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年終獎金」的5種花法》這樣花,才對得起自己一整年的辛勞!

女生 錢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又快過年了,今年的年終獎金預計會有多少?要怎麼用?把它當成意外之財招待家人出國、買期待已久的3C產品......無論如何,拿到年終獎金應該很興奮,不過該把它當意外之財,還是當成正常年收入的一部分? 這些在財務規劃的觀點來看是不一樣的,年終獎金因為不是固定的,也許公司去年商品大賣,年終有3個月,今年獲利減少,可能會變少,所以把它當意外之財也無可厚非,但也許你的年終蠻豐厚的,若沒好好規劃,也說不過去。就財務規劃的觀點提供以下幾點做參考:

1.切忌事先透支年終獎金

還沒領到年終獎金,就先刷卡消費,因為你預期可以用年終獎金來支付這筆款項、節日買禮物送家人與朋友,因為預期有年終,因此送禮金額超支、把它全花在買衣服、3C產品等......之所以會有這些支出,都是因為你事先預期年底會有這樣的收入。但這是一項變動收入,在還沒入袋前可能都有變數。因此不要把它視為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在高興之餘就忘了做規劃,甚至提早用光,這樣對財務沒任何幫助,反而製造新債務。

2.為自己規劃一趟旅行

財務規劃的原則是讓自己的金錢有效率、有計畫地應用,讓生活過得更好,而不是什麼錢都不敢花。如果你時間允許,年終獎金可以拿來旅行犒賞自己。財務規劃的原則是對一項支出事先做規劃安排,不要讓突如其來的意外支出增加財務負擔。如果這趟旅行早就計畫好,今年也存下該存的錢,那就大膽把年終獎金用來享受吧。

3.把它當整體財務收入的一部分整體做考量

如果我們可以對每月收入做分配管理(如用5122原則,日常開銷占50%、年度開銷如保險費、稅金10%、投資儲蓄20%、花在與生活品質相關的事項,如興趣、運動、旅遊20%),那麼當然可以把年終獎金做支出的管理。如果用一整年度來看,年終獎金應該把它當成是年度收入的一部分,而不是意外之財。所以你可以針對它做支出比例的設定:多少錢用來還債務(信用卡、短期貸款等),這應該列為最優先順序,因為這些債務的利息相當高,償還它可以避免你滾出更多債務;多少是用來做年度的支出費用,另外有部分可以用來投資,讓財務目標可以提前達陣。

4.投資自己

Mobile01網站最近有篇文章吵得火熱,一位25歲網友對「年輕人買不起房」提出看法,他認為雖然房價被炒得天高,但現在年輕一代似乎連存錢的想法都沒有!他說周遭很多朋友一天到晚玩樂、出國、購物、吃大餐、連存錢習慣都沒有,只是一直說房價貴,批評政府跟房市,似乎完全沒用啊?試問多少年輕人利用空閒時間積極進取,培養專業能力與人脈?

真的,如果你不滿現狀,與其一直期待環境改變,不如先改變自己。也許有人埋怨公司薪水低、福利差、能力沒受到重視,那你可以充實自己,讓自己有條件去轉換更好的工作環境。要提升能力,你可以藉由取得國際證照資格獲取專業能力,如在財務金融的領域有CFP、CFA這二項大家比較熟悉的證照。

CFP全名是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認證理財規劃顧問」,這是有關理財規劃相關專業的考試。取得證照資格者可以擔任獨立財務顧問做收費式諮詢服務,或在銀行、證券公司等財富管理部門擔任理財專員、投資顧問等工作。CFA是國際特許財務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比較是財務分析相關的證照,一般可以從事財務分析財務人員、金融專業主管、金融研究員等。要取得這二樣證照,各別的上課考照費用約10萬左右,如果利用你的年終獎金取得這些國際證照,可以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為你爭取到更好的工作與薪資。

5.加碼資產配置

一整筆的年終獎金適合用來為你的投資加碼,如果你原本已經做好投資的資產配置,你現在要做的是按照相同比例為投資資產配置加碼。以下圖配置為例:68%股票、32%的債券,年終獎金加碼投資可以做為單筆投資,以相同比例分配到各自的投資標的上。

 

在投資上應有的策略:清楚記錄你的投資是為了完成什麼樣的財務目標,你的資產配置策略是什麼? 以什麼原則來挑選投資標的及投資管理如何進行等。投資應該持續、有紀律地依照投資策略進行,而不是常受媒體資訊與金融業者的行銷廣告影響,頻繁變更投資標的,或做情緒性投資,一有風吹草動就趕快贖回,以至於常買高賣低,投資績效不彰。年終獎金適合用來為你的投資加碼,沿用此投資策略,及早達成你的財務目標。


作者簡介_廖義榮

作者擁有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證照,是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公益/私益信託設立諮詢,及在企業推廣EAP員工協助方案:員工理財教育與諮詢。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員工理財規劃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聯絡信箱:jose.b123@gmail.com

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
Facebook粉絲頁:Happy Goal 樂活理財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