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9月底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最新報告(106年)出爐,我國家庭平均可支配所得只有102萬,但平均每戶消費支出近82萬,如果剩下的錢全部存下來,一個家庭一年最多只能存下20萬。

平均算下來,每個家庭月收入只有8.5萬,但消費性支出超過6.8萬,一個月最多只能存不到2萬塊,其中,最會花錢的台北市民,每戶家庭一年花了108萬,非常驚人。

有些人會說告訴孩子家裡的收入,萬一孩子說出去怎麼辦?我個人覺得這時候反而是讓孩子知道「家裡的收支是家中機密,不可隨便告訴別人」的大好機會,而且確實有必要讓小孩知道家庭支出,進而建立消費價值觀。

所以我把近10年不同消費類別的佔比數字,用電腦畫成圖表,和爆奶弟弟展開了以下的對話:

圖表資料來源:主計處 2018.09.24

1.台灣每個家庭花最多錢在什麼地方?

看圖說故事很容易,爆奶弟弟馬上發現「住」花了最多錢,他還發現前幾年這個支出有增加的趨勢,我馬上跟他討論了增加的可能原因,包括部份縣市租金上漲、水電瓦斯費也上漲,他還提到:「天氣愈來愈熱,我們吹冷氣是不是也會花更多錢?」很好,他已經進入狀況,開始意識到在家裡他一起花了哪些錢。

2.最近10年有哪些消費類別越花越多?

爆奶弟弟:「有,一個是餐廳和旅館,大家都愈來愈習慣外食和出去玩了。還有一個成長的很誇張,就是醫療保健費用!!」

太棒了,我叉開話題,和爆奶弟弟再次提到為什麼我要幫他規劃好完整的保險。「對,醫療保健費用會一直漲,所以上次我們有討論過,要做好完備的保險規劃,來降低生病或發生意外時的醫療費用支出。」

接下來,我跟爆奶弟弟針對每一項家庭支出的類別,「溝通」彼此消費的「想要」、「需要」以及「為什麼」背後的消費價值觀,同時進一步針對家裡的每個人一個月會花多少錢,做了更細節的討論。

根據主計處的資料,106年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2.1~2.9萬元,在「降低或延遲想要但滿足需要」的節儉前提下,我抓一個人每月消費支出低標2萬元,預設一個3個人的家庭,月支出預算如果是6萬元,兒子要怎麼分配他個人的支出,同時如果他是媽媽的話,他要如何安排配置全家人的消費支出?

我根據「吃喝玩樂」、「水電瓦斯」、「交通/手機」、「學費安親班」、「房租房貸」、「生病看醫生」等項目,做了簡易家庭支出表,讓爆奶弟弟自己填。

 

 

填表的過程我們有很多的討論,像是填到「學費安親班」費用時,我就提別提醒他「補習費用貴森森」,除了不缺課外,還要認真學習,因為花了很多錢啊!

另外,我們對「伙食費」的預算討論很久,因為我很愛帶他去逛菜市場,一起採買,一起做飯,因為買的都是愛吃的食物,不會出現浪費或不吃的問題。而且帶小孩上市場,教他認識原來食物長這樣,也讓他「吃米知道米價」,不會變成問「受難災民沒米吃為何不直接吃肉」的無知小皇帝。

你想過讓小孩管錢這件事嗎?讓他當一日媽媽或本月媽媽值日星,都是一個很好金錢教育,讓孩子參與家庭收支的過程是一個很棒的體驗,因為「人只有真正身在其中,才會真正有感,才能真正學到什麼」。

只有孩子個人的支出和家庭是連結的,他才會對「錢」更有感覺,而且不是只想著自己的錢,而是多了更多的同理心,成為家庭的一份子,想著全家人要怎麼賺錢、花錢跟存錢,共同為全家人的目標一起努力。

這就是為什麼我要跟孩子分享家庭大項收支的原因,不只是讓孩子參與連結於家庭運作中,也製造更多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互動,同時也反省和提醒自己:「我們教孩子的,是我們自己相信,並且一直在做的事嗎?」

如果平常親子是這樣在互動,點點滴滴的在親情存褶裡存入豐厚的資產,我相信,未來不只不用擔心沒理財觀念的孩子會變「啃老族」,同時我也不用擔心和孩子之間除了功課就沒有話題可以聊,因為我們什麼都可以聊,而且什麼都很想聊,想一起參與,一起完成。

【一日媽媽練習】

步驟1:父母跟孩子討論家裡一天要花多少錢?
步驟2:拿簡易的預算表,跟小孩討論後填入每一筆花費,過程中討論「每一項是需要?還是想要?」
步驟3:真的拿錢給小孩,讓他發錢給父母+他自己

本文獲「馬哈理財遊樂園」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_馬哈

馬哈是moneybar網站創辦人,同時也是一位13歲孩子的媽媽,擁有20年理財經驗,曾負責Yahoo財經頻道,創業後致力兒童財商(FQ)教育,以互動遊戲的方式培養孩子的金融素養,專欄大多分享她如何教孩子學理財,認識金錢的價值、釐清需要跟想要、參訪證券交易所,體驗真實的投資世界,開啟孩子理財的第一步。
歡迎所有的爸媽跟小孩一起學理財,翻轉全家的財富人生。

著作:《馬哈親子理財10堂課》

馬哈理財遊樂園專欄
馬哈理財遊樂園臉書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