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

因為台北是一個盆地,盆地邊緣為堅硬地盤,內部是鬆軟的沉積層,當地震波進入沉積盆地,能量遇到堅硬的岩層,便被反射並限制在盆地內來回震盪,延長震動持續時間(果涷效應)。此外,鬆軟的沉積物像較無力的彈簧,所以當地震波傳入盆地時,鬆軟的土層還會將震波放大2倍~3倍,因此會感覺搖得比較久且晃動程度較明顯(場址效應)。此時若再遇上建築物的振動頻率與地震頻率一致,更將使建築物産生更大的搖動。

除了共振效應外,大台北地區的另一個重大地質缺陷是:「土壤液化」。土壤液化,指的是排列鬆散且孔隙多的砂質土壤受到地震激烈搖動後,土壤排列變成緊密,導致空隙內水壓升高,原本是固態的土壤變成液態,或變成粘稠的流質。土壤液化一來會使土壤失去原來的承載能力,二來會使地震時的搖晃更加激烈(產生共振),使得震度加大。因為土壤液化高潛勢區通常位於地表下20公尺以內範圍,因此,液化潛勢區的低矮房屋是很可能面臨「土壤液化」,導致房屋傾斜,甚至進而造成房屋倒塌,反之,有設置地下室的高樓則因已將靠近地表處較鬆軟的砂土挖除,加上連續壁的圍束,因此基礎下方發生土壤液化的風險較低。

地震導致的土壤液化會使建築結構下陷或傾斜,但一般樑柱等主要結構桿件並不會受損,非主結構如磚牆、一樓地坪及非結構樑柱則會龜裂破損。

台北市屋齡60年以上房屋有逾107棟

經調查後發現,台北市27條主要道路上有超過107棟屋齡超過60年以上房屋,很難確保在大地震發生時不會倒塌在道路上影響救援。

以民國63年以前所建的4層樓、5層樓無電梯老公寓為例,除安全係數不足外(當時的法規根本沒有要求做地震力的考量),加上經過40年以上的歲月洗禮,混凝土都差不多粉碎了,加上騎樓的設計、頂樓加蓋(據目視觀察有頂樓加蓋的比率應該有90%以上),柱子、基礎都已呈現很脆弱的狀態,更可怕的是,這種房子在大台北地區,總數高達10幾萬棟!遇到地震來襲其結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大台北地區靠山的部分地質狀況較佳,反之,離山愈遠離河道愈近,地質狀況愈差。

像陽明山、新店等山區,地表震動週期0.3秒~0.5秒,也就是說3層高~5層高的房子最容易產生共振,但因地質較好,比較沒有盆地的加倍效應。

在20多年前的921地震中,人們其實早已見識過地震的可怕。當時,在南投、霧峰一帶的透天厝,「3樓變2樓」的垂直坍陷現象四處可見,許多人因此喪命於地震的一瞬間。

早期興建的老舊建築,在服役(使用)那麼久之後,這個時候是不是該讓它們燾終正寢了,為了下一代的幸福和居住安全,老一輩的房屋所有權人真的該好好想一想了。

本文獲「胡偉良」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地震多,老屋變危樓!專家:大家只想著都更後房價會漲,卻忘了房子會垮
少子化房價就會下跌?房市達人公開數字打臉:家庭人口減少,但戶籍戶數在增加!
房價是怎麼炒出來的?建商公開:賣你這「3件事」!
大變局年,6大投資重點一次看

胡偉良的房市觀察_胡偉良

胡偉良博士,台大土木系畢業,具工、商、法的跨領域學術背景,為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
目前積極建構房地產生態系,工作之餘勤於筆耕,矢志以公正、不偏私的態度,分享正確、專業的房地知識,協助大眾買得起、住得進好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