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真相的過程,就如同剝洋蔥般辛辣難言。
我沒想過,他的人生竟然是某部分我們的縮影。
這是一個從一位財務長之死,所展開的追蹤報導。
「我到現在,還覺得恍恍惚惚,很不真實,不可置信……,」說話的,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
離開的人,是華碩財務長張偉明。才剛過完五十歲生日的他,七月二十三日,因為憂鬱症,選擇燒炭離開人間。
我們走入民權東路二段,四坪多臨時搭建的靈堂。一走入,進門左側依序擺了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執行長沈振來、副董事長曾鏘聲等人送來的花圈,占滿三分之一的空間。
他剛要上高中的女兒與還在讀國中的兒子在一旁,淚水未乾,卻體貼的安慰著,一群哭得不能自已的叔叔阿姨們。
他的離開,對高科技業的圈子,確實是一場震撼。
先是他的身分。除了掌管營收四千七百億元的華碩財務外,他也是該品牌的行銷長、施崇棠的特別助理,也是公司的對外發言人。
工作範圍從小到回應消費者智慧型手機Zenfone為何定價失誤、拍板定案找代言人蕭敬騰,大到處理市值近三千億元的華碩集團分割案,都是他。
沈振來談他:「邏輯清楚,思維細膩。」外資看他:「電腦產業最誠實的發言人,有問必答,從不粉飾太平。」媒體看他:「沒有架子,鮮少發脾氣。」
卻鮮少人發現,他已經有十多年的憂鬱症病史。突如其來的消息,像把炸彈投入在每個人的心裡,「轟」的一聲,把悲傷、不解與懊悔的情緒全都掀了開來。
包含與他認識十九年的我,我很想找到真相。
我們花時間追蹤他的臉書,就以為這算是真正的關心。
張偉明已經關閉的臉書裡,從二○一五年至今,沒有一篇貼文是負面訊息。他的人緣好,親朋好友幫他慶生,慶祝了整整一個禮拜。他的家庭關係和樂,七月十五日才帶著全家人到墾丁度假,四月初還帶年邁的母親到日本賞櫻;三不五時會上傳跟兒子打球、參加女兒畢業典禮的照片。
這與華碩人告訴我,他離開當日的絕然心境,有天差地別。
七月二十三日一早,他告訴老婆說想出門散心,之後決意輕生,從汽車旅館薇閣被送到三總急救。一接到消息,施崇棠、沈振來、共同行銷長陳彥政,立即放下手邊的事,衝到現場,所有人的情緒都很激動。當晚,施崇棠夫婦為他守候助念到深夜。
張偉明的遺書寫著:「感謝施先生、施太太的照顧……。」
「他(施崇棠)知道有人在罵他操死張偉明,華碩內部也有不少這樣的聲音,但施先生完全不想要回應。偉明過世,施先生是最痛苦的人。」一位資歷十三年的華碩主管表示。
一個財務長的離開,留下來的卻是解不開的謎團與懊悔。
外界多數把矛頭直指施崇棠,直批:全世界沒看過一家大型企業,會讓財務長身兼行銷長,兩種工作特質根本矛盾,前者需要保守謹慎,後者特質卻要奔放創意,身兼四職的工作害了他。
略知內情的人,有更多揣測。一封流傳在張偉明台大EMBA同學內的簡訊寫著:「身為財務長,到底有何說不出口的壓力……,如果他週一(七月二十日)與曾副董事長到重慶出差,為何週三獨自一人回台,週四即結束自己生命,難道重慶發生什麼事?」
我們致電給他同行的財務中心會計處副處長劉文婷,她表示,這趟重慶之旅是每年都固定會有的官方拜會行程,其間沒有發生任何異狀。對於這位溫和敦厚的長官,為何突然選擇用這種方式離去,電話那頭,劉文婷哽咽表示不解。
另一位與張偉明共事十年的中階主管也表示:「他是施先生最信任的人,擁有很大的授權,不太可能會有他扛不住的事,」真正的原因,恐怕還是與他憂鬱症的病有關。
翻開張偉明的人生資歷,他在華碩創立第五年進入,工作年資二十一年,推估年薪逾千萬元,是標準的人生勝利組;有一對乖巧的兒女,與感情甚篤的妻子。他雖比多數人收入更豐,但生活低調穩定,家住在天母普通的七層樓老公寓,開的是infiiniti QX4汽車。
是什麼,讓他一腳陷入了人生中的鴻溝,無法自拔?
我們總是想快速找出讓他崩潰的「真相」,
但所謂的真相,從來不會只有一個,
它是一個面,而非只有一點。
一位與張偉明私交甚篤的長輩,在沉澱之後提醒我:「一開始我很想知道,是哪條溝渠讓他摔下去的,但後來我又想,重點是不是該知道,什麼原因讓他恍恍惚惚、搖搖晃晃,才會跨不過去?」
如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王浩威所提醒:「自殺,絕對不會是單一因素。」
追溯他過去的蹤跡,才驚見:憂鬱的種子,十多年前就在他心中萌芽。
時間,回到一九九四年。二十九歲的張偉明從會計師事務所的查帳員身分,跳到華碩從財務課長幹起。二○○三年,前財務長李祖堯調任中國蘇州廠後,不到四十歲的張偉明開始擔當大任,自己面對股東、法人,與代理發言人等大樑。一位華碩離職主管表示,早在十年前他就有焦慮症狀。
龐大的工作量,確實是餵養他內心憂鬱種子,第一個關鍵。
跟多數台灣人相同,張偉明的職涯,看來很有精實苦幹的水牛精神。二○○二年,與華碩分家前的二○○八年相比,張偉明掌管的財務數字,暴增近五倍。二○一三年他身兼行銷長後,每天工作至少十六個小時起跳。
這是他爆肝生活的一個片段:
二○一四年一月,華碩首款智慧型手機Zenfone在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上亮相,他從展前開始布局,在拉斯維加斯期間,白天開會,晚上跟台灣總部連線,每天凌晨三、四點,把新機發表的訊息Line給媒體。「你有睡嗎?」「有啦,有睡兩小時。」他回答。隔天記者會前夕,他差點累到昏倒。
誇張的是,昏倒消息傳出後,我第一時間詢問:「還好嗎?」他竟馬上回:「好多了,謝謝了,」最後還追加一句:「我們很努力的。」
對比其他公司,宏達電一年給財務長的薪資級距是三千萬到五千萬元(根據二○一三年的年報),另外還付給行銷長一千五百萬到三千萬元的薪資級距。而張偉明身兼兩大工作主管,年薪卻才一千萬上下,超高的CP值(性價比),稱得上是「高規低價」。用最保守的方式計算,他等於比別人高三.五倍的CP值。
超划算的產品與人力,替華碩換來了每年超過二十六元的每股盈餘。根據二○一四年獲利數字統計,華碩每個員工的獲利能力是宏碁的十倍,甚至與英特爾不相上下。
在悲劇發生前,我們總誇獎企業用優異的成本管理,去提高獲利數字。但,看不見的成本,最驚人。
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用生理角度解釋:工作壓力與憂鬱症急速惡化有高度正相關。一旦生活節奏太快,可能原本已失調的腦中血清素、多巴胺、新腎上腺素,分泌更不穩定,就會情緒不穩,面臨臨界點,就會做出失控的行為,如自殺。
追求卓越的性格,一面是祝福,一面,竟然是詛咒。
誘發他憂鬱情緒的第二個成因:追求完美的性格,也如影隨形的窺伺著。
憂鬱症的成因有三個:遺傳、個人性格、工作生活環境,各占三分之一因素,後面兩個變因他都遇上。
「他就是求好心切,不是那種大而化之的人,是很拘謹的,是標準的財務人。」同事這樣說。
沒有他的完美性格,今日華碩財務操作不會相對穩健。二○一三年《管理學會》期刊登了一項研究結果:容易焦慮的財務經理人,可能就是最好、最有效率的財務管理者。因為聰明的人才會擔心這麼多,考慮周全才有最好的成果。
他能操盤華碩的財務逾十年,熟稔三十六個國家的會計法規,並非僥倖。
「這是高風險的職位,購併或內線交易,第一個被抓去關的通常是財務長。老闆對CFO(財務長)的信任越深當然好,但是你得到授權,責任和壓力就越大。」一位上市公司主管說。
「他就像是家臣⋯⋯,說是施崇棠最信任的人也不為過。」一位華碩高階主管說。
當他的性格,碰上賞識他、也追求完美的老闆施崇棠,張偉明更自我要求卓越。外界指控,他一人身兼四項職務,是施崇棠給他太多工作量,一位華碩中階主管卻透露:「是David(張偉明英文名)主動爭取的!」理由是:宏達電財務長張嘉臨都能主動上前線衝銷售,他也希望可自我挑戰。
「他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前宏碁財務副理張家福回憶,有次與張偉明在歐洲出差,張偉明突然問他:「你們是怎麼做資金管控與外匯操作的?」「有沒有機會讓華碩與宏碁兩邊的財務部門來交流學習一下?」
「我當時嚇一跳,你是財務長,年紀還比我大十歲,我只是個菜鳥,怎麼會來問我?這簡直是不恥下問了啊!」張家福說,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張偉明為了追求進步,完全不在意身段。
超乎自己可負荷的工作量,已讓人耗竭心力。更何況,完美主義者還容易踏入一個陷阱:放大沒做好的點,還耿耿於懷。人生變得「不是一百分,就是零分!」王浩威直指。
一場Zenfone之役,就可看出端倪。
去年四月,Zenfone出現開賣價格爭議,引起消費者不滿。張偉明以一個行銷長之姿,不假公關,第一時間主動打給媒體,鉅細靡遺交代過程。語氣中帶著自責:「不好意思,又出包,我們真的需要徹底檢討。」「心很痛,弄了這麼久……,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每個環節都可能出錯,真的擔心!」
明明華碩手機部門約五、六百人,各區域也有負責行銷的同仁,還有陳彥政一同分擔行銷長的工作,但他卻似乎把所有重擔,都往身上攬。
第三點,也是最雪上加霜一點是,我們看不到,他焦慮情緒的出口。
跟很多專業經理人一樣,越優秀的,越不會求助,擔心麻煩別人,或是把求助,當作是「示弱」。
「 他從來沒有發過脾氣,最多就是念兩句,有什麼問題都吞在自己肚子裡面。」「見面都會笑瞇瞇的打招呼,但工作內容的事不會多講,你知道的,當財務的,都是知道老闆最多秘密的人,嘴巴要很緊。」華碩人的說法,拼湊出他的工作情境。
負面情緒難以分享。連去度假,他也在工作。臉書上,一張峇里島的海灘照片,分享了漂亮的夕陽。但他的留言卻是:「enjoy(享受) 邊度假邊上班的感覺,搞定所有事。」
說話平實、個性謙和的他,其實有屬於自己在職場上,不想妥協的一面。去年華碩傳出有高層涉案子公司祥碩的內線交易案,當施崇棠陷入處理兩難時,張偉明堅持要嚴辦,還與市場派對幹。日前公告六月營收時,即使華碩帳面表現不差,他卻預告,筆記型電腦全年出貨量必須下修,扮演「烏鴉」,開了業界下調目標第一槍。
但最終,這樣的他,還是被過大工作量、完美主義,與產業轉型帶來的業績壓力,所交錯而成的憂鬱漩渦吞噬。
據了解,張偉明有幾次輕生念頭,並在中山北路六段的診所求診已久。沒人清楚,讓他選擇最後走上絕路的癥結點是什麼,答案只有逝者最清楚。
生命裡總有失望,但別忘了它是有限的;
別失去希望,因為它是無窮的。
但找答案的過程中,可確定的是,傷痕除了在他的家人,也刻在不少人心中。
有人懊悔沒有拉他一把。一位業界大老轉述友人的心痛告白:「前兩週,我們才一起吃飯⋯⋯,他說他很辛苦,我勸他去留職停薪、去休息,他太overloading(負荷過重)了,連業績下滑也自責,我勸他,那不是他的責任。」
有人遺憾沒發現到蛛絲馬跡,「確實他有時會出現比較劇烈的情緒波動,例如前一刻還開開心心,下一刻就沉下來⋯⋯,平常人都很好,但也會忽然間連珠炮似的用命令口吻下達指令。」他的同事說。
而我看著手上的數字,世界衛生組織(WHO)直指,憂鬱症是現代人類三大文明病之一,其中癌症、愛滋病都清楚可測,憂鬱症最不容易被察覺。楊聰財指出,台灣每四個人,就有一人有程度不同的憂鬱症病症,它就像是一個心靈感冒,沒人預料何時會發作,但我卻看到很多身邊優秀的企業人,也身處類似的危險因子:高工作壓力、不願意認輸、追求轉型的焦慮感,而未自覺。
截稿前,一位高科技業的事業群總經理與我有這樣的對話:「我很遺憾(他的離世),但是大家還不都這樣工作的⋯⋯,不然怎麼辦?」剛從國外出差回來,每天平均工作超過十二小時的他說。
「但選擇權在你,而且人生,還是有跟工作一樣重要的事情,比如健康,比如家庭,值得珍惜的事情很多。」我說。
一位財務長的逝去,確實提醒了我:永遠別吝嗇,要明確的關心身邊的人。沒有誰,「理應」不會得到這樣的疾病。而一旦我們錯過拉別人一把,甚至拉自己一把的機會,日後付出的代價,定讓人痛徹心扉,難以自已。
這,就是我從這場調查之旅,最確切相信的真相。
【延伸閱讀】華碩所有大事,都有他身影—張偉明擔任財務長後遇到的挑戰
●2007/3:與技嘉合資案協議長達7個月後破局,讓外資失望,投資人關切
●2008/1:與和碩分家,扛起龐大的財務規畫,其後為減資分割釋股,拜會當時金管會主委陳冲,居中協調
●2009/1:2008年第4季出現成立以來首次單季虧損,主因小筆電Eee PC衝刺過快,庫存與報價調控失當
●2010/7:1年內換3家會計師事務所,引發爭議
●2013/12:子公司祥碩涉及侵權,與威盛對簿公堂,張偉明早上7點接獲主管來電,召開記者會回應,處理官司事宜
●2014/1:於美國參展CES時,一度因過於勞累險些暈倒於飯店
●2014/4:智慧手機Zenfone定價出包,中國定價低於台灣,引發消費者不滿,華碩公開道歉,由張偉明操盤滅火
●2014/7:前投資長李志豪涉嫌炒作祥碩股票,套利上千萬,據傳張偉明態度強硬,要求嚴辦
●2015/7:祥碩受市場炒作,去年初以來股價飆漲,今年7月張偉明主導華碩賣股後,股價大幅下修
整理:吳中傑
【延伸閱讀】他身兼4職,管錢還要做行銷—張偉明在華碩擔任職務
1.財務長:調度260億元營業現金, 建立避險機制,調節海外市場庫存水位,掌控公司預算、稅務、利潤分配
2.行銷長:手握近百億行銷預算,制定宣傳策略,管理筆電、手機等新品發表會、代言企畫等
3.發言人:對外處理媒體關係,每季召開法說會,是外資、法人溝通窗口
4.董事長特助:協助施崇棠處理大小事件,例如祥碩內線交易案
整理:林俊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