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開始,房市就出現了新一輪的發展趨勢,2010年到2014年期間,房市交易量開始下跌,但房價依然持續上漲,直到2014年下半年,房價才止漲回跌,但房市交易量不僅下跌,卻從此跌出30萬棟的框框,萬劫不復。面對這種房市環境,房地產開發商和仲介最為尷尬,因為房價平穩是最不利於房產銷售的,正是所謂買漲不買跌。
現實中房價仍然居高不下,站在買房者的角度,會真實的感知到「房價未降,依然買不起」;而站在售房者的角度,會發現,房價平穩環境下,購房者愈來愈不願意買房,變得愈來愈挑剔了。房市陷入「買不起賣不掉」的困境。
一、當下房市,銷售交易量一蹶不振,但是房價卻沒多少變化。
這些年來房地產市場的現況是:想買房子的人仍然買不起房子,想賣房子的人依然賣不掉房子,這是為什麼?站在買房者的立場,如果抱著房價已經下跌,所以可以出手的想法去買房,終究會發現媒體報導的資訊與實際狀況根本不相符合,媒體看到的都是房價回落的訊息,但真的到了預售屋的接待中心和二手房(中古屋)市場的時候,才發現真相竟然是:房價少有變動。
在預售屋市場,不管是看房率、成交率都呈現下降趨勢。數據不會騙人,真實地反映了當下房屋銷售的尷尬境地,除了想買房的買不起,想賣房的可能也不好賣。
房地產市場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矛盾關係,主要源於買賣雙方的心理因素不同所致,站在買房者的立場,他們看跌房價,而賣房者的房地產資訊則是滯後的、碎片化的,根本掌握不了整個房地產市場當下的發展現狀,能獲取到的資訊大多數來自於媒體和房地產開發商、房產仲介,這三方資訊有多大真實性值得商榷,所以買賣雙方對市場的理解是有差異的。
二、對於高房價問題,大家都知道會「影響企業生產要素成本」。
面對房地產買賣雙方的中這種糾結關係,如何破局?我必須說,高土地價格、高房價,讓企業的生產要素成本快速上升,會導致企業的競爭力下降。任何實體企業都需要土地,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隨著地價和房價的快速上漲,讓不少企業加大了土地成本支出,由於房價的快速上漲,導致企業競爭力的迅速下降。
中美間的貿易衝突導致不少台商紛紛回流,但會不會從事實際投資則取決於台灣當前的經營環境,高地價和高房價對實體企業會有一定的影響作用,不少企業都為高房價對企業的影響而感受到了壓力。
一個國家的發展需要的是高科技企業,而不是依靠房地產經濟。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房地產發展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房子除了居住屬性,更被人為的加上了一層投資金融保值屬性,加上人們的生活水平愈來愈高,口袋錢包也愈來愈厚實,買房成為民衆普及的活動。
胡偉良的房市觀察》
在買房問題上,每個人見解不同,執著於買房投資的人依然熱衷於鼓勵買房,所以經常看到各方資訊都在宣傳買房、房價上漲論,除了開發商和房地產中介外,還有躍躍欲試的蟄伏炒房者,一旦房價有上漲趨勢,他們便會立即出手,每次都走在剛需前面,所以買房總能賺錢,而一般民眾等到明白房價上漲的真相之後,只能成為房地產的托底者,被迫為炒房客的財富做出貢獻。
本文獲「台灣商務」授權轉載,原文:胡偉良觀點:想買房子的人買不起,想賣房子的人賣不掉,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