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談談《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這本書。
作者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在楊百翰大學和牛津大學攻讀經濟學並取得碩士學位,後來又進入哈佛大學商學院攻讀企管碩士及博士學位。
1992年起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擔任教授,研究與教學興趣主要在技術創新、發展組織能力,以及為新科技發掘新市場。曾任波士頓顧問集團(BCG)顧問,也陸續創立了陶瓷系統工程公司(CPS)和創見研究所(Innosight)等4家公司。
為什麼作者會寫這本書?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我寫這本書的初衷,是想把我在企業管理的研究成果套用在人生規畫上,幫讀者創造圓滿的人生策略。」
在哈佛商學院畢業後,克里斯汀生看到許多原本才智過人、為人正派、目標遠大的同學一點一點的向命運妥協,不得不接受不喜歡的工作、犧牲家庭生活,甚至做出有違倫理的決定。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情形?他們的人生究竟哪裡出了差錯?
作者希望這本書提出的理論能幫助讀者,知道人生的路要怎麼走下去,並能果決地回答自己,要如何衡量自己的人生。
本書章節分配
這本書講的是如何用企業管理的研究成果幫助讀者進行人生規畫,書分為3個部分:
第1部分:發現生涯之樂,談的是工作。
第2部分:圓滿的人際關係,談的是與人相處。
第3部分:遠離監獄,談的是人生原則。
談工作:誘因理論、動機理論
書的一開始藉由分析「愛工作的要素」談「如何愛上工作?」,克里斯汀生提出比較2個理論:誘因理論、動機理論。
1.誘因理論:拿多少錢做多少事
話雖如此,不過為什麼有些人不單是「為錢做事」?
1976年,簡森(Michael Jensen)與梅克林(William Meckling)這兩位經濟學家共同發表一篇論文,被誘因派奉為圭臬,這篇文章也成為過去30年來全世界被引用最多次的論文。
簡森和梅克林在文中提出「誘因理論」(又稱代理理論):「為什麼經理人在營運的時候不考量股東的最佳利益?」
簡森和梅克林認為,根本的原因在於你付多少錢給他們,他們就做多少事,而解決之道就是使經理人的利益和股東的利益相連。如果公司股價上升,經理人也能獲得較高的酬勞,股東和經理人都高興。
就誘因理論而言,問題在於無法解釋一些明顯異常的例子。例如在這個地球上,有些最努力工作的人是在非營利機構或慈善組織服務。如果這些人不是為了錢而工作,我們如何解釋他們的工作動機?
2.動機理論:對工作又愛又恨
心理學家赫茲伯格(Frederick Herzberg)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一篇談動機的文章。赫茲伯格發現,一般人總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個巨大的連續體,就像光譜一樣,一端是非常快樂,另一端則是非常悲慘。
其實不然,在我們心中,滿意和不滿意是可以分開、獨立的,例如我們可能對工作又愛又恨。
在這個理論中,包含2種完全不同的因素:一種是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另一種則是動機因素(motivation factor)。這就是所謂的保健因素,如地位、薪水、工作是否穩定、工作環境、公司政策和管理法則等,是一個讓人保持在很健康愉悅狀態的因素。
工作中的某些因素如果出了問題,就會讓我們覺得不滿意,要是工作環境不健康,就會使人痛苦、不滿。
即使不斷改善工作的保健因素,你也不會立刻變得熱愛這份工作,頂多只是不討厭而已,你必須把不利於健康的因素揪出來,設法解決,才能減少對工作的不滿。對工作不滿意的反面不是對工作滿意,只是你對這份工作的厭惡感消失了。
從動機理論及誘因與保健因素的論述,領悟我們如何能在職場獲得成功、如何樂在工作。我們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過度重視成功的裝飾品,以為那些才能為我們帶來快樂。
因為那些裝飾品非常顯眼,常是眾人注目的焦點。例如更高的薪水、更尊貴的頭銜、更豪華的辦公室等別人欽羨的目標,有了這些,家人和朋友就知道我們是「成功人士」。然而如果你只注重這些,到頭來便會像我的同學,變成追逐幻影。
你以為下次加薪,就能真正感覺到快樂,但這只是空虛的追尋。
動機理論建議你用另一套問題來問自己:「我目前做的工作有意義嗎?這個工作是否能給我成長的機會?我可以學到新東西嗎?我有機會得到認可、獲得成就嗎?我能擔負更多的責任嗎?」這些才是真正能激勵你的因素。
一旦你能想通,其他可以具體衡量的層面,如金錢和地位,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本文獲「PG財經筆記」授權轉載,原文:《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閱讀筆記:你以為下次加薪,就能真正感覺到快樂,但這只是空虛的追尋
延伸閱讀
為何大多數人存不到夠用的退休金?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行為經濟學之父曝3大原因
投資,總會錯過一些報酬...資深投資人:我想快速賺數倍,但最後多數報酬來自穩扎穩打的投資
29歲警察用ETF賺到400萬,辭去月薪9萬公職,真心告白:我想過我想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