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工作3年,存到100萬!該怎麼做才能達成?

來源:viZZZual.com@flickr, CC BY 2.0

「窮忙族」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於上世紀90年代的美國,當時指有工作但貧困的人,白話的說法是,拚命工作卻仍然無法擺脫最低水準生活的人們。日本知名經濟學家門倉貴史,他對「窮忙族」下的定義是:每天繁忙地工作,卻依然不能過上富裕生活的人。

陷入窮忙的常見原因

將窮忙完全歸咎於「薪資」這個單一因子,顯得有點偏頗,在相同的收入水準之下,仍有不少人過著令人滿意的生活。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可能的原因是:

1、今朝有酒今日醉:這可說是及時行樂的典型,另一個名詞的說法則是月光族。每當收入進帳,便想著要買點東西慰勞自己的辛勞,不知不覺當中讓自己的財務出現缺口。

2、太愛用「分期付款」:分期付款是一種源於美國購物方式,將一整筆的費用切割成多個支付時間,讓購買者產生「負擔得起」的錯覺。今天,信用卡用無息分期的方式來引誘消費者購物,消費者通常會自我催眠說反正是無息,這是善加利用信用卡優惠的行為,卻不知自己會因為過度購物而被迫動用循環利息的機率大增。

3、嫌錢少就不理財:這個現象好發於初踏入職場的新鮮人,因初期工作的薪資較低,可能東省西省每個月能儲蓄的金額不高,便放棄儲蓄與理財,而將資金用於不必要的事物上。有句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放在理財行為上則變成「勿以錢少而不理」,這是一種習慣性的養成問題,一旦養成花費的習慣而非建立儲蓄的習慣,就算是日後收入提高也不容易儲蓄資金。

4、喜歡跟周圍比較:人總是不知不覺跟周遭的人比較,討厭「輸」的感覺。別人有高檔手機、高級服飾、出國旅遊等,也要盡可能的擁有才不會顯得矮人一截。這種慾望的比較沒有終點,且每個人的財務狀況與條件不相同,一昧的比較只會模糊了自身真正的需求,陷入花錢買信心的陷阱當中。

上述的這些現象是一般常見造成窮忙的原因。更進一步說,如果「經常滿載的慾望」再加上「缺乏進取的目標」,幾乎就等於讓人陷入長期的窮忙!


明確的目標有助於克服衝動與慾望

試想,當一個人擁有一個明確目標的時候,其他的需求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且有明確目標,就會產生向前的動力。

從一般的理財經驗來看,最常發生的理財目標會是「存房子頭期款」這件事。不妨回想看看,當時是否為了達成該目標而強迫自己用盡各種方法去達成?這便是一個先有目標而後產生執行力的案例。

我們要擺脫窮忙的困境,首要的工作可不是要想辦法賺更多的錢,而是要先為自己設定一個數字化的財務目標。我們舉幾個常見的例子來說明:

1、求學階段:畢業時能儲蓄一筆的留學經費(50 ~ 100萬)
2、新鮮人:三年內存到第一桶金(100萬)
3、成家立業後:10年內繳清房屋貸款
4、接近退休:累積一筆足夠的退休金安養晚年(500萬以上)

目標數字越清晰,則容易去規劃自己手中的資源,以達成想要的目標。有目標之後,便會重視自己手中每一分錢的用途,縮減非必要性的消費慾望,讓它產生應有的價值。下次檢討自己是否陷入窮忙、是否要學習投資理財來擺脫困境?先靜下心想想自己是不是有個明確的目標?不要忘記,是先有目標,才會有對的方法來達成!

作者簡介_股魚

專業投資人,不定期在各財經媒體發表專欄文章。深耕於財報投資領域,堅持不看盤是投資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出身於散戶,瞭解散戶常見的投資問題,透過教學互動的過程持續推廣投資理念。

股魚網:分享新聞事件觀點與投資技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