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利率波動具有推動經濟的影響力

利率有操控社會整體貨幣流通量的功能,因此對景氣影響重大。

利率有調整景氣過度變動的穩定功能(stabilizer)。例如,你可以想像利率像是調整供給水量的水管閥門。正如鬆開閥門,水流增強,關緊閥門則水流轉弱般;銀行透過利率來調整貨幣流通量,並進而影響景氣。理論上來說,利率下降則貨幣流通量增加,景氣會更為活絡;反過來說,利率上升則貨幣流通量減少,景氣會變差。以個人存款透過銀行管道流向企業為例,來了解貨幣政策的效果吧。

圖片來源:商業周刊提供

首先,個人與銀行之間有存款利率、銀行與企業之間則有放款利率。此時銀行的獲利來自於放款利息(收入)減去存款利息(費用)的差額(台灣情況請見附錄2-1)。例如,當銀行提高利率時,個人會盡可能將更多的現金投入存款、進行儲蓄。如此一來,銀行為了確保自己的收益,便也須提高貸款利率。因此,企業便不得不以比現在更高的利率來向銀行貸款,貸款的企業將會減少。如此一來,社會中的貨幣流通量減少,景氣轉為低迷。相反的,當利率下降,個人便會放棄把錢投入存款而開始增加消費,企業也會積極貸款,經濟活動變活絡,大家預測景氣將會復甦。但是,若利率的調節功能沒有順利運作,便會導致過度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圖片來源:商業周刊提供

利率變動時,誰獲利、誰損失?

許多人都同時有存款與負債。在這種狀態下,若利率有所變動,誰獲得利益、誰蒙受損失?

在金錢的借貸交易中,可分為放款方與借款方。一旦利率發生變動,必然會有一方獲利,另一方蒙受損失。例如,若是利率上升,則獲利的是放款方,蒙損的是借款方。那麼,借款方與放款方又分別是誰呢?實際上社會中幾乎所有人,可以說都身兼兩種身分。許多人應該是銀行的存戶,同時又跟銀行借款或借學貸吧。這種狀態稱為存放款並存,可以說是利率變動導致得或失的關鍵,就在這兩者之間是否平衡。

圖片來源:商業周刊提供

例如,當利率上升時能從中獲益的是,手中借款金額低於存款金額的人。因為比起還款時所支付的利息,從存款上回收的利息金額更高。那麼,在現今日本持續的超低利率政策下,若利率上升時,又是誰受惠和遭受損失呢?此時可以參考日本央行每1季都會公布的資金循環統計。從此統計資料,可以知道個人、一般企業與政府單位各自借款與存款的資金金額。根據2022年3月底的資料顯示,個人的存款金額大概是980兆日圓;個人的借款金額則約為360兆日圓。換言之,以個人而言,利率上升較有利。另一方面,企業的存款金額約320兆日圓,負債則是470兆日圓左右。政府的存款約為860兆日圓,相對的負債金額則高達約1,500兆日圓。由此可知對於企業或政府而言,利率上升將帶來沉重的打擊。

圖片來源:商業周刊提供

延伸閱讀
不只存款、投資或貸款,日常購物也隱含利率機制?金融專家簡單說給你聽
貿易為何能創造財富?經濟學家用日常情境舉例給你聽,快速搞懂商業底層邏輯


書籍簡介_【圖解】地表最簡單的利率教科書:想讀懂財經新聞、掌握經濟趨勢、投資理財不犯錯,你要先學會利率!

作者:角川總一
譯者:方瑜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4/03/14

作者簡介_角川總一Kazuki Nishiguchi
生於1949年。歷經證券金融專業報紙採訪經驗後,於1985年成立金融資料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管理、營運日本首座投信資料庫。涵蓋領域廣泛,包含總體經濟到個別金融商品的專家身分,除了開設各式研修課程、演講與進行電視解說以外,也以講師身分活躍於財務規畫(Financial Planning,FP)等函授教育講座。著作等身,包含《解讀新聞中的經濟數字》、《匯率變動會如何》(書名暫譯)、《搞懂金融資料 提升投資技術講座》(書名暫譯)等。

譯者簡介_方瑜
國立台灣大學會計系畢。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藝術管理碩士。美國紐約州會計師考試及格,曾任職於四大會計事務所EY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譯有《開花之人:福原有信的資生堂創業物語》(天下雜誌)、《寶塚的經營美學:跨越百年的表演藝術生意經》(經濟新潮社)、《閒暇與無聊》(立緒出版社)、《重塑日本風景:頂尖設計師的地方創生筆記》(行人文化實驗室)、《當代藝術是甚麼》(石頭出版社)等

《【圖解】地表最簡單的利率教科書:想讀懂財經新聞、掌握經濟趨勢、投資理財不犯錯,你要先學會利率!》
☛立即購書:博客來誠品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