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有一個年輕大學生,晚上上課,父母希望他畢業後能夠出國,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要讀什麼科系,於是想從白天的工作入手,瞭解自己的志趣,出國才能讀一個真正有用的科系。他有三個工作選擇,問我怎麼決定?

天天都有人來問我這個問題,其實我哪裡答得出來?因為那是讀者的人生,我不能替他做決定,也無法為他負責。

所以,通常我給的是做選擇的方法。

這位21歲大男孩在思考三天之後,今天很高興地來留言,說他用了我的方法,結果想通了,也得到很棒的答案,終於不再茫然,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出選擇。於是我靈光一閃,如果這麼年輕的孩子都有用,也許你也可以試試看。

這個做選擇的方法,總共有三個角度:

1.好友的角度:

如果是你的朋友有這個狀況,你會想給他什麼建議?

這是第一個步驟,叫做「抽離自己」,從好友的角度來看自己的問題,比用自己的角度來得客觀與理性。自己看自己,會夾雜著諸多的感覺與情緒,纏繞著各式各樣的糾結,比如和家人的糾結、和財務的糾結、和感情的糾結等,不容易就事論事、看清問題的本質。可是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就不一樣,因為事不關己啊,可以沒血沒肉、沒有感覺、沒有情緒、沒有糾結,比較能看透事情,直入問題的核心。

比如有一名上班族每天被主管罵得狗血淋漓,身心受創嚴重,經常失眠無神,可是她已婚,兩個孩子幼小,經濟壓力沈重,決定咬著牙關忍耐下去,可是周圍的親朋好友都勸她離職,以健康為重,最後還是被公司資遣,在履歷上多了一項「髒點」,為什麼?因為她的身心無法負苛,工作不力,做不出效率。如果她能夠聽從好友的意見,就不必落得如此下場。

2.時間的角度:

如果10年後回頭來看這個狀況,你會給自己什麼建議?

這是第二個步驟,叫做「拉遠來看」。做生涯規畫,最重要的概念是「以終為始」,先思考未來你想要變成什麼樣的人,這個動作是為了確定人生目標,再來決定從現在開始,要做哪些事。換言之,我們現在做的任何事,目的是成就未來的我們。如果現在不做應該做的事,未來我們就會悔不當初。

也就是不論做任何決定,都要記得答案不在當下,答案一直是在未來,所以不要在當下找答案,那只會徒勞無功,並讓自己氣弱無力。拉遠看,不僅目標清晰,輪廓也會浮現出來,可以見林也見樹,做出來的決定周全而精準。

比如有一名35歲的女生來問我,想到美國攻讀博士好不好?這個計畫非同小可,至少要花五年、幾百萬元,於是我就反問她,拿到博士學位有什麼打算嗎?她竟然回答還要再想想,也就是她不確定五年之後的目的,因此攻讀博士的規畫就讓人冒冷汗。

3.父母的角度:

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會給他什麼建議?

這是第三個步驟,叫做「站高一點」。一般人在做決定時,還有可能害了自己,但是多數人絕對不會害孩子,想盡辦法就是要給孩子最好的,希望他們成龍成鳳卻不會摔跤跌倒,一路平安吃到一百二十歲。所以站高一點,站到父母的高度,思維也許會保守,但是一定穩當安全,風險係數相對低很多。

這一點至關重要,可惜經常被年輕人忽略,記得在做人生規畫時,風險必須受到控管,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比如一名38歲的碩士男聽了一場演講,名人鼓勵大家追求夢想,他受到鼓舞,熱血沸騰,著了魔似的,毅然辭掉學術機構的研究員工作,轉而開咖啡店,三年後不僅賠掉多年積蓄,也把寡母的養老金一併賠光,成為卡債族,悔不當初,可是原來的工作回不去了,沒有退路,怎麼辦?這種例子相當多,都是在追求夢想時,一頭熱,未做好風險控管的結果。

上面這三個角度,也是三個思考的維度,有助於思考上的深度與廣度。做任何重大人生決定時,比如換工作、出國深造、結婚等,都不妨一試。以下為你再度做重點整理:

第一個好友的角度,雖然屬於同一個平面的維度,但是站在不同位置,視角不同,認知就不同,判斷也會不同;

第二個十年後的角度,屬於時間上的維度,跳到未來往回看現在,先有目的,確定方向,再決定現在要用哪些方法達成目的;

第三個父母的角度,屬於高度上的維度,看得更寬廣也更長遠,幫助自己的決定有利於長長一生的發展,減少做出錯誤的決定。

這三個角度,不只是在做人生規畫時用得到,就算是平常在工作上,有些決定也可以延用,只不過是換成同事的角度、三個月後的角度、主管或老闆的角度,都很實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