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大爆發,2017年台灣投信業界發行ETF的公司從6個增為9個,ETF發行檔數更在1年內新增36檔,創下歷史紀錄,總發行檔數則達98檔。
從眾多ETF中,2018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特別選出5檔ETF頒獎推薦。其中,元大、國泰各有2檔ETF獲獎,富邦則有1檔。
因為ETF市場日益蓬勃,2018年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指數股票型基金新增1個獎項──「期貨暨期貨槓反」,使得總獎項達5個。為了競逐這5個獎項,今年共有5家基金公司、25檔ETF報名角逐,較2017年參選的19檔ETF增加逾3成。
今年針對投資人需求調整評選權重
並新增「期貨暨期貨槓反」獎項
今年是「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連續第2年針對ETF進行評選。針對前一年的評選經驗,有投信認為,國內、海外原型ETF獎項在評選時,若將資產規模、成交值的權重放得太高,對早期發行的商品較有利,因此建議將相關規模占評選標準的比重降低。同時,前次評比時,績效表現和ETF對市場貢獻的占比都是50%,有業者認為,從對投資人的利益看,後者權重似應調降。另外,由於「期貨及期貨槓反」和「證券槓反」ETF實為兩種不同類型的商品,包括金管會證期局管轄組別都不同,在2017年時為同一獎項,今年則建議將兩個獎項分開。
經評審團討論,依投信業者建議,2018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指數股票型基金獎項在「國內原型」、「海外原型」、「證券槓反」、「創新」等4類獎項外,新增「期貨暨期貨槓反類」獎項。同時,在評選給分上,亦將績效表現和對市場貢獻度,修正為各占70%及30%(評選辦法詳見《Smart智富》月刊235期的第76頁)。
今年共有5家投信、25檔ETF報名競逐,除2017年參加的元大、國泰、富邦、群益4家投信外,華頓投信首度以「華頓S&P黃豆ETF」參與創新類ETF獎競逐。全部報名獎項中,國內原型獎報名數最少,只有「元大台灣卓越50 ETF」及「元大台灣高股息ETF」兩檔前來報獎。創新類獎則是競爭最激烈,共有5家投信、9檔ETF報名角逐。
2月8日進行ETF獎評審會議,評審團成員除「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4位評審外,另邀台灣證交所副總經理兼資訊長林長慶擔任評審。當天評審們先針對5個獎項的評分權重再做微調。其中,國內原型ETF因投資人重視其回報率、亦即股利殖利率,因此在5類獎項中,國內原型是唯一將殖利率納入評分的獎項。另外,證券槓反類ETF因為重視流動性,因此在成交值及周轉率權重合計達40個百分點。至於證券槓反類ETF因強調單日追蹤精準度,但各業者僅能提供年度追蹤誤差,因此調降其追蹤誤差權重為5%。
創新類旨在鼓勵業者發行具創意、有利於投資人多元選擇的商品,因此特別加分項目權重為25%(詳見表1)。
在國內原型類ETF獎部分,元大旗下兩檔ETF自家對打的結果,儘管「元大高股息ETF」在殖利率、受益人數趨勢、特別加分項目上勝出,但因「元大台灣卓越50ETF」之周轉率、折溢價、總費用率、追蹤誤差有明顯優勢,最後此獎項連續第2年由「元大台灣卓越50ETF」獲得。海外原型類ETF則是獎落「國泰富時中國A50ETF」,主要因為國泰投信積極為這檔ETF造市,提供良好的流動性。
證券槓反類ETF由「元大台灣50單日反向1倍ETF」獲獎,它是國內目前資產規模及受益人數最高的ETF,因為交易量大,對台灣期貨市場活絡有極大貢獻。期貨暨期貨槓反類ETF獎則由「富邦標普500波動率短期期貨ER ETF」(即VIX ETF)獲獎,它是大中華區首檔VIX ETF(恐慌指數ETF),目前亦為亞洲市場中規模最大者,提供投資人在重大事件避險的新選擇。
至於競爭最激烈的創新類ETF,最後由國泰投信發行的「國泰台灣低波動精選30ETF」拔得頭籌,這檔基金以多因子策略(Smart Beta)投資,協調法人及券商提供良好造市,具低折溢價比率、低總費用率等多項優點。
指數股票型基金獎評選辦法
1.評比方式:採書面審查方式
2.參賽辦法:
① 由各家公司主動報名5類獎項──國內原型類、海外原型類、證券槓反類、期貨暨期貨槓反類、創新類(若「證券槓反」及「期貨暨期貨槓反」報名檔數不足,評審團保留將兩類獎項合併為一類之權利)。
②每個獎項每家公司得報名2檔ETF,唯同一檔ETF不得報名2類(含)以上獎項。
③ 除創新獎外,其餘4個獎項需成立滿1年以上方能報名;創新獎以成立2年之內為限(即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成立者)。
3.評比標準:依照各檔ETF的投資相關績效,及對台灣金融市場貢獻度評分,前者占比70%、後者占比30%;報名時由各家公司提供相關數據與資料。 (文◎陳淑泰)
更多「2018年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得獎名單與相關訊息,詳見:fund.bwnet.com.tw
返回 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