更輕鬆了。你覺得負擔得起,所以就傻傻地買單了。建商就這樣利用「低利率的糖衣」,讓房價不知不覺開始上漲。
第二部曲:坪數縮水,讓你錯覺沒漲價
當房價漲到一個階段,繼續提高單價會讓消費者開始猶豫時,建商開始玩起「偷面積」的遊戲:縮小坪數賣給你!以前,你可能花2,000萬元能買到寬敞的「三房」格局;但現在,同樣的2,000萬元,你卻只能買到擠一點的「兩房」。
雖然你付的總價沒變,但你買到的實際空間卻變小了。建商在不提高總價的假象下,變相讓「每坪單價」持續上漲,房價就這樣繼續偷偷地往上爬。
第三部曲:銀行出手,拉長戰線繼續漲
當房價貴到連縮小坪數也賣不動,老百姓已經快要完全買不起的時候,建商的好幫手——銀行就出來了!銀行新推出了30年甚至40年的超長房貸。
這招有多厲害呢?以前,你每個月要付3萬元的房貸,期限是20年;現在,房價又漲了,但因為貸款年限拉長到30年或40年,你每個月還是付差不多的3萬元!你的貸款月繳負擔沒增加,但房子的總價卻又可以繼續往上飆高。
銀行用拉長還款時間的方式,成功地把高房價壓力分攤給你,讓你感覺能負擔,更容易接受高昂的房價。
所以,這20年來,建商就是用這種「單價漲、坪數縮、貸款年限拉長」的三步曲,成功讓房價漲3倍。未來,當降息循環出現,建商一樣可能把坪數再縮更小,銀行搭配推出50年房貸,老招數再玩一次。
請你一定要記住,建商的每一個推案,定價策略都是希望能「創價」,都是在透過各種手段,不斷測試市場願意接受的價格極限。
不管政府推不推虛坪改革,有無關稅貿易等重大經濟情勢變動,就算完全沒有任何理由,一樣也會找理由漲價。
如果建商蓋出的新建案,不灌公設,用好的建材,蓋出高品質不漏水的房子,真正讓住戶感覺物超所值,那麼漲點價也是合理的。
但現在有些建案坪數小、格局差,只是利用裝潢及低總價來掩護變相漲價的合理性。如果我們這些韭菜還傻傻地買單,那麼房價就永遠不會有合理的一天!
不要再讓你的衝動,成為建商測試下一個房價天花板的墊腳石了。
本文獲「阿宅-雙碩士地產顧問」授權轉載,原文:台灣房價20年飆漲3倍的真相!揭露建商的「溫水煮青蛙」三部曲
延伸閱讀
少子高齡化嚴重,房價未來依舊堅挺?房產專家曝關鍵:日本是最好的借鏡
限制租金漲幅、保障3年租期...政府房租管制利大於弊?房產專家示警:租金提前上漲、物件更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