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收到了一封來信,內容滿長的,不過還沒打破最長篇幅的紀錄。刪除部分後,提供給大家閱讀,這位讀者是這麼說的:

「畢大好:追蹤專欄,是某次看到您跟司機大哥的一篇對話,不知道為何就追蹤了,冥冥中註定,後來愈看愈有收穫,的確中性平實,是很正確的觀念,所以就認真追蹤,目前應該也看了有3個月以上。

我跟老公晚婚,目前我離職備孕中,之前是代書,工作很繁忙、壓力大,去年收入大約120萬元,但今年我沒收入,老公正在創業,燒錢中,今年家庭年收入能有多少還是個問號。家裡現金流不穩定,所以理財配置都較為保守,大部分也都在不動產這一塊,去年慢慢多元配置,開始投入美股。

美股的部分,打算長期投資,因為我們沒時間去看,也不想炒短線賺快錢,純粹只是資金配置規畫,放著就好,起碼放個6年~8年,這部分心理建設我滿ok的,所以買的蘋果、亞馬遜、迪士尼等,雖然現在帳面賠錢,也沒覺得心情受影響。

我和老公白手起家,公婆都不在了,他是么子,2個姐姐都嫁去北部,甚少聯絡,我們也沒有繼承什麼財產;我爸也是白手起家,跟我阿姨、舅舅合開公司,某幾年景氣好時,大概月入30萬元以上,我是家裡老大,有1個弟弟跟1個妹妹,從我小學到上大學前,家裡可稱是富裕,三姊弟從幼稚園到大學都念私立,媽媽是家庭主婦,家裡還請外傭,讓我們上各種才藝課。爸媽認為砸錢栽培就是好教育,不重視陪伴的心靈交流,其實我很難釋懷。

然後,慘就慘在我爸,他小時候家裡超窮,13歲就去戲院門口賣黃牛票、魚市場打工等,累積一定資金後就想賺快錢,從年輕未婚時就有買股票和期貨的經驗,後來結婚、小孩上學,因為家裡開銷大,10幾年來基本上都沒玩,只有偶爾小錢玩股票炒短線,無傷大雅。

不過,在我去台北念大學後,我爸開始認真玩起期貨,一路把賣掉台北房子(無貸款)的900萬元賠掉,賠到台中的家(無貸款)也拿去貸款,到最後,連給3個小孩的錢也輸光。

我爸早年有遠見的時候,有幫我們3個孩子存定存,想說當作出國讀書或畢業後做小生意的資金,我們念大學的時候就交給我們了。我身上最多,有130萬元,我妹有80萬,但很早就花光,弟弟最少,好像60萬元左右。他當時跟還在念大學的弟弟說拿出錢周轉,弟弟把錢吐出來,爸爸賠光後又跟我要,我的130萬元原封不動,我原本不想給他,因為我知道他是賭鬼,玩期貨跟股票不懂得停損和配置,穩輸的。但這筆錢我也不想占用,雖然只有130萬元,但我希望緊急時可以保住這個家。

我推算過,爸爸在10年期間,陸續賠掉現金2,800萬元~3,300萬元,那天全家都在,他自己聽到也嚇到,但還是繼續下去。無奈,在爸媽一連串情緒勒索下,最終我把130萬元交出來了!我永遠記得跟爸爸站在郵局門口,我把他罵得狗血淋頭,他只回我一句:「你怎麼知道這筆錢我會輸,不是贏回來?」都輸10年了,人各有專長,哪來的信心覺得會贏?

總之,最後結果就是爸媽家房子現在貸款,還欠了阿姨幾百萬元,阿姨也救到不想再救,跟我爸翻臉好幾次,公司都快要走不下去了,現在賺不到以前的收入了,爸爸卻還一直在賭。所以論後援,我跟老公兩邊都是沒人又沒錢,偶爾我還要當弟妹的後援。

想到這邊,真的覺得畢大的課非常值得,您除了股票領域之外,對不動產的見解也都很正確,確實是給年輕人的良好建議。也很慶幸,我賺到第一桶金後沒有奉獻給家裡,而是跟我阿姨借了一些,在我27歲時用460萬元購入了人生第1間房,跟畢大當年打拼的狀況類似,我是大套房含一個機械車位,租金高,可以應付貸款,讓我過戶後幾乎不用再花錢養這間房子。

大家當時都叫我自己住,不要租人,爸媽更是覺得我買在高點不看好,也覺得一定會套牢!當年租金實拿1萬5,000元,現在租金拉到2萬2,000元,算是幫自己守住了一些積蓄。

以上,單純分享給畢大我的辛苦歷程,身為家裡5個人中唯一頭腦清楚的,要翻身真的阻力很多。想到我那些貴族學校的同學,大家一樣過很好的日子,只有我家道中落,以前也會覺得心裡不好受。我是物質欲望很少的人,頂多喜歡吃美食,但最貴也才吃過1,000元出頭的鐵板燒餐廳,這點跟畢大一樣,捨不得花太多錢,因為我的家庭已經沒辦法靠,甚至以後要靠我撐起全部的人。

小時候想,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成績算班上前幾名,認真希望達到父母期望,但換來的是更多的比較和傷害,而同學們享受到的自由和財富,我反而沒有,真的從頭到尾都覺得自己是不是不懂投胎。因此對於畢大說的翻身概念,還有和自己同階層比較這件事,我深有感觸。

會想上畢大的理財課,也是因為老公只顧賺錢,不會理財,早年賺的錢都吃喝玩樂花光了;遇到我之後,他幾乎是重新打拼來過,不過我們真的很努力也很幸運,我很知足,加上每天看看您的專欄文字,更加堅定我對自己的信心。」

金融市場險惡,想賺錢務必謹慎小心

這位讀者跟先生正要創業,原本的代書工作應該真的很辛苦,女生懷孕順利與否跟工作壓力確實有很大關係,已經聽過好幾個案例,都是離職後不久就懷孕的。各行各業都有壓力,但程度上還是因產業而有很大差異。她算是年輕人階段的尾巴了,35歲卻已經有些老成,可以感受到關愛父親卻無能為力的悲傷。

讀者父親愛玩期貨跟股票短線,輸掉約3,000萬元,加上公司已經不像從前好賺,用「家道中落」形容算是很貼切。以前就曾有過疑問:明明我們身旁遇到的人事物,大多都是虧損連連、家道中落(當然往上的人也有,就是比較少一些),怎麼坊間的理財雜誌都說「股票操作輕鬆賺」、「OO歲就提早退休」、「每月躺著領7萬元」?

這類的標語相當多,但實際上不是這樣。金融市場是險惡的,大家要學習正確的家庭理財觀念,例如從這位讀者的案例中,有幾個很重要的想法,以下提供給大家思考看看:

1.早期父親英明,有幫3個孩子各留下一筆錢,當作出國念書或是出社會做小生意可用,那是非常好的安全閥。既然給了孩子,就不要收回來再去做期貨、股票等金融操作(除非孩子不孝,像是毆打、辱罵父母,那另當別論,錢當然要收回)。

2.確實有少數人天分不錯,加上研究市場有到位,短線做很好的,往往每年或每季都在出金;但如果一個人每季、每年都在入金,那就不對了,代表「你輸大了,根本不是這塊料」。

那為什麼不離場?試都試過了,就做別的事吧!做公司會有停損的觀念,例如開店生意不好,一段時間就關掉,金融操作同樣也要有停損的觀念。試想:賺錢方法很多種,為什麼堅持要用期貨、股票去賺?不能把公司弄更好嗎?或者做業務、做長期投資等。

3.該名讀者最終受不了爸媽的情緒勒索,交出了130萬元,還被爸爸說:「你怎知道我這次不會贏?」記住,長輩(年長者)做事情不一定比年輕人厲害,更多的都是糊塗事,我們要幫他們踩剎車。這130萬元其實是不該拿回去的,不是做兒女的貪財,而是這筆錢去了,等於整個家庭又準備要少130萬元,以後父母的老年還有很多開銷,怎麼辦?

是,這筆錢當初是爸爸給的,不是自己賺的,但這時候必須看整個大局,不能給就是不能給,哪怕撕破臉也要堅持住;而且,要想辦法斷掉父親賭博的習慣,雖然真的很難,這也是社會階級重分配的最佳證明。

不過,事情都發生了,也希望這位讀者順利懷孕、生產,更重要的是先生創業成功,把心力放在創業上,這時候比研究投資更重要。不少讀者都會忍不住說很多心裡話,我也會耐心傾聽或閱讀,就算傷心難過也要過下去,人生本來就是一直在處理這些雞毛狗血的事,面對,然後繼續走下去。

真誠祝這位台中讀者愈來愈好,社會有人翻身上去,也會有人翻下來,這是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謝謝你們的閱讀與支持,能夠認識大家說這麼多事給我聽。好朋友不禁說:「你愈來愈像里長伯了。」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投資慘賠800萬導致家庭快失和…他用真實案例勸世,千萬別把理財當作「撈一票」
想賺快錢,人生卻為100多萬元戛然而止?他用真實故事勸世,現實總是那麼殘酷…
大變局年,6大投資重點一次看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著有:《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往上翻身與向下墜落的關鍵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