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dreamstime
我每場演講的開場白都問大家:「有沒有人今年的股票投資報酬率超過指數漲幅?」至今只有兩個人舉手,就算有人謙虛沒有表態,但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輸給大盤漲幅。我呢?我也輸給大盤。這就是我這篇文章要檢討自己的地方。
指數沒辦法買,只好去買跟它連動性最強的「元大台灣50」(0050)。它周五收84.35元,加上今年兩次配息合計2.4元,所以還原後的價格為86.75元(84.35 + 2.4 = 86.75),與去年底收盤價71.8元比較,上漲了14.95元,漲幅為20.82%,比大盤漲幅還多5個百分點。(編按:本文撰於2017/11)
我連大盤都輸,當然也輸給0050。為什麼?只要傻傻地在去年底用收盤價71.8元買進,然後傻傻地抱牢到現在,不就賺20趴了嗎?這是事後才知道的結果,因為真的有人會這麼傻嗎?我真的希望自己能達到這個「傻」的境界,但人總是會擔心,誰敢這麼一直抱?誰對台灣有這麼強的信心?
很多專家也認同0050是非常好的投資標的,而且算出來只要你在10年前買進,年化報酬率達到7%以上,遠遠勝過定存利率1%,而且它的終極風險和定存是一樣的,因為當50家公司同一天倒閉時,定存一樣化為烏有。假設當初投資100萬元,抱牢20年,再用複利效果來計算,資產將增加到387萬元。
這裡頭有兩個盲點,一是現在都10700點以上了,如果這時買進,往後還有7%的年化報酬率嗎?
現在基期這麼高,任誰都很難相信能達成同樣的投資績效。很多專家學者喜歡把歷史資料拿來做回溯分析,然後告訴大家「當初如果怎樣怎樣,現在就會如何如何。」但做任何投資理財,是絕對不能說「早知道」的,因為完全於事無補。
第二個盲點是複利效果在真實人生是否存在?
如果現在買進0050,年化報酬率降到3%,20年後的100萬元只會增加到180萬元,比前面例子足足少了200萬元。只有定存可以算複利效果,因為1%的利率雖然不高,但至少每年確定都會有,不過同樣的100萬元20年後,只增加到122萬元。
其他無論任何年化報酬率都是預估的,只要其中有一年碰到股災,所有的獲利都可能歸零,甚至還會倒賠。台灣近30年總共發生5次股災,所以我奉勸大家複利效果只能算5~6年,絕不能算到10年以上,甚至20年。
我在萬點以上不敢長抱0050,當然也不會建議大家這麼做。有些網友留言給我:「0050是否應該長期持有?而不該波段操作?」甚至有些知名部落客認為ETF就該長期投資,對我「日K<20,買;日K>80,賣」的做法嗤之以鼻。但如果本周起,大盤就從10700點一路下跌,而最近才買進的人真的長期持有,然後多年後發現年化報酬率不如預期,他又能對這些專家或部落客怎樣?
事後來看,我真的錯了。
波段操作的結果損失了很多段的獲利,因此「早知道」就該長期持有了。
以最近兩次波段操作來看,9月26日日K<20時,0050股價在80.3~81元,到了10月12日日K>80時,股價來到83.5~84.2元,低買高賣,當然有賺。不過,到了11月16日,再碰到K<20的機會,但股價卻在83.2~83.6元,和10月中賣出的價格差不多,早知如此,當初又何必賣呢?請注意,這都是事後才知道的結果,是不可能「早知道」的。
我為什麼建議大家波段操作?因為這樣做,我比較心安,我想大多數人應該也是如此。就算賺得比較少,但還是有賺,而且安心嘛!
我甚至懷疑,那些支持長期持有的專家或部落客真的有這麼做嗎?如果真的如此,他們的心理素質,絕對是我望塵莫及的。
作者簡介_施昇輝
四年級後段班,畢業自台大商學系。退伍後,曾在《天下雜誌》和《商業周刊》擔任行銷企劃,然後在29歲進入證券業,負責協助企業申請股票上市。44歲,決定離開職場,作個全職的股票投資人,並靠著一檔股票養活一家七口。53歲,將投資心得,寫成《只買一支股,勝過18%》一書,成為作家。4年內總共出了8本書,內容涵蓋「投資」、「電影」、「退休」、「旅遊」和「勵志」等多重面向。最新的著作是2017年2月出版的《只買4支股,年賺18%》。另在SOSreader網站也有開專欄「小資幸福講堂」,內容完全聚焦在小資理財,歡迎大家訂閱。半年150元,一年300元!詳情請見小資幸福講堂 | SOSreader
臉書粉絲專頁:樂活分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