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台灣「電子五哥」廣達、和碩、緯創、仁寶、英業達隨AI伺服器崛起積極轉型,脫離低毛利筆電代工。廣達、緯創轉型最成功,伺服器營收比重達7成以上;仁寶雖起步慢,但打入輝達供應鏈、擴大美國投資,預計2027年AI伺服器營收上看千億。金仁寶集團旗下康舒、金寶、泰金寶-DR也可望受惠高壓電源與AI基建趨勢,整體成長動能強勁。
過去台灣被譽為「代工王國」,縱使在傳統產業已被他國取代,但「電子五哥」廣達、和碩、緯創、仁寶、和碩、英業達(依2024年營收排名),仍在全球NB代工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近年來隨著雲端運算和HPC高速成長帶動AI伺服器起飛,2025年~2030年複合成長率來到5.1%,電子五哥當然也把握機會紛紛轉型到這塊高毛利且持續成長的新商機,為的就是脫離「毛3到4」的紅海競爭,創造更加亮麗的營運績效。
電子五哥2024年營收
圖片來源:yahoo!股市
全球雲端運算市場2024~2030年複合成長率達21.2%
資料來源:Grand View Research、群益投顧
全球HPC市場2023年~2029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13.2%
資料來源:Grand View Research、群益投顧
全球伺服器年度出貨量預估
資料來源:Grand View Research、群益投顧
電子五哥當中,轉型最成功的當屬廣達和緯創,其中廣達2024年伺服器營收比重來到6成,PC類產品已降至3成以下,2025年伺服器營收比重預計突破7成,上看77%。至於緯創則是在子公司緯穎大幅成長下,2025年第2季的伺服器營收占比更是高達74%,PC類產品營收比重僅餘22%。
相較之下,仁寶的轉型腳步就不是那麼順遂,因為過去仁寶的目標是超車廣達成為「筆電一哥」,也成功在2007年藉著重壓單價和毛利都比較低的小筆電,出貨量一度超越廣達,接下來幾年雙方則是互有領先。反觀廣達的重心早就不在PC市場,反而是默默轉型到利潤更好、成長性更強的AI伺服器,錯失轉型先機的仁寶,也因此市值與廣達越差越遠,目前已相距8倍之遙。
不過仁寶近幾年也並非毫無作為,雖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2024年舉辦的「兆元宴」上,電子五哥獨缺仁寶,但2025年的兆元宴上,仁寶董事長陳瑞聰已成為座上嘉賓,等同宣告仁寶正式打入輝達供應鏈。
其實仁寶一直以來都是戴爾的筆電主要代工廠,戴爾雖有跨足伺服器業務,但大部分是交給鴻海和緯創負責代工,仁寶只能先透過二線、三線客戶練練手累積實力,現在終於盼到了戴爾上千億元大單。
仁寶取得輝達供應鏈門票
美國正推動AI大基建「星際之門」計畫,未來3年要興建5座大型資料中心,其中3座由甲骨文負責,據傳戴爾因搶輸甲骨文因此要調整代工夥伴,將與甲骨文合作密切的鴻海與緯創訂單移轉至英業達和仁寶身上,而仁寶也把握這次機會取得輝達供應鏈門票,董事會已通過在美擴大投資3億美元,未來持續爭取AI伺服器訂單。
由於輝達伺服器多數零件為自身供應,因此轉換代工廠商的難度並不高,不過礙於仁寶缺乏大量生產經驗,因此推敲戴爾明年主力出貨的輝達GB300訂單,大部分應該還是由鴻海和緯創負責,但仁寶有望先從HGX與RTX系列相關伺服器入手,未來進一步和英業達瓜分約2,000億元的釋單商機。
彥良觀察仁寶2024年PC業務占比仍高達75%,但法人預估2025年降至70%,2026年有望進一步降至60%~65%,轉型成效將逐步發酵,公司方面也已明確喊出,2027年AI伺服器營收達千億營收的集團目標,來勢洶洶。
金仁寶集團當中,除仁寶在OCP(開放運算計畫)2025上展出利用CXL(運算快速連結)架構的記憶體解決方案、兩款液冷伺服器,以及搭載輝達HGX B300平台的SGX30-2伺服器外,電源供應器廠康舒亦發表新一代高效能機架系統。
康舒發表的高效能機架系統,功率範圍涵蓋33kW至72kW,專為超大規模AI運算部署打造,並且轉換效率達到最高的Ruby紅寶石等級。此外據傳康舒也正投入開發大容量BBU,而且還透過2023年併購的ABB旗下電源轉換事業部門,與輝達展開800 VDC合作,有望成為繼台達電和光寶科後,第三間開發出高壓直流解決方案的電源供應器廠。
除了仁寶和康舒外,金寶和泰金寶-DR的SSD產品也有望跟著受惠,而且一旦康舒的高容量BBU和800VDC開發完成,預估也會交由兩間公司進行生產,擴大金仁寶集團綜效。
因此,
雖然金仁寶集團目前在AI伺服器業務大幅落後,但基期低、成長動能高,反而成為最大優勢,未來一旦業績開始發酵,仁寶的股價有機會複製廣達和緯創過去的漲勢,連帶同集團中的康舒、金寶和泰金寶-DR,也有機會搭上集團轉型的商機,投資朋友可多加關注。
延伸閱讀
國巨、鈺邦、三集瑞-KY…3檔被動元件股怎麼挑?
星際之門啟動AI永動機?鴻海、廣達之外,還有哪些AI伺服器代工廠?「這3檔」獲利看俏
小檔案_劉彥良分析師
劉彥良分析師擁有醫學大學學位與商學碩士背景,結合科學邏輯與金融專業,在投資市場以嚴謹分析著稱。擅長透過多元技術指標交叉驗證,精準捕捉趨勢轉折點,堅持「風險優先」原則,每筆交易必達風險報酬比1:3以上方執行,實現「大賺小賠」的穩健獲利模式。
獨創「三維趨勢分析法」,以產業前景與個股競爭優勢為基礎,再結合籌碼流向及技術面訊號判定,並輔以動態停利機制,短中長線操作皆能游刃有餘。其教學系統化且易於實戰,帶領投資人建構自主交易能力。
從理論到實戰,從選股到風控,讓您掌握台股波動節奏,成就屬於自己的財富方程式!
專業認證: CSIA證券分析師
影音教學:「理財彥究院」每日提供市場解盤、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