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故事

為什麼年薪200萬生活還是一樣?過來人分享:追求不一樣的事情,才能真正改變人生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一位碩士生對未來工作感到迷茫,詢問年薪200萬的生活是否值得追求?許多過來人回應:生活其實與百萬年薪者相似,關鍵在於是否有時間與自由。高薪能改善物質條件,但若沒有明確目標、受限於工時,生活仍平淡。真正的改變來自對人生價值追求的轉變,累積收入只是過程,選擇自由生活才是終極目標。

一個成功大學的碩一生對於每天的工作感到厭煩,想到以後還要繼續這樣的生活就毫無動力。所以他希望網路上各位年薪超過新台幣200萬元的學長姐講講他們的生活。

下面留言跟大家想像中的類似。很多學長姐出來回文,大家的回文就是上班工作,吃飯午休,下班回家。硬說起來,年薪200萬元的生活跟年收百萬的時候差不多。不僅吃飯吃的價格也差不多,頂多吃好的頻率比較高。收入好一點,有車有房有小孩,也就是個普通人家庭這樣。

雖然200萬元年收學長姐這樣謙虛的說生活差不多,但是對於年收百萬上下的人,還是可以感受到收入翻倍,生活不一樣。光是每個月可以多負擔房貸就不一樣了。

年薪200萬,大約稅後月薪15萬元左右。如果雙薪家庭,能養小孩養車沒太大問題。雖然不到很有錢,但怎麼會沒差?當然有差囉。

不過,他們說的沒錯,基本上就是普通家庭生活。不是200萬錢少。是年薪百萬在現在的社會負擔家庭生活已經不容易。

那為什麼大家說年薪200萬,生活也差不多呢?

不是安慰人,而主要是因為3點:

1.人生沒有追求不一樣的事情

大部分的人拿到多一點的錢,也是落在吃大餐、買車、買房,頂多升級好一點,或者是多的錢存起來投資,基本上追求的物質差異有限。

比如說,很多人說吃好一點,也是訂個饗饗,初魚或者是明水然樂。滷肉飯多個滷蛋,薯條加大等等。

要真的跑去南法義大利追尋美食,做個星級餐廳之旅,又覺得太誇張不需要。自己還沒想好要追求什麼自然覺得生活沒什麼差別。

2.生活還是被工作綁死

追尋不一樣的生活,這裡不是說一定要花大錢,而是追求的東西有沒有時間空間的不同。例如每次出國都去日本香港玩,因為請假最多請2天。

比如說,跳槽外商之後,請假變方便,可以去非洲、南美洲、北歐玩,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擴大生活圈。只要安排好工作,外商老闆也不敢在你請假的時候嘰嘰歪歪。光是這一點,生活就能不一樣。

如果繼續待在台商工廠,或者是管理沒人性的團隊,那基本上工廠開工事情就一直來。假設運氣不好,連自己的假日下班時間也會被影響。

我們Podcast有一集(EP159)訪問到一個女生,她週六要被求婚(女生都有感覺就是今天啦!要穿美美),但差一點被call回廠加班——差點毀了終身大事。她從此了解到,她要追求的除了年薪幾百萬,還有自由。

3.習慣追求高投資回報的東西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多人從小資粉專或者是理財書學的第一個理財觀念叫做房子是資產,車子是負資產。因為房子保值會漲價,車子只會貶值。

但是有錢之後,就會發現根本同事都在買車。怎麼跟小資粉專說得不一樣啊?現在如果開個投資粉專,都是在講要換哪台車。如果還在講買車是負資產的粉專,只會被人家覺得是多魯啊?

用不太到車的人不說,很多人以前車子規畫開5年、10年,現在特斯拉新款出了一堆人跑去訂,跟換手機頻率差不多。

不是因為車子變成了正資產了,或者是高年收的人下班都去開Uber。而是收入到一個程度,車子帶來的生活加值,情緒價值更賺。

所以人生追求的東西改變了。當你載著全家人去山裡露營,跟三五好友火烤肉喝啤酒,感受到無比舒暢時,你就會發現人生追求的東西在改變。人生的升值,比起理財的升值更重要。

所以給這位同學一句話,人要看長遠,賺錢以及人生的體會有一個過程。一堆人每天靠北生活平淡無聊,領200萬元又怎樣,但他們還是在能賺錢的時候盡量賺,累積收入,有一天時機成熟就能改變人生。

高收入的學長姐們,他們需要的只是想通。很多人收入不夠,還在想怎麼賺錢,兼職,冒高風險賺錢等翻身,到時候脫離不了工作又窮忙,就更沒辦法有底氣選擇改變生活了。

本文獲「科技工作講」授權轉載,原文:年薪兩百萬能過的不一樣嗎

延伸閱讀
房貸、車貸...為何有錢人不會「一次付清」?1個觀念差異,竟形成財富差距?
投資是低薪時代的翻身萬靈丹?增加工作收入、提高投資獲利,究竟哪個重要?

小檔案_科技工作講 Tech Job N Talk

由大型外商科技業工程師組成的進階科技職涯節目以及粉專,介紹台灣與矽谷的職場攻略與談薪手法,目標是提升台灣大家薪水到年薪300萬元以上。

臉書粉絲專頁:科技工作講 Tech Job N Talk

Apple Podcast 聰明工作術 Podcast入選。傳送門 :https://linktr.ee/Techjobntalk
支持社群發展,合作請洽clubhousetechjob@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