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過黃金法則,教導我們要把「15%的薪水」放到退休帳戶中,這個明確的數字似乎相當淺顯易懂,同時也很好計算。如果像這樣的經驗法則能激發你開始存更多的錢,的確很棒。事實上,我有很多客戶在二十幾歲時就開始儲蓄,因為理財書籍上都這麼說,而他們在十年或二十年後的生活就會過得比沒有存錢時更好。
不幸的是,這個一體適用的忠告可能會有一些問題:
(1)你可能無法存到15%的薪資;或是
(2)你可能不需要存到這個數字。
假使你透過節省開銷,並且削減預算,但卻依然發現自己不能存到15%以上的薪水又會如何?或是假使你今年意外比平時多賺兩倍的錢又該怎麼辦呢?你是否要亂花多餘的錢去買不需要的東西?
我對於這類經驗法則的顧慮是,我們通常會把法則視為絕對的真理。當我們照做時,如果盡力卻仍無法存到15%薪資的目標,就會在身上加諸過度的壓力。但是,人生並不是只有退休。建立財務規劃不應該是嚴格限制你現在的生活,拒絕幫助維持你現在健康、快樂又頭腦清晰的事物。
財務決策的過程不只是建立試算表,因為人生很難完全套用試算表。如果我們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很多決定可能乍看之下並不理智。你的目標應該是在心中建立一個完整的規劃。到目前為止,你已經做了許多基礎工作幫助了解現在的財務定位,以及想要達成的財務目標;現在你就要運用所學來為自己想出一個合理的儲蓄計畫。
如何知道存款已經足夠?
當我在富達投資(Fidelity)工作時,好友布萊德.彼得森(Brad Peterson)和我的一段對話改變我對儲蓄的想法。彼得森已婚,有一個小孩,我們經常討論身為父母要處理的事。某天,我詢問彼得森道:「你已經存好孩子就讀大學的學費嗎?你又是怎麼知道已經存夠這筆錢的?」
彼得森的回答讓我有些驚訝:「理查茲,這樣說吧!我盡可能合理地存錢。」這是十幾年前的對話,而我一直在思索彼得森的答案,以及它對我們的其他意義。
當然,他的回答把一個問題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存多少錢才算合理?」答案是:「視情況而定。」我們對於「合理」的定義都不同,但是現在有一堆資訊可以協助明白對你而言什麼才是「合理的」。你已經花費時間建立一頁財務規劃,現在也知道你都把錢花到哪裡,以及不理性所造成的花費,這代表你完全掌握對你而言「合理」會是什麼。當然,我們在開始計畫前要留意一個心理障礙。
找到更多錢儲蓄
我們都聽過傳統的儲蓄建議,例如:拋棄每天購買咖啡的習慣、自己帶午餐,或是盡可能地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來省錢。這些都是很棒的建議,特別是你想快速劇烈改變的話,但是我會建議從更個人化的部分著手。
你已經從記帳中學習到檢視自己的消費紀錄,我敢說你對於從消費紀錄中發現的事實並不感到驚訝,你可能會發現薪資中有很可觀的部分是花在咖啡、汽油或外食上。
但這些都不是我要強調的,我建議你捫心自問:這些消費中有哪些部分不是例行性的消費,而是突如其來的消費。
在大多數時候,這些消費會讓我們心痛,這些費用可能來自於突然逛自行車店、中午休息時間上網購物、在機場一時興起買下香水。在這些例子中,你並不是在尋找特定的物品購買,但卻還是買了一些東西。
這些「意外選擇」會不時地一再出現。所幸,我們可以完全掌握這些「意外」,最好的方式就是對這些花費有意識,才能改變我們的行為,並且開始儲蓄。
我以前曾與在亞馬遜網路商店上衝動買書的自己拉鋸,直到某天驚覺想看的書已經堆得到處都是,不知道自己何時才有時間全部看完,但是我仍然持續購買更多的書籍。於是,我開始執行72小時測試(72-Hour Test)。
現在,我會先把這些物品放進網路購物車,過了72小時後再決定是否真的購買。在大多數時候,往往東西放在購物車超過72小時以上,而我早就忘了。
當我再回到網路商店時,很少會再強烈覺得一定要買下購物車裡的東西,所以我會把那些物品從購物車中刪除。72小時測試最好的地方就是,讓你知道很多東西不一定要現在立刻買下。72小時提供一些緩衝時間:我們不是在對慾望說「不」,只是不對我們的衝動讓步,而立即滿足我們的慾望。
如果你發現即使在應用72小時測試後,仍然需要存更多的錢,你可能就要戒掉去星巴克買咖啡的習慣,或是開始搭乘公車。不過,我強烈建議你先檢視自己的衝動性購買行為。這個過程並不是要你拒絕當下的快樂,而是要讓你分清楚事物的重要與否。
現在就開始
在我們沒有達到自己的存款目標時,就會開始感受到要彌補流逝時間的壓力。那種壓力可能往往會導致你想要找到立即致富的投資,有一點像是賭徒加倍下注後挖出的大洞。不要再希望找到立即致富的投資,來解決你的存款問題。不管你再怎麼努力尋找下一家蘋果公司,不是絕對不可能,只是未必會發生。停止等待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開始存錢吧!
當你開始感受到要彌補流逝時間的壓力,或是覺得自己想出聰明的投資計畫時,請花一些時間確定自己並不是想太多。如果你又開始覺得暈頭轉向,就回歸到簡單的存錢基礎:
1. 盡可能合理地存更多的錢。
2. 花費比你所賺的錢還要少的錢。
3. 不要隨便花錢,你十分努力地工作,所以今天才能存到一些錢。不要因為感受到要彌補流逝時間的壓力,導致你做出一些冒險的投資決策。現在就專注在儲蓄上,並且控制開銷。
隨著時間經過,你將會找出存更多錢的方法。你會對自己不再衝動性購買而感覺更好,或是你會決定哪一方面的花費可以刪減。停止為了過去沒有存錢而捶胸頓足,而是從現在就開始存更多的錢。
儲蓄的通則
我的客戶亨利和伊莉莎白決定要買休旅車,如此一來,就能帶著孩子到美國各地旅行。他們負擔得起休旅車,但是這筆開銷對他們而言是合理的嗎?莎拉和馬克規劃要挪出時間來養兒育女,所以購買休旅車到處旅行或許就不是合理的消費,至少對現在而言並不是。
雖然我們的價值觀與對合理的認知都會有所不同,但是不論你的目標和價值觀為何,以下仍有幾點儲蓄技巧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1. 留意手中的錢
你已經十分努力了解自己花錢的方式與原因,試著對存錢也一樣要有這種體認。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自己這一週存的錢比較少,不過每當你覺得有想要動用存款的慾望時,就要時時提醒自己為什麼要存錢。
2. 把意外之財存起來
除非你正在償還龐大的債務,否則我會建議你把退稅、繼承的遺產,或是收到的禮金都存起來。你可能會很想要花這些錢來犒賞自己,但是切記你現在已經建立個人化規劃,應該要對你覺得最重要的事物負責,而犒賞自己一次很少會是最重要的事物。
3. 自動化存款
我是自動化某些財務決定的最大愛好者,而自動化存款可能位居清單上的第一名。如果你發現每個月要存150美元,就可以設定自動轉帳功能,每個月把錢自動轉進存款帳戶,採取這樣的思維就可以省去你要思考應該把這筆錢花掉或是存起來。
4. 設定短期目標
沒有人規定你下個月不能存比這個月更多的錢。如果你設定一個月最少要存150美元,並且設定自動存款,並不表示你不能在某個月存入更多的錢。如果你可以在某幾個月存入更多的錢,請不要迴避設定可見的短期目標。你可以藉由在夏天時花更多的時間到戶外走走,來刪減娛樂預算;或許在放假時可以在家裡開伙,節省外食的費用。你可以把省下的額外金錢存入存款帳戶,這樣在下一個月這麼做時就不會感覺有壓力。
書籍簡介
書名:告別零存款!下個月的薪水這樣存:財務規劃師教你最簡單的量身訂做理財法
作者:卡爾‧理查茲(Carl Richards)
譯者:洪薇萱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5/10/08
作者簡介
理查茲是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他的專欄Sketch Guy於每週一連載,已經經營了五年。同時,他也是《晨星》(Morningstar)雜誌的專欄作家以及雅虎財經(Yahoo Finance)的撰稿者。他的第一本書《真希望我第一次買股票就知道這些事》(The Behavior Gap)佳評如潮,他的電子報讀者分布於全世界。
理查茲是極受歡迎的演講者,同時身兼BAM聯盟(BAM ALLIANCE)的投資者教育總監。你可以在behaviorgap.com這個網站上註冊訂閱他每週的電子報並閱讀他的作品。目前理查茲及其家人住在美國猶他州帕克城(Park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