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發會人口發展推估,台灣將在2026年從目前的高齡化社會變成超高齡社會;同時,根據勞動部最新精算指出,若維持現行勞保費率及給付制度,勞保基金恐於2026年破產…近年來,在這些議題持續發酵下,民眾對於自行準備退休金的意識抬升、年齡層也逐漸下降,只是在目前普遍低薪的年代,對於年輕人來說,該如何提早準備呢?
台灣人壽跟政大商學院風險與保險研究中心合作,針對全台灣25歲以上民眾進行「2020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最終回收1,208份樣本,信心水準95%。調查結果發現,相較前一年,有愈來愈多民眾認為政府的退休金制度還會調降,對政府退休金制度信心度下降,而這反映到民眾對於主要倚賴的退休金來源發生翻轉。
2019年調查結果顯示,高達8成受訪者主要倚賴的退休金來源為第1層社會保險,如勞保、國保等;而今年則有69.7%的受訪者認為主要倚賴的退休金來源為「自己儲蓄所得」,第一層社會保險則下降至第2名(為68%)。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黃泓智說,雖然兩者數據差異幅度不大,但名次翻轉顯示民眾自己儲蓄意識變強,覺得靠自己最穩。
退休準備起點平均年齡為38歲
調查也顯示,目前民眾普遍認為退休金準備不夠支應未來的退休生活,再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未退休族又比已退休族覺得更不夠支應。而在未退休的受訪者中,認為應該在30歲~39歲開始規畫做退休準備最多,占38.89%,退休族理想準備起點平均年齡為38歲,相較前年調查的43歲,退休規畫意識提早5年。
另外,民眾願意自行準備退休金的金額也提高(詳見下表),與去年相較,2020年沒有意願準備的比例從3.8%下降至1.6%,每個月願意準備5,000元以下的比例從25%下降至13%,降幅高達12個百分點,下降最多;而每個月願意準備超過1萬元以上的比率則明顯提高,反應民眾認為退休金準備不夠支應未來的退休生活,因而願意提高退休金的準備。
除了退休規畫意識提早,未退休者對於當今高齡化社會,面臨長期照顧時保障不夠、醫療費用不足以支應長期照顧、獲得不到政府長照2.0資源、人力不足找不到人照顧等問題都相當擔憂,這也反應到開始規畫長期照顧保險的年齡層也下降。
綜合上述調查可以發現,退休準備以及規畫長期照顧保險明顯有年輕化趨勢,對青壯世代來說,退休規畫正式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
只是,退休規畫大致涵蓋醫療保障、長期照護需求以及基本的生活費,從調查中來看,25歲~39歲的受訪者中,以每個月願意自行準備5,000元~1萬元做退休規畫、每年願意支出1萬元以下的保費來購買長期照顧險相關的商業保險、每年願意支出5,000元~1萬元的保費購買醫療保險最多,等於1年大致要拿出7萬5,000元~20萬5,000元做退休規畫。
但這筆金額對年輕、收入有限的小資族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理財專家建議年輕人可透過定期投入的方式,從收入中挪出一定比例用來準備;至於比率該抓多少才合理,每人收入不同、也要因人而異,但估算比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雙十原則」,即是年繳保費不超過年收入的十分之一為限,這應該也是年輕小資族有能力、可執行的合理金額,唯有掌控好資金比率、定期投入選對商品,才能讓已抬頭的規畫意識正式轉化為行動,為自己將來的退休生活打下基礎。
返回 退休理財術 主動找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