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市值型ETF長期績效好,買國內好還是海外佳?從0050、SPY、VT績效見真章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摘要

投資市值型ETF能賺到市場平均報酬,這也是大家共識,但有人問我一個問題,到底要買「國內大盤」還是「國際大盤」呢?

投資市值型ETF能賺到市場平均報酬,這也是大家共識,但有人問我一個問題,到底要買「國內大盤」還是「國際大盤」呢?

長期投資市值型ETF,勝率高是毫無疑問,直接買下整個市場就能輕鬆賺到錢,這也讓投資門檻變得非常低,但更進一步來討論,其實整個市場又分成國內大盤、國外大盤,投資國外的主流又可以再分成美股跟全世界,每一個市場看起來都不錯,長期績效都是向上的,但新手絕對是看到眼花撩亂,光是國內市值型ETF就已經有3代,美國市值型ETF更是一大票,還別說全球大型股市有幾十個,所以這集是專門做給投資大盤有選擇性困難的人看的(延伸閱讀:2024市值型ETF有多強?0050、006208…15檔績效總體檢!9檔輾壓大盤不手軟)。

首先要提一個心理偏誤的觀念,就叫「近鄉偏誤」,這個指的是大部分投資人都是投資本國或家鄉的市場為主,對於國際市場就非常冷淡,甚至完全不投資。這種偏誤如果遇到國內市場不佳,投資績效就會非常慘淡,例如日股經歷過失落的30年,直到2024年才重新挑戰日經指數新高。

再說一個最近的情況,中國股市因為經濟衰退加上美國抵制的關係,以陸股最具代表性的上證指數來看,其實在2021年之後就每況愈下,一路下殺到2024年才稍微反彈,因為2024年政府開始救市並降息刺激經濟,以2021年上證指數最高來到3,700點來看,即使2024年下半年出現反彈行情,但實際上也沒有超過前高。

換句話來說,如果中國投資者只買本國股市,投資績效就會非常壯烈,從2021年一路到2025年都還在住套房,這也是非常經典的近鄉偏誤。

所以投資國際市場,其實就是想避免近鄉偏誤所造成的沒必要的虧損或避免區域性的市場風險,但投資到底該如何選擇,簡單可以分成台股大盤、美股大盤及國際大盤,投資台股大盤沒話說,就是因為人親土親也相對熟悉國內產業,接著是全世界最強的美股大盤,另外如果擔心美國搞不好哪天也會出意外,那你就要把資金分配到全球股市才能降低單一國家的區域風險。

接下來先簡化,直接用3檔老牌ETF來當作代表舉例,這樣就能簡化成元大台灣50(0050)、SPDR標準普爾500指數(SPY)或Vanguard全世界股票(VT)的選擇題。

0050就代表台灣大盤走勢,SPY則是美股大盤走勢,至於VT則是依據全球股市比率來配置全球重要市場的績優股,我們來看幾個對決。

大盤市場的3大對決

對決1》產業組成

以台股大盤組成來看,半導體+電子+金融就已經占據6成以上的比重,尤其台積電(2330)更是一枝獨秀,所以投資台股大盤就幾乎等於是買電子業了。

而美股產業組成來看,SPY是追蹤美國標普500指數,這500家美股巨頭就幾乎包含整個美股7成左右的市值,前幾大產業分別是金融(13.14 %)、 健康護理(12.29 %)、 非必需消費品(10.32 %)、 通訊服務(9.14 % )、工業(8.83 %),這前5大產業占比整體超過一半以上,以產業投資角度來看是相對平均。

至於布局全球產業的VT,就直接參考持股的產業比重,前5大分別是科技、金融、非必須消費品、工業、健康照護,尤其科技股更逼近3成,其實跟SPY相比是差不多,但是更偏重在科技相關產業。

對決2》績效對決

這邊切成3個時段,分別是2022年、2024年及近3年,2022年可以看出股債雙殺的績效,2024年算是AI商機完整的1年,近3年則可以看到新冠疫情至今的發展。

2022年績效

2022年股市表現都不好,台股、美股跟全世界股市只能比誰跌的比較少就贏了。所以從跌幅來看,表現最好的是VT的-18%,SPY是-18.18%多跌一點點,至於比較慘的則是0050出現-21.37%,因為科技股真的被殺很慘。

2024年績效

再看到2024年受惠AI商機的一年,績效最好的是0050繳出近5成漲幅,再來是擁有全美科技巨頭的SPY繳出26.79%也相當不錯,至於表現比較落後的則是VT繳出17.95%,AI比重愈大就漲愈多。

近3年績效

時間拉到3年來觀察,這段時間剛好從2021年橫跨2022年股債雙殺到AI行情,績效最強的是0050繳出5成漲幅,SPY繳出3成漲幅排在第2,至於VT則是16.68%敬陪末座。以近3年績效來看,3大指數的績效差異依然是靠2024年的AI商機決定,AI比重愈高,近3年績效愈好。

對決3》投資風險

最後一個是投資風險對照。這其實大家都很清楚,撇除產業組成的因素,0050最大投資風險就是地緣政治影響太大,還有一個問題是台積電愈來愈大。

而SPY對美國人沒什麼問題,但對我們台灣投資人會有匯兌損失的風險。

至於VT則有過度分散的問題,雖然盤差跌幅比較少,但這也會導致全球股市多頭在衝的時候,因為太分散所以根本拉不動,績效也散落一地。

有錢人是怎麼配置海內外資產的呢?

說到海內外投資的比重,看起來似乎各有各的好,如果你沒有想法,可以來參考中信銀行發行的「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報告是對台灣有錢人做詳細的財富規畫調查,淨資產至少要破億元才能納入樣本數,這些有錢人整體資產的配置就值得我們參考。

以所有的高資產客群來看,「境內資產」跟「海外資產」的占比大約是7:3,主要還是以本土資產為優先考量。

把1億元以上跟10億元以上有錢人拆開看的話,1億元以上的有錢人,境內資產跟海外資產的占比是75:25,10億元以上的有錢人則會更加拉高海外比重,境內及海外資產比重會變成6:4左右。

整體來看,愈有錢的人,會把海外資產的比重拉愈高,這也是因為要分散資產風險。當然,這是有幾個億以後要擔心的事,如果你投資資金還不多的話,可以簡單先買國內市值型ETF,然後認真提升自己的主動收入,累積更多資產,再來思考海外配置比較實際。

結論

如果你有幾千萬元、上億元資產,那不妨全部都買,你可以美股買5成,台股買2成、全球買3成,但因為全球裡面美股就占了6成以上,所以兩邊美股部位重疊了,你等於是配置了近7成美股;或是另一種配置方法是美股買6成,台股2成,全球去除美國買2成。

台股只占全球股市2%左右,會買到2成是因為我們身在台灣,對台灣未來有信心的關係。

至於小資族的話,可以先累積本國資產再慢慢配置海外資產,參考台灣有錢人也是這樣配置,至於投資規模的分水嶺該如何定義呢?我覺得你可以把新台幣1,000萬元當作一個門檻,超過之後再布局海外也不遲。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市值型ETF該投資台灣還是國際?

延伸閱讀
這3檔市值型ETF我都要 ! 暴賺全球資產
2024年全球大盤績效強的共通點
2024市值型ETF有多強?0050、006208…15檔績效總體檢!9檔輾壓大盤不手軟


小檔案_玩股網


玩股網是台灣最大投資教學平台,成立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提供市場資訊、投資工具、觀點分析與教學服務,幫助投資人賺錢是我們所致力的目標。網站每月超過百萬人造訪,會員超過35萬,自製Podcast節目《就是愛玩股》,下載數超過30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