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提升主動性和投入度,創造職場上「超車」的機會
我在上一家公司有2個同事,他們都是應屆碩士畢業生,來自相同的學校和專業,畢業後同時加入我所在的部門。從入職的起點和資質上來看,兩個人相差無幾。因為沒有工作經驗,2個人剛開始都是做相對比較基礎的工作。

當時公司地點在關內,屬於深圳比較繁華的地段,周邊好一點、位於地鐵附近的房子租金都非常高。做為剛開始工作的應屆畢業生,租起來有點吃力。

這2名應屆畢業生分別採取了不同的租房策略。A選擇了離公司非常偏遠的關外,跟別人合租一個社區房,居住環境還算可以,住得也比較寬敞,只是到市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他每天坐客運上下班,如果遇到高峰時段堵車,單程就需要一個半小時,所以他經常一天要花3個小時在路上。B則選擇離公司很近的一個城中社區,也是跟別人合住,住宿條件差了不少,房子比較小,周邊環境比較嘈雜,唯一的好處就是交通便利,下樓不遠處就有公交站,坐公車到公司只要半小時。

那麼,這2個起點差不多的應屆生是如何漸漸拉開了差距呢?

住在關外的A每天準時上下班,從來不加班,因為他要趕客運,一旦晚上沒有趕上車就得坐夜班車,到家就已經晚上10點多了。如果是自己選擇公車、地鐵,那要換乘很多次,沒有2個小時也到不了家。

但住在公司附近的B則不同,他每天很晚才回去,就算沒有工作,也會看一看以往的產品案例,因為住宿條件也不怎麼樣,還不如有空調、有網路的公司,還有免費的晚餐和補助。

部門有時候會組織團隊活動,比如聚個餐、看個電影,由於A住得非常遠,基本不參加,而B則是活動的積極分子,不僅每次都參加,還會主動張羅。

後來B因為試用期表現優秀,考核成績得到了A等級,馬上有了一次加薪。A則考核成績平平,評審認為他只是很普通的完成了屬於自己的工作,提升不明顯,因此只得到了C等級。

其實,他們2個在試用期的差別並沒有特別明顯,畢竟只是應屆生的轉正職答辯,但是能看出部門對2個人的不同看法。對於A,每天朝九晚五的輕鬆白領生活,對團隊活動不感興趣,更多是追求自己的生活,和整個部門的氛圍不太融洽。而B則讓人感覺有上進心,珍視自己的工作,積極融入團隊。如果你是他們的部門領導人,你會怎麼看呢?

這還僅僅是開始,因為B離公司比較近,他的上司和領導人有時候會在週末讓他去辦公室處理一些緊急的事情。再後來,B越來越得到領導人的重視,負責的產品越來越重要,承擔的工作也越來越多,相應的,他的職級上升得越來越快,薪資也得到了大幅增長。反觀A,一直原地踏步,和剛進公司時差不多,負責一些很邊緣的產品,也沒有什麼績效。

漸漸的,B已經成為部門的骨幹員工,接著又成了新員工導師、小組長,最後竟成了A的上司。現在的B早就買了自己的房子,而且還是在公司附近,但A還是在城外租房子住。

一個人職業上的成長會被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尤其是在剛踏入職場的時候,上面的例子並不能直接得出結論:正是B比A住得離公司近,最終造成2個人之間的差距。但我相信個人的主動性以及對工作的投入度,也是造成2人之間差距的主要因素,如果B是一個心思不在工作上、不求上進的人,即便住得再近,也不見得比A有多大優勢。

不過,B住得離公司近一點,不得不說是「近水樓台先得月」,至少獲得了很多A無法獲得的機會。有些機會看似不起眼,或許只是幫上司、部門經理一個小忙,但是都可能為以後獲得更大的機會做了鋪墊,也或多或少影響了領導人在一些關鍵事件上的決定。

● 縮短通勤時間,省下時間去創造更多機會
地理位置是個優勢,可以幫助你節省很多非工作時間。如果公司附近沒有合適的房子,你也應該儘量選擇交通便利的地方,哪怕是房租稍高一點、生活艱苦一點,也不建議住到很偏遠的地方去。住在偏遠的地方看似省了點房租,但會浪費很多寶貴的時間,尤其是剛開始工作打基礎的那幾年,可能因此而失去很多的機會。職場上的機會本來就是稍縱即逝,你抓住了就是你的,別人抓住了就是別人的。

上面2個應屆生的例子,就是選擇不同的住處,導致2人的工作時間和狀態的巨大差別,不要小看平日這一點點通勤時間,日積月累也是很可觀的時間,如果能充分利用就能創造在職場上「彎道超車」的機會,而平時各種碎片化時間的利用,以及對時間的管理都會產生複利效應。

你的同事中或多或少會有這麼幾個人,他們行業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工作效率高,他們是你剛參加工作時學習的好榜樣。工作時間不長、工作經驗還不夠豐富的你,是否有機會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每個人每天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工作時間也差不多,但是不排除有人經常加班而擁有更多的工作時間。在這裡並不是鼓勵大家拚命加班來完成更多的工作,雖然不少公司,特別是互聯網、高科技類的公司都流行這樣的文化,但是加班是否意味著產生更多的價值,是否等同於高效率,是否可持續,這些是要打問號的。

所以,與其想著跟別人比拚工作時長,不如考慮怎麼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更加合理,利用得更加高效。面對工作經驗比你豐富的同事,你要做的就是通過各種工具以及利用碎片化時間使自己有價值的時間比他多。

工作日的一天,上班時間從走出家門就開始了,一直持續到晚上下班回到家的那一刻,除去考勤規定的工作時間,還有不少剩餘的時間,合理利用這些時間才是增加有價值時間的不二法門。

早上去公司途中所花費的時間,尤其是一早高峰時段,有可能非常長;在公司裡可能有排隊等電梯、食堂用餐,以及午休的時間;下班後有回家途中耗費的時間。對於一些需要經常出差的人士來說,還有在公司外的交通時間,包括等客戶、候機、坐飛機的時間等。只要足夠細心,你就會發現這些「非工作時間」非常多。

以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為例,早上8點鐘出門,晚上6點鐘到家,加上中午1個小時的午休時間,一整天有10個小時跟工作相關,但是真正用於工作的時間可能只有7小時,還不算這7小時中玩手機、處理私事、聊天、休息的時間。

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不加班,很多工作時間也並沒有真正被用於工作中。大量碎片化的時間一般都是你不在辦公桌前面對電腦的時間,這也給了你一個不工作的理由。可是工作就一定要在辦公桌前正襟危坐,在電腦鍵盤上運指如飛嗎?



書籍簡介_職場前5%的人憑什麼贏?

職場前5%的人憑什麼贏?:菁英都具備時間管理、解決問題的6項致勝關鍵
原書名:畢業5年,拼什麼成為5%的人
作者:沐丞
出版社:樂金文化
出版日期:2019.6.26

25歲的你,同學會上總是被大家比下去,感到煩躁、焦急?30歲的你,努力工作卻還是一事無成,覺得疲憊、挫折?40歲的你,同期同事一個個升遷卻輪不到你,開始茫然、失志?明明大家從相似的起點出發,你和老同學之間的差距究竟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有些人出類拔萃,有些人卻止步不前?

職場上你不能只是存在,還要有「存在感」,掌握贏家都具備的致勝關鍵,幫你擺脫工作上的焦慮和無力感,找到自己升職加薪的新捷徑,成功晉升職場前5%的人。作者沐丞曾用不到兩年時間,從職場菜鳥晉升高階主管,他將自己逾13年的職場修練心得,轉化成能幫人「開外掛」的職場指南,從時間管理、自律習慣、技能發展、職業規劃、建立影響力和人際關係6大方向來解決你的工作難題,幫你全方面提升職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