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故事

一般人對富人的印象不外乎自私、貪婪、沒有同理心等,先前的研究也發現富人對弱勢者較沒有同理心,但是若以自私這點來看,我們對這些賺大錢的人可能有一點誤會。

斯德哥爾摩大學(Stockholm University)、丹麥最大智庫未來研究院(the Institute for Futures Studies)及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研究人員調查美國和歐洲超過 6 萬人數據,以了解一個人的「親社會性」,或對他人福祉的興趣和參與,與收入、是否有孩子等特性的關係。

先前的研究發現親社會行為而非自私對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和人際關係有積極影響,但本研究的作者想要研究對收入的影響以及人們擁有的孩子數量,原因是他們認為收入與孩子數量是以經濟與進化思維來看,強調自身利益權力理論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他們分析的所有 5 項研究中,發現自私的人並不是最高收入者,他們擁有的孩子數量也最少,但其中四項研究發現薪水最高的人也不是最無私的人。相反地,他們是「適度親社會」,就是他們大多是無私的,但並非完全無私。

大多數人以為自私的人比親社會的人賺更多錢,但結果與大多數人的期望背道而馳。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心理學家 Adam Grant 就曾解釋過,由財富、幸福和職業影響來定義的話,這些最成功的人是「無私的人」,傾向於幫助他人而不期待他人的回報,但是這些無私的成功者不是利他主義,而是慷慨但不犧牲自己,他們也不是無償提供金錢,而是希望幫人引介、提供建議、指導或分享知識來幫助他人,而不附加任何條件。

純粹的捐贈者很少見,大多數人介於給予者和接受者之間。例如,在高壓力的專業環境可能會有些自私,同時在家中對孩子非常慷慨。這項研究已發表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期刊。

Generosity pays: Selfish people have fewer children and earn less money.
Selfish people earn less money than generous people

本文獲「財經新報」授權轉載,原文:親社會行為有益,研究:自私的人賺錢沒有慷慨者多



作者簡介_財經新報

科技財經、金融訊息一手掌握,走在投資的最前端。

網站:https://finance.technews.tw/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fortune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