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14)11月中國、南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成為台北市長選戰話題。如今,隨著大韓民國因與中國貿易往來密切而被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列為「麻煩十國」,南韓內部開始出現反省聲音。
韓聯社20日報導,民間智庫「現代研究所(HRI)」發表報告指出,過去數十年來南韓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程度大幅提高,執政當局有必要擬定政策以降低來自鄰國的競爭威脅。報告顯示,1992年中韓建立外交關係時、兩國雙邊貿易金額僅達63.8億美元、去年則是達到2,353.7億美元。去年南韓出口有25.3%的比重是銷往中國、遠高於1992年的3.5%。
過去22年來南韓對中國的投資金額跳增17倍、去年達到37.5億美元,中國對南韓的投資金額也從1992年的100萬美元跳增至去年的11.9億美元。中國資金占外資投入南韓股市、債市的投資比重自2009年的3.7%、9.7%大幅上揚至2014年的31.9%、46.5%。HRI報告指出,南韓雖有必要強化與中國的合作關係,但當局也有必要研擬政策以降低經濟過度依賴單一國家的負面衝擊。
英國金融時報8月15日報導,大摩指出,中國當局若採取提升生產力的財政、貨幣寬鬆措施,中國企業的外銷競爭力可望因而提升,進而傷害到南韓、台灣廠商。
南韓雖已跟許多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但面臨主要貿易夥伴中國的鋼鐵、煤炭、汽車、造船等產業產能過剩,加上國內面臨負債比例過高、人口結構老化等挑戰,台灣應當從這裡省思自身的機會與考驗。
彭博社、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針對47個國家所進行的估算,南韓、中國的債務GDP佔比高居前兩名,分別是286%、282%。今年以來,大宇造船、三星重工這兩大造船股股價跌幅分別超過67%、44%!相關影片討論詳見《國際新聞焦點評論:南韓重量級企業大崩盤 台灣竄起機會?》。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
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