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人到了退休之後,花的錢到底是比較多還是比較少?有關這題,以前常聽一些長者的分享大多都是「會愈來愈少」,因為孩子長大了,會自己自力更生,那本身也因為年長,所以會比較多時間留在家中,開銷自然會少。只有少數零星的一些個案,像是生病或者為了幫兒女出一些頭期款或房貸,這才會開銷變大。

想當然,一直也是這樣想,直到最近,跟幾位友人聊天談到這問題,才有些不同想法。

其中一位是這麼說:「其實有錢就會開銷變大,比較沒這麼寬裕自然就開銷減少。」

另一位說:「其實老年生活要怎麼規畫,現在的人愈來愈有想法,不再只是窩在家中轉遙控器或睡覺,我也認同開銷會變大。」

「可是,養兒育女的過程中,同時要背負房貸或房租的壓力,一邊還有車貸與教育費,到了60歲如果沒太多存款,那也沒辦法不是嗎?」我是這樣提出疑問。

第1位友人接著回答:「是啊!這就是未來我們這一代社會的縮影,因為貧富差距擴大之下,本來就會有更多元的方式去過退休生活。很多人工作30幾年,好不容易積累一些財富,終於退休可以好好享樂,這開銷變高應該可預期。」

國人的退休年紀與日、韓、美相比,是比較早的,日本70歲、韓國73歲,美國65歲,台灣則是低於60歲。對照一下身旁的一些已退休的長輩,還真是有蠻高的參考性,如果你跟身旁的人說:「要工作到70歲好不好?」相信會得到不少噓聲,台灣人比較喜愛的模式,往往是年輕時拚了命做事,先苦後甘,到了中、晚年,就能比較早退休。

台灣人其實真的有不少50歲就退休離開職場的,過去搭了無數趟計程車發現也的確如此,除了少數早年借錢玩股票大賠的、跟朋友合資做生意被跑的、自己開公司倒閉的,基本上,安穩上班還是有安穩的好處,不能說只有壞處,這是不公允的說法,就像公務員來說,也許不能大富大貴,但確實不少人都過著恬淡安逸的晚年生活,即使現在的退休俸被改低了,也還過得去。

遇到無數司機,跟他們對談得知,反而比較多人都是因為太早退了,在家待了2、3年,整個身體出狀況或太無聊。「人太閒容易出毛病。」這話以前年輕時只覺得狗屁不通,誰不想要整天在家追劇、睡覺、跑步、各種運動等等,但想像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很多運動習慣都是年輕時養成的,年輕時也許時間真的都放在工作上,這十分正常,但1個星期花1~2個小時去跑跑步、在家做做體操都沒辦法,那年紀愈來愈大,卻想著自己可以天天去運動,彷彿全身的肌力用講的就練出來了,那看在有在健身的人眼裡,不禁會心一笑。

不要低估了20~30年後的物價;不要高估了20~30年後自己的體能;更「不要忽略了各種習慣的建立」。

時代的變化很快,唯一不變的就是運動會喘、會流汗、會累,但也會讓身體運動完後得到舒暢感。聽了很多人在工作忙碌之餘,不斷用更多的影音媒體來陪伴自己的空閒時間,其實有些可惜,慢慢調整生活習慣,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財富是為了讓我們晚年有更多的選擇權,有更多的醫療資源可以使用,運動則是無形的財富,讓我們即便到了60歲之後,依舊能夠活蹦亂跳,實現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人到了退休之後,花的錢到底是比較多還是比較少…

延伸閱讀

一名28歲男子因投資負債百萬而輕生…股市達人慨嘆:「別用這3種方式做股票!」
一位公司小主管,卻不想跳槽領高薪…「因為投資才是我的本業,薪水倒是其次」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著有:《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往上翻身與向下墜落的關鍵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