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最火紅、為壽險者的營收挹注活水多年的類全委保單,如今買氣卻急凍,拖累今年元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僅近一百四十六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五六‧六%。
過去火紅的類全委,發生了什麼事?
近期,對於不少銀行來說,由類全委保單衍生的客訴,有增多的跡象。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郝充仁憂心指出,某些銀行的分行經理,為了平息顧客的不滿,甚至自掏腰包,貼補顧客部分損失。「在我看來,現在的類全委,已經演變得有點像二○○八年的連動債風暴,是隱藏在台灣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郝充仁眼裡的不定時炸彈,就是類全委保單,恐將成為下一個金融機構與投資人之間,糾紛最大的理財商品。問題,就出在許多投資人可能搞不清楚類全委商品的特質與風險。
類全委保單,屬於投資型保單的一種,金管會的定義是「委託投信公司代為運用與管理專設帳簿資產之投資型保單。」簡言之,其機制是保戶將資金委託壽險公司,壽險公司再委託投信全權操盤,亦即俗稱的「組合型基金(fund of funds)」。
「與其說是類全委保單,還不如稱之為『複全委』更貼切。」知名理財作家李柏鋒打比方說,類全委就跟投資海外股票的「複委託」的概念相近。複委託是投資人先委託台灣的券商下單,台灣券商再委託海外券商下單;類全委則是保戶先委託壽險業者,壽險業者再委託投信來操盤。
類全委保單另一項特色是:多數附有「資產撥回」功能,壽險公司每年提供四%到七%的「撥回率」,也就是所謂「配息率」,這正是讓一向迷戀配息的台灣投資人對類全委趨之若鶩的主因。
多熱?去年就發行65檔
類全委究竟多熱門?根據統計,在二○一二年以前,國內類全委保單的總數都在十五檔以下,但自一三年以來,幾乎年年發行超過四十檔,去年更達到顛峰,來到六十五檔。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今年一月底,類全委商品規模已達到四千二百二十億元,超過境內固定收益基金總規模的兩倍。
多慘?81%保單皆虧損
其實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黑天鵝」四處亂飛,全球市場表現都不好,打開各壽險公司的類全委績效表,幾乎一片紅字。
根據本刊實際調查,十七家壽險業者發行的一百九十多檔類全委商品中,超過八一%的最新淨值(編按:多數統計至三月十七日,部分至三月十六、十八日)皆已跌破十元。當保單淨值低於十元,代表投資虧損,而且保戶拿到的「配息(撥回)」金額,基本上都來自本金。至於剩下不到兩成,多數是因為淨值未公開而無法計算,僅一小部分是淨值在十元以上。
儘管今年類全委買氣雖下滑,但一位投信公司總經理坦言,他的公司仍著手規畫與壽險和銀行業者發行類全委商品,「沒辦法,其他基金商品,銷量根本出不來,包裝成保險還是最好賣。」
因為穿著保險糖衣的類全委保單,讓許多投資人以為是最安全的商品,但類全委的熱銷背後,投資人應該了解其四個理專沒告訴你的秘密。
秘密一:關於保本
投資人得身故了才有用
類全委保單熱賣的關鍵是強調保本,一般人的觀念是,保險屬於「保障」,基金是「投資」,虧錢機率高。
郝充仁指出,最近市場波動劇烈,多數類全委保單都賠錢,無法著墨於投報率這塊,故業者只好強調「保障」的部分,「他們會告訴客人,雖然績效不好,但最起碼你本金領得回來,其實就是多給你一張死亡保單而已,而且(該權益)也是來自你繳的保費。」
類全委保單主要可分為變額年金險、躉繳型和分期繳費型變額壽險,變額壽險屬於「死亡保單」性質。但業者不會講明的是:既是「死亡保單」,基本上就是身故後才「保本」,生前繳保費期間,非但不保本,仍要承受市場下跌的風險,更遑論若提前解約,不但要負擔解約費用,也沒人能保證解約時你的報酬率如何。
秘密二:關於抽佣
潛藏費用比一般商品高
類全委還有項理專沒透露的秘密,就是由於類全委是保險業者發行、委託投信操盤、由銀行通路販售。簡言之,這是保險、銀行、投信三方都可「獲利」的商品,所以潛藏費用比基金和一般投資型保單還高。
「基本上,平均最少會多收(該帳戶淨值)一‧五%的經理費。」彰銀財富管理策略分析師李育泰表示,倘若又屬於後收型,費用就更可觀。
除了保費本身和經理費外,類全委保單的相關費用還包括「管理費」,以及進入投資階段的費用,包括「投資標的申購手續費」、「贖回」及「轉換費用」,還有後置費用,例如解約費。
秘密三:關於盈虧
投信代操不知何時爆雷
類全委保單雖名為保單,但性質更接近投資商品,而且強調有專家代操,但投資本來就有賺有賠,盈虧仍然由保戶自行負責。
投信公司目前為類全委保單投資的商品,包羅萬象,有的是ETF(指數型基金)、高成長股票或固定收益型的REITs,景氣向上時,類全委投資人有可能取得好成效,但景氣反轉向下時,類全委又形同保單中的連動債,你可能不知投信公司為你規畫的商品中,你不知何時哪一種地雷會「爆」開。
對投資人更不利的,還有另一種可能情況:負責代操的投信公司,挑選自己公司所發行的基金和產品,從基金的管理費再賺一筆,但如此一來,投信公司不見得能為投資人挑選到最優質或績效最好的標的。
秘密四:關於撥回率
「不等於」帳戶報酬率
許多投資人沒建立的觀念是:類全委保單的撥回率「不等於」帳戶報酬率,帳戶淨值會隨市場波動,當投資虧損、淨值走低,淨值就可能會低於剛成立的十元,代表該筆投資已虧損(報酬率為負值)。
目前市面上的類全委保單,標榜的撥回率普遍在四%到六%左右。但一旦淨值低於十元,投資人領到的配息,極可能是投資人的本金所支付,或是保單的投資標的已虧損,所以該保單的實際報酬率就是虧損,對投資人而言,撥回率並不是投資人獲利的保證。
現階段市場如此詭譎難測,投資人更該意識到一件事:過去,你買的保險,靠保險公司投資固定收益商品賺取穩定報酬。但如今利率低檔,甚至是負利率,壽險業者為追求更高報酬以回饋投資人,必須透過布局股市等更多風險性資產。
但,高報酬等於高風險,追求高報酬,代表保單績效不可能再像過去穩健,現在買類全委保單的投資人,很可能是構築在沙灘上的城堡,看似有保障,其實稍不留意就會崩塌。
所以,投資人該不該買類全委保單?答案或許因人而異,但可確定的是:投保前,釐清自己的需求和不同商品間的屬性、費率,才是避開「黑洞」、持盈保泰的關鍵所在。
【延伸閱讀】分紅又保本,類全委的隱形成本最高!─類全委保單、一般投資型保單、共同基金費用比較
●商品:類全委保單
保險業者:
˙行政管理費:多為每月100元
˙轉換費:約1.5%至5%
˙解約費:前5年解約,通常為提領金額2%至5%
銀行:約帳戶淨值0.04%至0.1%保管費
代操(投信)業者:經理費約帳戶淨值1.5%
總計隱形成本:
1.行政管理費:每年1,200元
2.其他費用:占帳戶淨值3%以上;若解約至多可逾6%
(三個機構各扒投資人一層皮)
●商品:一般投資型保單
保險業者:
˙行政管理費:每月數十到100元不等
˙轉換費:看業者設定,一定次數內轉換,通常免手續費
˙解約費:後收型若提早解約需收1%到5%
銀行:約帳戶淨值0.04%至0.1%保管費
代操(投信)業者:無
總計隱形成本:
1.行政管理費:年約1,200元
2.其他費用:占帳戶淨值約1%到5%
●商品:共同基金
保險業者:無
銀行:申購滿1至2年後開始收取0.2%至0.4%以上信託管理費
代操(投信)業者:
1.申購手續費:1%~3%
2.無解約費,可立即贖回
總計隱形成本:約1.2%~3.5%
(整體費用最單純、變現最容易!但須隨時注意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