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上班工作,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薪水。一般的邏輯是,努力工作就可以加薪,薪水是一條不斷上揚的直線,未曾想到有一天可能被減薪。就算勞基法規定,減薪必須勞資雙方合議,但是如果擺在眼前的情況是,不減薪就工作不保,怎麼辦?

我不是在預測未來,而是在描述台灣此時此刻的職場現狀。

這幾年台灣的平均總薪資不斷提高,2015年是4萬8,000元,2016年是5萬1,000元,到了2018年近5萬2,000元,但是不少上班族根本感受不到薪水有增加,紛紛站出來質疑政府造假。而真相是,薪水的分布早已產生質變,不是別人也沒有加薪,而是自己與周遭的親友沒有加到薪水,早早碰到薪資天花板。

令人擔心的是,愈是不會加薪的族群,不僅薪資天花板低,過了一定年紀,也是最有可能被減薪的一群!

48歲被減薪3成

在我的粉絲專頁,通常來問的,都是如何加薪,麥可是第一位來問我如何跟老闆提出減薪要求,卻不致讓老闆起疑心。

的確,太奇怪了,麥可不過32歲,正處於職涯黃金年紀,一般人一定會認為薪水還有上漲空間,竟然選在這個時間點提出減薪,必有隱情。不過,聽了他的說明之後,我不得不讚嘆這小夥子有著超齡的智慧,完全掌握薪水的密碼!

麥可的小舅長他16歲,老闆對小舅提出減薪30%的要求,否則選擇離職走人,公司再另外聘請新人,20多歲,只要付給一半薪水,一年半載就可以上手。小舅按捺不住,衝著老闆大罵:

「你是說,我這23年是白幹了,比不上一個年紀小一半的菜鳥,是嗎?」

老闆點點頭回答:「是的!」小舅一怒之下,辦理離職,頭也不回走人,卻因為未滿50歲,舊制退休金一毛錢也沒拿到,還失業一年在家,後來找到工作,薪水比原來少30%,小舅還是乖乖去報到。簡直是一齣荒謬劇,烏龍到令人傻眼,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這件事給麥可上了一課,發誓絕對不重蹈覆轍。

先蹲後跳,以免被減薪

後來他上網查了資料,發現在日本,不少人年過50歲要繼續留任職場,通當是先辦離職再回聘,只領7成薪;若是55歲之後,還有可能更低。當下便心裡有數,看來中年以後,減薪是時代走向,不見得是老闆強人所難,而是小舅犯了衝動行事的大忌。同時也讓麥可提早看到職場的真相:「中年危機」,心中暗自下決定:

「與其15年後,讓老闆來砍薪水,還不如現在做妥準備,自己先下手為強。」

畢業8年,換過3份工作,職務一樣,工作內容差不多,該學的都學了,薪水快速成長期也走到尾端。如果不做任何改變,薪水就會萬年不動,再過幾年便遭逢小舅一樣的命運,讓人痛心與不堪。他想要趁著單身沒有經濟壓力時,多學一個技能,預備一張安全網,可是如此一來,便無法擔任主管一職,也不能時常加班,因此提出減薪,讓老闆接受他這個改變。

幾經溝通,老闆見麥可心意已決,不得不同意。令人高興的是,1年後,麥可換新工作,做的職務和原來相關,而麥可還有小主管的經歷,也用上學到的新技能,這樣的人才在市場上不多,麥可既是跳到規模更大的企業,薪水也調得比從前高出30%,他再度來敲我的FB說:

「我想都沒有想到,先減薪,再加薪,反而薪水更高!」

預防減薪有3招

在過去的年代,經濟蓬勃,加上崇尚年資,每幾年調薪1次,薪水是一條不斷上揚的直線;可是到了今天微利時代,企業無不採行績效主義,底薪的占比縮小,獎金比重提高,薪資每月不僅上下起伏,甚至可能出現反折點,開始減薪,所以上班族再也不能樂觀下去,以為努力工作就會加薪。更何況減薪是一個預警,通常是資遣的前一步。以下有3個建議,預防減薪的一天:

1.預測減薪是哪一天來臨
同一個職務,薪水大約會在8年後碰到天花板,持續一段高原期不增不減,邁過一個年紀之後就可能出現反折點,向下減薪。如果薪水高過於同職務的菜鳥同事50%以上,請皮繃緊些,因為老闆的大刀已經悄悄指向你。

2.突顯價值,拉長薪水的高原期
一般人買東西,都希望價格低﹑價值高,買到物超所值的好東西。一樣的,老闆用人也是這個心理,如果不想薪水減少,就要想辦法增加價值,比如:特殊的技能、廣大的人脈、超強的口碑等。

3.做出改變,創造第2條薪水曲線
趁年輕,生涯走勢還是往上揚的時刻,及早培養第二專長,做到專家等級,預留出路,隨時可以拉出第2條曲線,就不怕一個大浪打過來被淹沒。千萬不要等到生涯走到下滑期,被減薪或裁員時,才驚覺到沒有下一步可以走。

職涯這條路,從來就不是坦途,不是費力的往前跑,就是不斷的落後﹑被淘汰。認清職場現實,了解薪水會加也會減,保有危機意識,努力精進,才是真正的競爭力。不過,當公司要你在減少薪水與保住工作做抉擇時,我會建議:

1.退一步海闊天空
先減薪,以求保住工作,再來騎驢找馬。尤其是中年人,家計沉重,求職不易,步步為營最是安全,避免讓全家陷於經濟窘境。

2.客觀評價自己
在被減薪的當下,無不感到嚴重被羞辱,很難吞下這口氣。直到把履歷丟出去之後,便見真章!有的人薪資遠高於市場行情,乏人問津,便知道回頭珍惜目前的工作;有的人則是低於行情,炙手可熱,便可以大膽走出,另擇良木而棲。

本文獲「洪雪珍粉絲專頁」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