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所謂「本小利大利不大」,版友來訊說,扣除房貸、生活費...等必須開銷之後,每個月能投入存股的資金真的很少。版友自行試算,到了60歲,股票資產約僅能達到400多萬元,以5%殖利率計算,年領股利僅約20多萬元。這樣的試算結果,或許真的讓人感到灰心,但很可能是大多數人的真實情況。

如果能達成年領股利20萬元,在加上勞保或退撫年金,或許情況沒有想像中的慘澹。依據勞保局統計,台灣退休勞工領取的勞保年金,平均月領1萬7,806元、年領21萬3,672元,加上年領股利約20萬元,則退休之後可運用的現金流約在40萬元以上。40萬元或許不足以過上富裕的退休生活,但衣食無虞、偶爾有點小娛樂,相信是不成問題的。

「如此看來,存股似乎沒辦法提前財富自由,還是得拚到法定退休年齡啊?!還是需要勞保年金啊?!」版友質疑。

存股獲利3要素:報酬率×時間×本金

若是長期投資市值型或股利型ETF,則年化報酬率大約介於5%~8%,這是難以改變的事實。時間是我們可以掌握的,愈早開始投資,複利效果愈明顯。本金看似可以掌握,實際卻不是這樣,總是有很多狀況發生,導致可投資金額無法提升,例如升職加薪不如預期、中年遭裁員、房貸、車貸、養兒育女...等。很多投資人因為本金不夠多,認為存股效果太慢而開始投機或放棄存股。如何增加投資本金,似乎成了存股成敗的關鍵。版主不是職場專家,對於如何增加收入,無法提供任何意見。依據主計處統計,台灣勞工年薪中位數約台幣50萬元,換句話說,大部分的台灣受薪階級扣除各項必要開銷之後,能夠投入存股的資金確實不多。

對於沒有家庭財務支援的一般中產階級而言,有幾個迷思必須破除:
1.存股不會致富。
2.存股不是暴利,很難提前財富自由。
3.百萬股利幾乎不可能達成,年股利20萬元~40萬元是最貼近現實的目標,搭配勞保或退撫年金,應能保障生活無憂。

「辛苦20年,只換來年領股利20幾萬元,不如放棄,好好享受當下?」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少了這20幾萬元股利,退休時只有勞保或退撫年金,日子豈不是更難過?!

有多少錢做多少投資,一點一滴拼湊退休現金流,別嫌本金小,也別嫌股利少。多了一筆股利,也許無法讓退休生活變富裕,卻可以避免陷入貧窮。不要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百萬股利、提前離開職場依舊很難達成;訂定務實目標(例如年領36萬元股利),搭配勞保或退撫年金,就不需煩惱退休生活的現金流。

存股的您,資產與股利成長速度很慢嗎?不用傷心、著急,因為我們都是一樣的!

本文獲「存股方程式」授權轉載,原文:存股確實容易讓人感到灰心、沮喪!

延伸閱讀
金融股能回到幾個月前的高點嗎?「1指標」觀察:現在可能都還算貴!
存股名單更新》金融、傳產、電信等63檔熱門存股誰賺錢?「這8檔」營收年增率逾30%
這3檔ETF不管多頭、空頭,台灣人都買它!其中0056最受歡迎-Smart智富ETF研究室
大變局年,6大投資重點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