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好書《理財盲點》。作者吉兒(Jill Schlesinger)是CBS新聞的商業分析師,身兼CFP財務顧問。我從書中整理出6個有錢人都會犯的超蠢理財行為,以及我對這6大行為的個人看法。
盲點1》買了自己不懂的金融商品
可能是銀行或網路平台上賣的基金,或者是保險業務員推銷給你的保單,這個理財盲點,我在之前也有提到過。
不管投資什麼金融商品,都要懂背後的成本和費用有哪些,除了眼睛看得到的手續費以外,還有眼睛看不到的,每年每月每日扣在淨值的內扣成本,這些費用就像吸血鬼一樣,慢慢把我們的錢轉移到銷售人員的口袋,其實大多數的業者都跟我們有利益衝突。
什麼是「利益衝突」呢?就是這些業者背後都有所謂的獎金制度,只要從我們的身上賺的愈多,他們的薪水就會愈高,所以他們常常會有業績壓力,業績要從哪裡來?當然是從我們的口袋!也就是說,他們行銷產品時,會以最大化個人利益為前提,並不會站在我們的角度來為我們著想。
再來我們想想,為什麼那些保險業務員要推薦終身或還本的保險,或是宣稱投資和保險功能兼顧的投資型保單或儲蓄險給我們?因為佣金比較多啊!業績比較好達標,才好在公司往上升職呀!
那為什麼銀行的理專要叫我們去買高費用的基金,還要我們一直短進短出,不斷轉換標的?因為這樣才有無窮無盡的手續費可以賺!我們買賣的愈頻繁,他們獎金就愈多,所以他們絕對不會鼓勵我們去長期持有低成本的「市值型ETF」。
其實不管什麼行業都一樣,營利最重要。像是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或知識來賺錢,這理所當然;但是傷害客戶來幫自己賺錢,真的就天理難容了。小時候家裡遇過很沒良心的保險業務員和銀行理專,他們在公司接受的訓練,並不是能改善客戶財務情況的理財能力,而是怎麼騙人的話術技巧能力…。
當然!除了找到對的管道、正確的知識來學習投資理財以外,我們也不能把責任統統推到業者身上,當初我在高中就學習理財投資,就是因為上述的痛苦經歷促成的。
那麼,為什麼那些「韭菜」會想去依賴所謂的投資專家或老師?因為韭菜們內心深處對金錢是恐懼的,他們害怕無法達成將來的財務目標,不想為自己或家庭負責,所以把一切的責任推給別人就對了!
就算被欺騙了,至少還有個藉口說:「我就不會啊!我不知道嘛!怪我那麼信任那些老師和投資網紅,他們竟然騙我。」都是別人的錯。
真正理性成功的投資行為,就是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對家庭負責,承擔財務責任,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有些看起來愈正確的東西反而愈要去質疑,習慣對自己提問。等到闖下大禍、不得不收拾殘局時,再來慚愧接受自己的無知,這樣反而更痛苦。
盲點2》過度重視金錢
可能是小時候,父母在跟我們的互動之中,有意無意之間灌輸太多情緒到金錢當中,像是在處理投資、買房、貸款和租房方面的不安、焦慮情緒,或是常常跟親朋好友比誰比較有錢,常常羨慕或忌妒別人的物質生活,一旦比不上就開始怨天尤人…。
其實在我們還小的時候,觀察力就非常敏銳了,任何一點點來自長輩帶有金錢焦慮的情緒,都會影響到未來成年後的金錢觀和投資觀。父母如果把錢放在全家最重要的地位,這種不健康的態度,會增加子女對於金錢的不安全感和焦慮;子女看到父母為了錢憂心忡忡,他們潛意識其實比父母還怕,這樣的記憶就會深深烙印在子女心中,形成潛在的精神創傷。
孩子長大之後,就會認為金錢凌駕一切,錢賺少的人就是失敗者;過度擔心該怎麼賺錢,很可能導致犧牲或忽視了人生各方面的快樂,像是為錢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或眼中只看得見利益,人際關係只是單純拿來利用的,導致身邊連一個真正的朋友都沒有。
還有這種金錢觀會導致一個非常嚴重的投資問題,就是極度害怕風險,保留太多現金,會開始找很多藉口,遲遲不敢投資。像是擔心股市高點,不敢進場,或是要等一切都完美才正式開始;不然就是進場之後,就會開始想停損停利,無法長期投資,只能短進短出。
仔細想想,父母在我們小時候很重視金錢嗎?會常常擔心沒錢嗎?或者是曾經用金錢來當作獎勵或懲罰的手段?其實有很多金錢觀或投資行為偏差都和原生家庭有關,如果沒有自我察覺,這種偏差就會跟著我們一輩子,直到死亡,甚至影響到下一代,無窮無盡!
要知道的是,那些活得很快樂的人,都不是最有錢的人,真正能讓人快樂的並不是物質生活,而是能去建立一段可以讓自己溫存一輩子的美好回憶。不過快樂的人的確很認真在努力工作,但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活出一個有意義的均衡人生。
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過度重視金錢嗎?可以看看有沒有以下的症狀:
1.別人常說你提到錢,不斷拿自己和別人的財務狀況做比較。
2.在財務方面表現出完美主義,必須了解所有細節或和專家討論過後,才肯放心投資。
3.定期或不定期會因財務問題而失眠,或有不願告知配偶的金錢祕密。
4.過於頻繁檢示投資帳戶的績效。
5.過度規畫預算,無法把錢拿出來享樂。
盲點3》過度承擔風險
有些人可能會因為過度自信或忌妒匱乏感過重,很喜歡和別人分出勝負,像是常去比誰的工作比較好?誰賺的錢比較多?誰的小孩比較厲害?這種心態在投資上非常危險,因為會過度集中風險,像是把錢壓在少數資產、少數幾家公司或是某些產業,真正成功的長期投資是以分散風險為基礎的。
那該怎麼分散風險呢?——很簡單,買下全市場!
另外,近因偏誤(Recency Effect)也會讓我們過度承擔風險。什麼是近因偏誤呢?就是我們會對近期發生的事情比較敏感,過度反應,而且會把這件事下意識無限延長到未來。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祖先壽命很短,因此人類的大腦並不是為了理解長期現象演化而成的,像是什麼儲蓄、長期投資與複利、天天規律運動,我們的大腦根本很難去接受這種長期的概念。到了投資上,近因偏誤會造成大多數人追逐最近很熱門的投資標的,像是比特幣、ARKK、科技股、生技股、5G產業等,或者是在股市進入牛市之後,就認為不需要高評等債券的保護作用了。
更危險的是,我們甚至沒有察覺自己有近因偏誤的傾向。人類總是沒有妥善注意未來.過度關注近期那些閃閃發亮、多采多姿的迷人故事。但是事實證明,通常對我們最有幫助的,都是那些表面看似無聊且枯燥的事物。
盲點4》企圖預測市場走向
可能是靠著看盤,用一些技術分析指標,或者是想用總體經濟或景氣循環來預測各類資產的表現。可是大量研究都證實,不管是技術分析還是總體經濟,都不可能在長期持續成功。
就連股神巴菲特都說過:「Market forecasters will fill your ear but will never fill your wallet.」市場預測者會用各種垃圾預測填滿你的耳朵,但絕對不會填滿你的錢包,Never!
有些總體經濟大師或技術分析的老師,竟然可以搞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挑時機進出市場的理論,搞得好像只要根據一些簡單的總經或技術指標,就可以躲過股市修正、參與市場報酬帶來的甜美果實,還弄出一些被動指標化的資產比率調整法,像是切換股債或不同類股的比率。
連巴菲特都不知道如何預測市場走勢,這些大師竟然都知道!而且還一堆散戶信徒把他們當神在捧,這個現象真的令人嘆為觀止呀!
再來我們想想,為什麼這種策略會失敗?因為就算可以準確預測市場下跌的時間,但卻不知道什麼時候重新回到市場,這樣就會錯過突然大漲的市場報酬,最後反而會輸給乖乖待在市場接受下跌的投資人。原因在於這2大關鍵——什麼時候要離開市場?以及什麼時候該回來?
光是成功預測其中一個就已經夠難了,何況是2個呢?沒有人能比市場還聰明,想要看準時機,你的投資決策很可能會建立在情緒不穩定的基礎上,很容易受到個人偏見和盲點的影響,一不小心就會傷害到日常生活或工作狀況,看看一堆因為炒股自殺、當沖情緒不穩造成家暴的新聞就知道了。
盲點5》為了子女的教育,犧牲自己的退休生活
很多家長瘋狂砸錢要孩子學一堆才藝,從幼稚園到國中,統統送去最貴的私校,家教也請好請滿,長大還要送出國念書!不惜挪用退休資金,讓退休的時間點延遲了好幾年,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有時候終究只是個夢罷了。
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定要先存到足夠的退休金,如果有剩的額度再來幫助子女。我自己是覺得不用這麼極端,要多多和子女溝通,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如果都走向極端,對子女也不好,因為父母退休金不夠,以後誰要養?最後遭殃的一定是長大後的子女啊!如果完全不顧子女,耽誤到他們的將來也不好,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盲點6》在退休初期過度投資
因為現今普遍老人都面臨所謂的長壽風險(Longevity Risk),退休金和社會保險可能用不了那麼久,又不想連累子女,剛好退休後很閒,所以常常就花大把大把的鈔票,去上各種主動投資的課程,想讓退休金快速成長,最後反倒過度承擔風險,賠了夫人又折兵,退休金沒有變得比較多,反而還大打折扣。
成功的理財投資其實不難,首先需要放下個人意識,察覺自己有哪些理財盲點,慢慢把它調整過來,不要再做出任何愚蠢行為,像是過度承擔風險,也不要想去控制周遭的世界,嘗試預測市場,而是要學會控制自己,培養紀律和耐心。
本文獲「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理財盲點》六件有錢人都犯過的理財錯誤,人性最根本的投資行為偏差
延伸閱讀
不懂市場又想賺,長輩恐成有心人眼中肥羊…打造友善銀髮金融環境,台灣可以這麼做
學會投資理財有什麼好處?除了存錢、賺錢,還懂得自律和珍惜,幫人生帳戶裝上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