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聊到2008金融海嘯的歷史。我突然想起12年前是怎麼一回事。
2008年有些公司已經天翻地覆,但我這邊倒還好,不過也都在謠傳要減薪了。真正定案是2009年開始。那年就接獲通知,大家都要減薪共體時艱。就如附圖,1月薪水還是5萬3,000元,2月馬上掉到剩4萬6,000元,差不多就是少了7,000元。
敢去跟公司吵嗎?不敢,因為不知道會不會有下一波。甚至不知道會不會有裁員。所以大家都只能吞下去。也沒錯啦,要是大家不吞下去。不只薪水變少,甚至連公司都有可能不保,誰敢白目?不爽換工作?外面一堆無薪假跟公司倒閉,就算沒事的也會想要保留實力,誰會開職缺找人?
那一年我月薪只剩4萬6,000元,每個月要繳2萬5,000元的房貸。然後老婆沒工作、沒收入,小孩剛出生。房貸才繳1年多,還有超過400萬的貸款要還。父母都自顧不暇,沒有多餘的能力可以幫我。
手上可以變現的資產,算一算差不多才台幣100多萬元。FIRE(編按:英文為Financial Independence,Retire Early,意指財務獨立,提早退休)?開玩笑嗎,想都不敢想!我開始每個月吃存款,也還好有存款,所以不至於去變賣資產。或是把房子賣掉。真的這樣做,就是砍在阿呆谷。
但過了一陣子就知道這樣不行,得想想辦法。靠投資?最好是啦!根本緩不濟急。所以我陸續做了3個措施。
1.努力找工作。轉換到一個預計工作時間會很長,但薪水增加很多的工作。沒辦法,就在缺錢了,哪還有考慮什麼生活品質。
2.主動投資(投機)。拚一把,看能不能讓口袋裡的錢增加快一點。還好有成功,多少幫助我撐過來。
3.進行財務槓桿操作。等收入提高且穩定以後,再加上貸款也還了一大部分。當時就決定利用低利房貸的方式來增加投資本金及拉長還款年限。
再加上我老婆也有正常工作了,省吃儉用下,我們才能累積到現在的資產。所以我現在是要告訴大家,如果缺錢要用我剛剛講的方式搏翻身嗎?
錯!大錯特錯。我自己回頭去思考當時鋌而走險的3步,如果任何一步失敗,我幾乎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了。第1個措施勉強算ok,因為增加本業收入是正確的。但問題是在當時百業蕭條的狀態,那種突然擴張的公司其實也是在賭。賭看看有沒有機會搶下市占率。事實證明,沒有成功。不過還好我提早抽身再度轉換工作,才避開那一波失業潮。不過這不是今天重點,我就不多說了。
第2個措施就真的是賭一把。因為缺錢缺到沒辦法,不賭沒機會。只能賭看看。但說真的,再來一次我也沒把握可以有同樣結果。所以我根本不敢公開說當時是怎麼做的,更不要說出書唬爛了。
第3個措施也是拚一把。因為實在很想快點翻身,再加上算一算貸款剩不多,薪資也有成長。就決定在2016年初重新再辦一次房貸。但要是當時環境轉變成升息,而不是維持低利率,那我可就吃不消了。
當然啦!我知道一定會有人說因為XXXXXXX,所以當時貨幣會維持寬鬆啦!但拜託一下,那叫後見之明。怎麼2015年的時候沒有增貸下去重押股市呢?(忘記的人可以回去看一下2015年8月發生什麼事)。
所以後來回頭看一下這十幾年,雖然指數化投資部位跟著市場漲跌,雖然報酬率不是最高的。但所累積的絕對金額卻是最高的。在這十幾年後的後期,我的財富增幅幾乎都是靠指數化投資而來的。
我回顧過去這12年,其實都過得相當戰戰兢兢。我沒有富爸爸,甚至他們連穩定都稱不上。當然也沒有準備退休金。我完全都是靠自己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的。我當時除了薪水,什麼額外的版稅都沒有。如果我被裁員了,我手上不會有1,000萬,也沒有一間無貸款的房子。相反的,我是負債超過400萬的狀態。而且手上剩不到100萬。
你說我沒有安全感,所以才不敢FIRE?
如果2008年大學畢業22、23歲,現在差不多是34、35歲。就算早一點,現在40歲的人,當時也才工作5、6年。不見得需要負擔家庭開銷。所以現在40歲以下,甚至是35歲以下標榜FIRE的投資部落客,根本不知道「真實的缺錢」是怎麼一回事。「聽過」跟真實經歷過金融海嘯,那是很截然不同的感受。
所以如果你很想FIRE,我建議你先等等。因為你根本沒經歷過會把你的資產大幅縮水的真實風暴。最好的FIRE時機其實是百業蕭條,但你不用工作依然游刃有餘。那你就真的可以FIRE了!
多存錢,多累積資產,晚點FIRE並不是因為缺乏安全感。而是經歷過這十多年的親身體驗。我建議你也多想想。
本文獲「Jet Lee的投資隨筆」授權轉載,原文:【安全感】
延伸閱讀
50歲開始存退休金來得及嗎?絕對可以!用對方法,15年後存到1000萬
那一年過年前我被資遣了...夫妻努力存出700張第一金:存股,是希望不要為了生存而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