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你可能都有到銀行抽號碼牌等待的經驗,有時候前面等待的人多,那還真要等上一陣子。有一次就碰到前面一個顧客在問信用卡辦卡的事,櫃台人員還很耐心地為她解釋,絲毫沒注意到後面還有不少人在排隊。然後你可能有有留意到以往在十字路口、面積數百坪的銀行分行最近都消失了,店面改做短期拍賣等。因為我們的傳統銀行業,正在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轉型,在面對數位銀行服務,尤其是純網路銀行陸續開業的挑戰,不得不繃緊神經全面應戰。各家銀行現在都在大量進用IT人才,發展數位金融業務,想要切入年輕人的市場,以免客戶被搶走。

金融創新教父布雷特.金(Brett King)說:到了2030年,也許就沒有銀行了,布雷特.金預測,智慧型手機、具備抬頭顯示器功能的智慧眼鏡、語音助理,將會取代實體分行,成為人們取得金融服務的三大工具。這一波全世界的疫情,也推升了數位金融服務的需求,因為面對去年疫情高峰時,不少地區實施嚴格的封城管制,以往辦理許銀行業務時,需要顧客簽署紙本文件,在那時變成不可能的任務。布雷特.金說:很多銀行可能過去都不曾想過,有一天會如此需要仰賴數位工具。而「許多銀行根本不具備解決客戶問題的能力,仍以為客戶可以到分行中辦理。」這些數位化能力不足的銀行,在這場疫情風暴中,逐漸流失客戶的支持。「未來10年,如果銀行一半的營收來源不是來自數位管道,這將會發生大問題。」布雷特.金說。(資料來源:數位時代報導

2018年當時的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曾表示,開放純網銀可以有鯰魚效應,來刺激傳統銀行在數位金融的創新。金管會2018年11月開放純網銀執照申請後,共有將來銀行、LINE Bank、樂天銀行3家業者投入角逐。後來2019年7月30日金管會宣布,3家候選的純網銀均獲得執照,至目前為止LINE Bank(連線商業銀行)、樂天銀行都已開始營業。

3家純網銀的股東結構

LINE Bank:LINE Financial台灣持股49.9% 、台北富邦銀行25.1%,其他: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台灣大哥大、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遠傳電信、聯邦銀行則各持股5%。
樂天銀行:日本樂天持股51%、國票金則持股49%。
將來銀行:中華電信持股約42%、兆豐銀行約25%,其他有新光集團、全聯實業、凱基銀行、關貿網路等。

金管會統計至2021年3月底,國銀總數位存款帳戶總開戶數達724萬戶。國內數位存款帳戶前3大為台新銀的249萬戶,國泰世華銀的112萬戶,永豐銀79萬戶。數位存款帳戶有何魔力吸引消費者?主要是方便性,只要一支手機的App,從銀行開戶、存款、借款、消費、兌換等,都能快速完成,擺脫地理與時間限制,不用臨櫃抽號碼牌等叫號。

在有關數位銀行服務方面有3個名詞,你可能會分不清楚:數位銀行、網路銀行、純網銀,先說明一下它們有何差別。

1.網路銀行:把實體銀行能提供的服務,全部搬到網路上面,基本上在實體銀行能做的,在網路銀行都能做。

2.數位銀行:服務範疇跟一般銀行沒有區別,但所有服務皆透過網路或者App完成,另外數位銀行開出的帳戶稱為數位帳戶,沒有實體存摺。其中代表是:王道O-Bank、國泰KOKO、台新Richart、永豐大戶DAWHO。王道商業銀行(O-Bank)的前身為台灣工業銀行,2017年初正式改制為王道商業銀行,跨足個人金融領域,以數位銀行開始他們的個人金融服務。而國泰世華、台新銀行、永豐銀行是本來就有的銀行,但是他們透過數位帳戶相關服務,提供客戶體驗更方便的線上數位金融。而數位銀行可以24小時服務全年無休,你可以線上申請小額貸款,不過像是貸款金額、轉帳或提款金額,就不像傳統實體銀行一樣高,需要大量金額的提領,還是要到實體分行處理。

舉例國泰世華銀行有自己的App,也有數位銀行KOKO的App,兩者的功能都包括了帳戶服務、信用卡資訊、外幣換匯、貸款等功能。

這是國泰KOKO數位銀行的介面:

 

底下是國泰世華銀行App的介面,看得出來兩者有因為主打的使用對象不同,產生不同使用UI的設計。但能使用的服務,數位銀行跟傳統銀行的差別不大。

 

3.純網銀:
上面講的數位銀行基本上都因為有傳統銀行在背後,因此都還是有實體分行支援,但是純網銀就不一樣了,純網銀依法規定不可設立實體分行、也不開放併購實體銀行,所有的業務都必須在網路上進行。因此它是把傳統銀行的業務完全網路化了,你可以在網路上申請貸款等,辦理業務不必受限於銀行時間、地點。1994年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 曾說過這樣的話:「銀行金融服務是必要的,但是不一定需要實體銀行(Banking is necessary, banks are not)」而純網銀是完全在實踐比爾蓋茲所講的這句預言了。

純網銀比起數位帳戶,最大的差別大概就是沒有專屬的ATM,因此存進純網銀的每一筆錢,都必須透過跨行轉帳、跨行存款來進行,同樣的領出的每一筆錢,也必須透過跨行提款、跨行轉帳來進行。

當純網銀申辦審核通過後,網銀會寄出提款卡,只要收到提款卡完成開卡後,就可以像一般提款卡一樣存提錢。只要將提款卡插入任何一家銀行的ATM,即可進行存錢、領錢。不過純網銀所有的存款、提款會被收取跨行存款、提款手續費,這還要看各家網銀是否有手續費補助。由於沒有實體銀行,因此無法透過臨櫃辦理各項業務,純網銀只能夠過網路、App及ATM辦理所有業務。

目前已開業的純網銀有:

1.樂天銀行
樂天銀行是3家純網銀中,唯一有外資直接投資的,樂天銀行在日本已經有20年的純網銀經驗,至2021年1月止,日本的開戶數已超過1,000萬人。樂天希望以日本樂天銀行的成功經驗,在台灣打造樂天生態圈。樂天引進日本樂天銀行快樂的會員制度,它分5 個會員等級,從基礎到最高的超級 VIP,依客戶的存款餘額與交易次數的不同,每月可享有不同等級的特殊優惠;另外樂天生態圈則是日本樂天集團的全球布局,它提供信用卡、旅遊、電商、電子書、職棒球隊以及純網銀等服務,全球則有超過70種多樣化服務。

2.Line Bank連線銀行
以社群Line的廣大客群為基底,Line Bank(連線銀行)在2021年4月22日宣布正式對外開行。

 

網銀服務項目如下:
1.樂天銀行
循環型信貸:樂天主打隨借隨還、不動用不計息的循環型信貸,完全不用綁約。
大額轉帳約定:事先約定帳戶單筆可轉200萬元、每天300萬元,方便資金進出管理。客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轉帳額度,比分行臨櫃匯款更便利。
國外提款:登入樂天網銀或App,設定國外提款密碼後,就可在國外標有「Cirrus」的ATM提款機提款。
QR轉帳:掃描QR Code轉帳,不用輸入帳號,他行或本行都可轉帳,生活繳費:繳納電信費、信用卡等費用。

 

2.Line Bank
每個台灣人幾乎都有在用Line,在既有廣大的用戶基礎上發展,讓Line Bank一開行就氣勢如虹。它首波推出好友轉帳、快點卡(簽帳金融卡)、夢想帳戶(零存整付階梯式定存)及分期型個人信貸等服務。因為是開在Line上的服務,因此用戶如果善用Line的好友轉帳、分帳功能其實會蠻方便的。

其他像夢想帳戶,它的特色是,用戶可以自訂夢想計畫,比如結婚基金,冰島旅遊等行,用戶可自行設定目標金額,從1萬元到300萬元不等,定存期間最短為4個月,最長為2年。

Line Bank的簽帳金融卡,主打特色是消費刷卡後,同時發放回饋的Line Points點數。刷卡立即回饋,消費刷卡的 Line Points直接就能即時將回饋送達帳戶,並透過Line訊息或Line Bank App 推播給用戶知道。

Line Bank也能支援直接轉帳給好友圈,透過Line好友圈的跨行轉帳,每個月還有60次免手續費的優惠。Line Bank App中還有方便的分帳功能,可以直接平分帳款,更能針對單一好友選擇金額,輕鬆解決大家聚餐、買禮物等場合分帳的麻煩。

 

消費者應該使用數位銀行服務嗎?

數位銀行服務有什麼優點?它有活存利息高、便利的特性,不用跑到實體銀行辦理開戶匯款等,只要使用手機,連上網路,就可以輕鬆申請數位帳戶,並操作各種帳戶功能:存款、提款、轉帳、買賣基金與外匯、貸款、甚至是ETF買賣等功能。

你應該使用數位銀行服務嗎?答案是你必須使用,而且要熟悉使用,因為金融服務網路化已經是大勢所趨回不去了。一方面是在競爭之下,個人消費金融的利潤下降,部分功能可以由網路取代,對傳統銀行來說,數位化可以省下人力、據點等成本,對他們來說當然是一定要做數位銀行服務的。以後銀行的分行據點只會愈來愈少,除了企業融資、大額貸款…等類似業務外,你大概也都不需要跑銀行了。

再來是傳統銀行面臨金融科技Fintech業者的競爭,業者開發很多透過網路的服務:存款、貸款等都可以在網路完成。例如純網銀期望建構一個完整的生態,透過與娛樂、生活、電商、社群、電信等結合,讓銀行的更加觸手可及。舉例:Line Bank用戶可直接串連Line,享有快速又方便的一站式的便利金融服務:好友轉帳、簽帳金融卡,消費刷卡後同時發放回饋的Line Points點數等,這些都逐漸在瓜分傳統銀行的客戶,而有些方便的服務一般傳統銀行是無法提供的。

舉例幾點做數位帳戶的探討

1.網銀只是把實體服務搬到網路上,還是真的有創新服務?
純網銀對金融業的生態影響是鯰魚還是泥鰍?這些數位金融服務有什麼創新,可以帶來什麼正面影響嗎?現在不管是網銀或數位銀行,由於都才剛開始不久,因此可能都打出高利吸收存款、低利授信或低手續費等來吸引客戶,真正比較創新的服務目前還沒看到,法規的限制可能也是一大因素。

報導說銀行局曾去考察日本、韓國純網銀,當地業者發展多年市占率僅2%~3%,因此有些傳統銀行可能覺得網銀不會是什麼威脅。不過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如果傳統銀行不早做準備,真的改變到來時,要因應也來不及了。更何況老的銀行業者,往往會被侷限在自己的傳統框架中,數位轉型喊半天,也不過是在網路上把流程優化而已,因此純網銀的刺激,還是有利於金融界的創新的。

2.使用介面穩定度、親合度待改善

由於網銀或數位銀行都是使用手機App,因此App使用體驗順不順暢、使用者介面是否美觀,都是消費者選擇的重點。其他像是使用流程的是否方便,例如忘記使用者代碼、密碼重置的流程方不方便使用,可能都是留住客戶的關鍵。不可諱言的,各家業者可能都有大小不等的問題,例如Line Bank密碼重置,要透過跟客服人員視訊通話,有時等待的人多,要等上好一陣子,客服人員才有空回應你。身分驗證時身分證、健保卡拍照上傳了,明明資料顯示都辨識正確了,系統卻一直說要重傳證件,結果傳了3次才辦好,這些也只能等待業者逐步去改善了。

網銀如何開發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服務?

網銀也許可以提供低成本的投資平台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純網銀現在只有存放款、貸款等業務,但是未來只要金管會同意,網銀應該會增加投資及保險這2項的業務。傳統銀行現在銷售基金、保險是銀行收入的一大部分。較為消費者詬病的是,投資這方面由於金融機構的制度面問題,造成對消費者不利的狀況。主要是因為金融機構對從業人員的要求是:只看流量、不看存量,現有的遊戲規則是:銷售基金等只看首年手續費收入,不看客戶留存的投資總資產規模。由於要達到業績要求,從業人員可能要不停的銷售,或慫恿客戶贖回再買進,否則業績獎金可能都有問題。至於客戶的資產,會不會因為從業人員的管理而賺到錢,資產規模是否有逐漸增加,這已經不是重點了。

不過事情總是會改變的,消費者總是會去尋找較低成本的投資方式(舉例2020年9月初,基富通的客戶人數已突破14萬人)。如果網銀可以做投資方面的業務,由於他們不像傳統銀行有分行、有理專,因此他們必須有另一套的生存策略,網銀應該也是會朝向提供低成本的投資方式給消費者。

傳統銀行面對這些競爭,他們應該體會的到的是:收取高手續費的時代慢慢已經過去了。證券網路下單的狀況會在銀行重演,消費者以前買賣證券都透過營業員做交易,後來多數都改成網路下單,因為手續費較少。以前消費者透過銀行買基金做投資,銀行可以收高手續費。數位銀行服務興起,消費者要求的是低成本的投資。網銀應該可以比照基富通、鉅亨基金平台等低手續費的網路基金交易平台,他們可以提供的是低廉的申購手續費(股票型0.6%、債券型0.45%,及沒有信託管理費;銀行申購手續費一般是3%,但是可能會打折,信託管理費銀行1年收取0.3%)。

不過問題來了,網銀不能只靠低手續費吸引消費者,因此勢必要研發出一些有用的程式,在App上協助客戶做投資管理,例如根據消費者需求篩選標的、做資產配置等。甚至像坊間一家新創業者,開發出一套RichGPS系統,可線上自動產生理財規畫報告書,做現況調整、目標模擬優化等。類似像這種可以協助消費者理財的,也許都是網銀可以規畫發展的方向。

也期待我們的金融業者,可以因為網銀帶來的衝擊,修改現有的遊戲規則,按客戶總投資資產規模(AUM:Asset Under Management)一定比例收取費用。也讓客戶總資產規模AUM的數據,列入理專的業績獎金計算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只以首年手續費收入來決定。如此一來,不管是金融業者或理專,都會努力維持客戶的資產規模極大化,合理的管理客戶的資產,不再短期進出賺取手續費,或是只關心自己的佣金高低,讓客戶可以因為適當的管理,投資能真正賺到錢,而不是只有金融業者在賺手續費而已。


作者簡介_廖義榮

作者擁有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證照,是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公益/私益信託設立諮詢,及在企業推廣EAP員工協助方案:員工理財教育與諮詢。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員工理財規劃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聯絡信箱:jose.b123@gmail.com。

網站:https://ifacfp.com/
Facebook粉絲頁:Happy Goal 樂活理財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