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台股驚驚漲、債市報酬黯淡,出清債券ETF轉進股市好嗎?專家:2解方應對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美國聯準會(Fed)在2023年7月將基準利率升至5.25%~5.5%後便不再升息,市場也開始討論轉為降息的時間點。快轉11個月後,股市已經先行反應大漲,但原先期待能領息又賺價差的債券,還是等不到降息,現在到底在等什麼?

玩股網理財節目「財富狂犇」邀請國際股債專家,前外資經理人SK康德分析。每年至少有8 次的FOMC利率決策會議,但債券價格卻會有波動變化。主要影響因素首先就是官員發言,12 名決策委員每個人對降息都有自己的看法,或鷹或鴿。

再來就是每個月定期公布的重大經濟數據:通膨、就業的變動等...。4月份CPI為3.4%,雖然較前1個月略降,但聯準會對於通膨預期為2%,今年以來,美國通膨數據在3.1%~3.4%之間,顯然離目標還有一段差距。

圖片來源:玩股網-理財狂犇

通膨為何如此頑強?

再由細項觀察,會發現這3.4%內,食物與能源類別已低於3%,壓不下來的其他類別,最大宗的就是服務類的通膨:停車費、學費、或個人照護費用,都很難預期其升溫程度,有誰能先料到4月份摩托車險會上升 22%、或美容美髮上升3.7%呢?

圖片來源:玩股網-理財狂犇

以為卡位,結果卡住?持有債券ETF的下一步?

債券雖然是固定收益型商品,但債券天期愈長,風險與波動就會愈大,相對在降息時,漲幅也會更可觀。比起只求穩健領息的短債,想賺價差的投資人則偏好長債,投信也更願意發行長債商品。

根據集保中心公布今年5月數據,群益ESG投等債20+(00937B)、國泰20年美債(00687B)、元大美債20年(00679B)和永豐 20 年美公債(00857B)這4檔,受益人數更是週週上升,也支持這樣的說法。

{DS_IMG_371345}

台股驚驚漲、債市報酬黯淡,債券ETF該出清嗎?

但同時間台股走多頭趨勢大行情,債券年報酬率相形黯淡,債券投資人該如何調適心態?是否需要改變操作?

圖片來源:玩股網-理財狂犇

SK康德提出2個角度:

角度1:沒有必要砍再低點

首先雖然降息還未發生,但通膨趨勢還是往下走,除非有戰爭等黑天鵝出現,整體來說還是離降息的時間點更近。既然都等了這麼久,沒有理由現在砍在低點,甚至若有低點出現,還可以再投入。

角度2:用房地產角度看待長債

再來,可以用投資房地產的角度,來看待「長債」這項商品。房價長期會上漲,但你不會每天查詢實價登錄。同理,也不需過度執著在債券價格短期波動,影響心情。時間是債券投資人的朋友,雖然沒有期待的短線行情,但當下的利率水準,還是可以固定領到5%配息。

圖片來源:玩股網-理財狂犇

將ETF配置為每月領息的方式,適合需要打造現金流的投資人。但股票ETF需要注意「配息來源」,若未能填息,就是常見的「領了配息,賠了價差」,就沒有真正的報酬。但債券ETF 的配息來源,就是持債部位的固定收益,而非本金。

以目前4檔每月配息的債券ETF來說,金融債族群的表現也是比較好的。邏輯在於金融債大部分都是投資美國大型銀行,當降息的預期出現,這些持有很多債券部位的銀行便能縮小虧損,有助於銀行股獲利,金融債也更有表現機會。

不過若未來通膨數據不佳、降息預期破滅,金融債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若想避免受影響,可以直接挑公司債ETF,但若對於降息預期較看好、布局金融債,相當於開起一些槓桿,以期獲得更好的收益。

本文獲「玩股網-財富狂犇」授權轉載,原文:去年卡位債券,今年卡在債券,眼看股市飛天創新高,還要繼續等降息賺價差嗎?

延伸閱讀
一招解讀FED降息立場 美債ETF解套攻略大公開
菜市場都能用的理財法,精打細算還要夠簡單,這關鍵指標精準挑出台股長期獲利金雞母
00929、00919、00878…幫小孩存股跟風買就對了?專家:務必釐清手上ETF運作邏輯


小檔案_玩股網


玩股網是台灣最大投資教學平台,成立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提供市場資訊、投資工具、觀點分析與教學服務,幫助投資人賺錢是我們所致力的目標。網站每月超過百萬人造訪,會員超過35萬,自製Podcast節目《就是愛玩股》,下載數超過30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