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全球加碼投資,電力剛需成長可期,低基期更具佈局潛力

坐擁美國製造商機,新光美國電力基建ETF(009805)蓄勢待發

坐擁美國製造商機,新光美國電力基建ETF(009805)蓄勢待發

讓製造業重回美國,是近期川普上任後積極落實的政見之一,許多國際知名的企業,如台積電就加碼投資美國達1650億之多,軟體銀行也投資千億參與星際之門計畫,蘋果亦承諾未來4年內將投入5000億美元生產AI伺服器,甚至AI晶片領導者輝達,更在近期宣布,四年內將攜手台積電與鴻海、緯創及矽品,完成真正美國製造的AI超級電腦,同樣會在美國投資完成5000億美元的基礎建設,不過,進行這些鉅額的投資項目,其實也對應著美國未來將需要更穩健的電力供應基礎建設,來緩解這些企業投資所可能造成的電力負擔與電力焦慮,此般國家等級甚至世界等級的建設議題,亦或許是投資人可以關心的關鍵商機!

高科技耗能龐大,政策加持電力產業

正因為電力是持續成長的剛需,Meta執行長祖克伯就曾提到,電力短缺已成為建造AI數據中心的最大挑戰,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提過,預計未來兩年,將會是從缺晶片變成缺電力的情勢,而對於美國製造的電力需求與應對,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博表示,企業積極前往美國進行產區的佈建與供應鏈的整合,將有效減少關稅的困擾,顯而易見,MADE IN USA的貼近客戶政策是正面的,但確實高科技的高耗能也是不容忽視的重點,尤其像是晶圓代工就是吃電怪獸,黃光微影系統或EUV極紫外光的能源效率極低,到底這些半導體企業及無數美國優先概念投資產業,其所需電力是否能被承載,還是需要美國當地的最直接配合,換言之,這些輔助國際資本投入的美國電力基礎建設,就會是持續看漲的投資焦點。

依此,曲博指出,美國的電網系統老舊,更新系統已是迫在眉睫,預計2026的美國電力基礎設施在資本支出上看2千億且持續增加,預期改善發電增加儲能技術與開發先進水冷技術的經費預估就達505億美元,輸電方面僅在變壓器汰舊換新以及用AI檢測電力系統部分,就需要359億美元,最後,配電的線路地下化與建置即時管理系統,也需要597億左右的費用,顯見投入的力道之大,而隨著各國企業的持續移入,可見的未來,美國電力基礎更新商機潛力無窮。

電力產業具護城河,首檔相關ETF問世

綜觀而言,從1980以來,美國電價累計漲幅有237.7%,是自然壟斷的寡占行業,過去30年,有28年為上漲趨勢,且目前美國電力產能與10年前相當,屬低基期,有著得天獨厚的獲益條件,對於如何參與這場美國製造的電力投資盛宴,其實投資人可以用ETF的投入方式來實際感受產業前景,如4/24新募集的新光美國電力基建ETF,所追蹤的是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FactSet美國電力基建息收指數,這檔ETF它的成分股是在美國掛牌也都是美元計價,打包了五大電力基建,含括重電建設跟發電、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及諮詢服務、能源儲存電池技術、智慧電網跟輸電技術、電力公用事業…等,其單一產業的權重上限是40%,總成分股為50檔,單一成分股的上限是10%,是台灣首檔電力基建ETF,具基期低需求高的諸多優勢,也是跨入美國電力基建領域的資產配置機會。

年化報酬優異,資產配置恰恰好

值得注意的,FactSet美國電力基建息收指數2019年6月至今年2月止,累積報酬率高達133.1%,遠勝標普500指數的125.8%,以及公用事業指數的31.3%,年化報酬率為16%,更印證其獲益實力,再者,電力是產業的生命線,投資人也不用因為川普關稅的政策反覆而擔心劇烈影響;配置上,投資人亦可以用新光美國電力基建ETF來組建與科技股ETF的搭配,降低全盤科技股的風險,以2019年6月統計到2025年2月的數據,50%美國電力基建息收指數加50%那斯達克指數的年化報酬率17.8%,相較於同時段標普500指數的15.3%年化報酬率,亦可見優異表現。

成分股覆蓋全面,定期定額搶進商機

在成分股部分,FactSet美國電力基建息收指數的前三大的成分股第一為伊頓Eaton Corp .Plc,主要是負責重電設備跟發電,是全球電源管理產品的供應商,業務涵跨了電氣、航太、液壓還有車輛,客戶有微軟與特斯拉…等;第二大的成分股廣達服務Quanta Services Inc.,負責包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跟諮詢服務,業務有管線配置、電力、天然氣 電信業、有線電視產業;第三大是維諦Vertiv Holdings Co,主要產業方向是能源儲存跟電池技術,以及提供雲端運算市場的電源管理、熱管理還有基礎設施的管理解決方案,客戶有輝達與富士康…等。對於投資人來說,這些有關美國基礎電力的相關概念公司,在未來的能源市場改變中,都將是美國製造的重要螺絲釘,也是即將大量啟動資本支出的產業趨勢,在低基期的基礎上,亦可以用定期定額來投資電力基建ETF,打造後勢可期的獲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