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愛儲蓄險,但是金管會今 (2019) 年出手管制高利儲蓄險,讓各大壽險公司無不繃緊神經,接連調降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過往高利保單的優勢逐漸式微,對此,凱基銀行建議,中高資產族群可選擇高倍數保障保單,比起理財型保單,更具繳費期間短等三大優勢,可規劃資產傳承及家庭保障。
根據瑞士再保險公司公佈的全球保險市場報導,近二年,國人繳交的壽險保費佔 GDP 的比重高達 16.65%、17.89%,保單滲透度連續二年蟬聯世界第一,凱基銀行內部資料庫分析觀察,國人對儲蓄險的購買熱情,是登上世界第一的最大推力,其中以銀行通路銷售最多,佔整體保險銷售量 56%。
凱基銀行財富管理處副總經理劉熾原表示,高齡少子化趨勢,引發國人愈來愈重視家庭資產管理,中高資產族群規劃保險時,應優先思考保險的本質為「保障」,先買保障再存錢。
劉熾原表示,隨著年齡漸長,父母、家庭的照顧需求增加,個人資產及可支配所得提升,可再根據自身需求補足壽險額度,經由該行問卷調查發現,中高資產客戶對於銀行提供的財富管理服務中,以「整合式理財」、「保險規劃」、「資產傳承」等三項需求最為熱切。
劉熾原強調,保險的核心價值是保障,理財只是附加價值。過往市場上普遍銷售的利率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身故後家人領回的保險金只較所繳保費多出 3~10% 不等,保障功能有限。凱基銀行建議,有資產傳承需求的中高資產族群,選擇保單時,可優先考慮具有高倍數保障功能的保單,此類保單具「繳費期間短、保費相對低、身故後領回保障高」三大特色。
劉熾原說明,相較一般以理財為訴求的利率變動型保單,高倍數保障功能的利率變動型保險,通常繳費期間為四年,所繳保費只需不到一半,便取得相同的保障。此外,領取的身故保險金除可支應可能發生的稅負費用外,如有剩餘金額還可留給家人;若不想一次領取,也可選擇分期定額給付,彈性規劃給付比例及年期予受益人,做為家人生活費用。相較於銀行通路常賣的理財型保險,高倍數保障功能的保單讓保護家人的心意更圓滿。
舉例來說,40 歲的鐘先生目前擁有資產新台幣 5000 萬元,聽從專家的建議以具高倍數保障功能的利率變動型保險做為未來身故預留稅源的規劃。鐘先生利用四年時間準備,以自己為要保人及被保險人,指定妻子與獨生子為身故受益人,每年繳交保費 125 萬元,四年共 500 萬元,鐘先生自投保後第五年起,即獲得約 1475 萬元的保障。鐘先生利用 500 萬元購買保險,資產降低到 4500 萬元,如 45 歲不幸身故,身故保險金 1475 萬可用以繳納遺產稅 (假設稅率為 10%) 之來源,約 450 萬元,剩餘金額 1025 萬元還可讓鐘先生對家人的愛更加完滿。
凱基銀行自 2018 年第四季起,持續透過各式講座和客戶溝通理財、保險保障分流概念,推行二季後展現成果,平均每三位客戶就有一位可接受具保障性質商品,徹底顛覆客戶過往走進銀行非儲蓄即投資的概念。
【試算說明】(範例僅供參考)
5000 萬 - 500 萬 + 1475 萬 -(4500 萬 * 10%)=5525 萬
500 萬是保費,1475 是身故保險金,450 是遺產稅
若沒有保險規劃,身故遺產稅 500 萬,留給家人剩 4500 萬
有規劃與沒規劃,留給家人的錢差 1025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