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老師我跟你一樣是長期投資可是無論怎麼做投資績效都不太好,可以請老師幫忙診斷一下是怎麼回事嗎?」「你手上的部位是哪些?買了多久?」「手中的股票都抱了好一陣子都沒漲,抱到都沒信心了。」我說:「你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學員才緩緩的說出,手中的持股抱了三個多月。三個多月,這個時間稱不上是長期投資,應該要更有耐心一點。「股價每天都上上下下的,能抱住三個多月已經很不容易,沒注意很快會錯失買賣的機會,好不容易才漲了又錯過很可惜」,長期投資的目的就在於不要每天「關心」股價,這樣做是背道而馳。「我也有想過啊,最近這陣子盤勢不穩定,我想應該要多關心手中部位,一看就會想買賣。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參考的嗎?」

抱住真的很難
隨著盤勢上下起伏,學員之間類似的回饋越來越多。長期投資變成是一種知易行難的作法。從過去到現在長期持有手中部位不動心、不買賣向來是件挑戰人性的事。只要是挑戰人性,放棄總是比堅持容易些,這樣一來長期投資的豐美果實就與他無緣了。

股市跟經濟的成長就長期的趨勢上一定是向上發展,就如同我們感嘆陽春麵一碗10塊的年代已經回不去,證券市場反應著經濟與通膨的現象,用個簡單的概念來看,資金只要不是花掉放在銀行帳戶定存、保單或是證券上,長期一定是增值,只是效率高低的差別。定存與保單容易理解,證券卻有點模糊,這是因為台灣股市有除權息,會將部分的指數以股利方式歸還給投資大眾的緣故。透過跟台灣股市連動的ETF 0050追蹤報酬來看這件事情:

假設在2009年初投入1元,經過10年的成長最終會長成3.05元。

 

中間的過程反應股市的波動風險,不見得每年都是成長。2009 ~ 2018年間有三年出現虧損,有七年成長。但這七年的成長足以抹平過去三年的虧損數字,使得整體的數字呈現成長態勢。

這些數字其實很容易取得。投資人願意動手試算的話也能取得相同的數據資料。重點其實不在數字,而是怎樣才能抱這麼久,時間的效應充分反應在投入資本上。

分割你的心理,建立買賣專用帳戶
投資人的通病就是喜歡檢查投資部位,看看一天過後自己的財富是否增減。既然這是天性,要強硬阻止它發生自然困難。其實可以用「分割帳戶」來分散注意力與滿足買賣衝動。

作法如下:
1. 開立兩個「獨立」投資帳戶(最好是不同券商)
2. 設定長期資金與短期買賣資金比例(常見建議為 85% 和 15%)
3. 將對應資金數字存入對應帳戶內
4. 設定自動轉帳,每月固定將可動用餘額分比例存入兩個帳戶內

設定比例跟自動轉帳是必要步驟,習慣需要養成。有人習慣交易、有人習慣不管它,這都是後天條件所造就。運用系統設定能幫助習慣更快速形成。

買賣帳戶的性質就像是個止癢藥一樣,當心中出現交易衝動時卻禁止是很不健康的想法,倒不如順從它的出現、滿足它的期待,讓想法自然浮起也自然消失。就像我們的購物衝動一樣,不見得是真的需要,但是某個慾望被撩起時最快的方是就是擁有,馬上便止癢成功,沒有衝動就沒有交易。

套用在帳戶上也一樣,有衝動想交易就用買賣帳戶止癢,衝動消失後想要動用長期帳戶的念頭就會少一些,長期投資的成功率自然提高。想品嚐長期投資的甜美成果就先試著幫自己開一個買賣專戶吧!



作者簡介_股魚

專業投資人,不定期在各財經媒體發表專欄文章。深耕於財報投資領域,堅持不看盤是投資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出身於散戶,瞭解散戶常見的投資問題,透過教學互動的過程持續推廣投資理念。

股魚網:分享新聞事件觀點與投資技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