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4年全球股市平均上漲18%,但不是每個地區的股市都大漲,如果「買錯市場」也賺不到錢!本篇將為你整理,2024年當中,那些績效比全球大多數股市更強勁的市場會有誰。
2024年全球股市平均上漲18%,但不是每個地區的股市都大漲,如果「買錯市場」也賺不到錢!這次來幫你整理一下,2024年績效比全球大多數股市更強的幾個市場。
根據MSCI統計,2024年世界指數累積漲幅是18.21%,這是全球股市的成績單,所以不代表每一個地區的股市都這麼好,好的壞的差很多,選錯市場會很慘,好比買到「陸股」就很辛苦,經過2022年、2023年持續下跌,2024年好不容易才靠政策印鈔票救市漲了一波,以最具代表的上證指數來看,全年上漲12.67%,但即使是大撒幣救市,漲幅還是落後給全球平均。
所以不要覺得投資指數都能躺著賺錢,如果買錯指數還是會很慘,而且會慘很多年,這就是之前我有聊過的近鄉偏誤!
簡單介紹一下,這理論用在投資,就是指有些人覺得和自己相關最大的股票或指數很棒,卻忽略了其實自己公司或國家股市不一定是最好的,反而因為只看到最相關的市場就錯失海外有更好的投資機會。
話又說回來,投資台股指數當然還是幸福的,因為有台積電、聯發科、鴻海衝在前面,半導體產業在新冠疫情之後領軍全世界,讓台灣產業地位變成世界重心,現在又來一個AI趨勢,重要設備及技術一樣還是靠台灣供應鏈輸出,投資台股就不是「近鄉偏誤」,而是站在趨勢上。
但反過來提醒你風險,目前的台股市場氛圍很容易出現「倖存者偏差」,好比買到台積電就覺得自己比股神巴菲特還神,實際上如果拿掉台股的半導體板塊,直接拿加權指數扣除台積電的表現對比,你就能馬上看出端倪。這裡說的大盤扣除台積電指數是玩股網獨家的指標,其他地方都是抄我們的,你可以去玩股網搜尋一下。
最近玩股網又開發個股比較的功能,直接把2個指數擺在一起,加權指數在2024年累計漲幅是28.47%,大盤扣除台積電指數是9.71%,拿掉台積電的績效整整差了3倍,也難怪有人說直接買台積電就好。
台股2024年有多強?
至於加權指數上漲28.47%的績效有多好?
根據MSCI排行榜統計是第3名,前面2名分別是那斯達克指數31.67%,以及土耳其指數28.87%。嚴格說起來,土耳其指數跟台股加權指數差不到1個百分點,可以說是差不多的表現。
只不過要特別提到土耳其股市會這麼強,主要是因為整個國家通膨大爆炸,所以股市漲幅的原因比較特殊,另外第4名、第5名是S&P 500指數上漲25.25%、費半指數上漲22.59%,因此如果你去年投資績效想要贏過大多數市場,那就一定不能錯過這些指數。
題外話,講一下跟台股產業很相近的韓國股市表現如何呢?
韓國股市很悲劇,去年台灣市場漲快3成,韓國市場跌9%,如果因為哈韓All in韓股,那就比投資台股差了快4成投報率。近5年台股還原權息的報酬是126%,韓國是12%,兩邊差了超過10倍,所以台灣不是很想贏韓國,是已經贏了,而且差距愈差愈大。
投資大盤如何選市?
市場有很多總經專家,常常看數據預測股市強弱,但最後很容易失誤,好比最具指標性的GDP,從2024年漲幅前5大的市場來看,IMF預測台灣2024年的GDP成長3.7%,美國成長2.8%,至於中國則是4.8%,明明中國GDP成長率最高,股市績效卻墊底。
所以其實股市看GDP不太準確,因為現在世界上錢太多,熱錢全世界到處跑,所以重點還是在市場題材跟趨勢在哪裡,哪裡救市聰明錢流入的地方,而近年很明顯是「科技比重高的市場能贏錢」,這才是最關鍵的答案。
「大者恆大」也不只是出現在大家的財富差距,股市巨頭也是一樣,例如美國尖牙股本來是5家,後來愈來愈多科技巨頭崛起變成美股科技7雄,前陣子輝達市值甚至衝到世界最高,最新的又出現把博通再加進去變成蝙蝠俠「BATMMAAN」。
這個情況回到台股來看也是一樣,台積電本來權重占據台股加權指數接近3成已經很誇張,但現在又慢慢往4成邁進,底下相關供應鏈概念股的市值也跟著變大,所以過去無腦平均買指數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的指數一樣要看趨勢,否則長期也容易被市場淘汰。
為何美股總是稱霸全球?
再來要討論的是美股長期稱霸全世界,選美國大盤投資幾乎是無敵,原因就在產業多元性夠,再加上全世界資金都持續湧入美股,這也讓美股輪流被資金墊高的機會更大。
用10年當作一個區間來看,從S&P 500指數的產業組成,也可以看出端倪:
1990年~2000年:占比最高的是消費性族群,循環性加上非循環性大概占比約3成。
2000年~2010年:包含雷曼兄弟倒閉引起的金融海嘯,這個時候占比最高是金融族群22.17%。
2010年~現在:資訊科技占比已經來到31.32%。
所以美股一直很強,這不是沒原因,因為市場資金胃納量夠大,加上資本主義運作最成熟,幾年時間就可以把幾家小公司孵化成一群獨角獸,也是持續在發生的事。
如果你是大盤投資者,首選當然是投資美股大盤指數,如果是投資台股指數就要搭配第2、第3產業,好比現在前幾名的通信網路、航運、營建或汽車,這樣才不會過度中壓資金在半導體族群,當然,投資分散產業,這個大前提還是要看產業族群績效,不能選到一直都沒什麼成長,或是被中國補貼搞到的產業。
至於個股投資者,就平均投資前幾大產業即可,你可以直接參考S&P 500指數的產業組成,因為能成為產業龍頭公司都是相當有競爭力的,未來大幅成長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結論
長期投資必須未雨綢繆,目前市場通膨年增還是不低,如果投資指數有獲利,還是要持續轉移配置不同產品或市場,避免單押產業或市場的風險,投資組合才能維持競爭力,守住勝果。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2024年全球大盤績效強的共通點
延伸閱讀
投資大盤也會虧錢?!當心這件事 慘賠難翻身
兆豐金是金融股冠軍!
美債ETF沒賺到價差卻被慘套,該認賠停損?1原因告訴你,為什麼套牢後不該停損
小檔案_玩股網
![](//iwealth.bwnet.com.tw/AC_Gallery/2023/02/9701d4ba-675c-63f4-7ee1-281ab4f38903.jpg)
玩股網是台灣最大投資教學平台,成立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提供市場資訊、投資工具、觀點分析與教學服務,幫助投資人賺錢是我們所致力的目標。網站每月超過百萬人造訪,會員超過35萬,自製Podcast節目《就是愛玩股》,下載數超過30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