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粉絲提問:
不好意思想請問孫大/孫太若是打擾了的話,就請忽略我(題外話)實在困擾我了,前2年在吵說儲蓄險利率要降趴,那時的我還完全未接觸存股/股票市場,想透過儲蓄險的方式存錢,於是2019年買了一張10年期月繳2,000元,2020買了1張6年期年繳3萬5,000元,這樣每個月就是固定存5,000元,大大們會建議我將這2張退掉嗎?

感謝大大的提問。這個問題很多人在問,話說保險公司保障琳瑯滿目,多到讓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當年因為我們認識很多親朋好友在保險公司,每個人都說自己的最好,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商品停賣,商品不斷的推陳出新,所以孫太對保險的定位為:「分散風險的工具」,為了孩子於是孫太開始專研保險,後來還取得壽險及產險證照,今天淺談孫太個人看法。

世上沒有完美保單,只有當下最適合的保險

世界上沒有完美保單,適用於每個人的保險(保障),只有最適合自己的保險(保障),切記保費支出不能超過收入的10分之1。因為孫太對保險的定位為:「分散風險的工具」,所以我建議基本保障是必要的,這個錢不能省。

然而,因為每個人的家庭背景以及經濟條件完全不一樣,因此我認為,世界上沒有適合每個人的保險(保障),只有最適合自己的保險(保障)。

那麼什麼是基本保障呢?像是:意外險、癌症險、住院醫療、實支實付等等,保費支出切記不能超過個人收入或家庭收入的10分之1,假設薪水3萬元,保費支出最多3,000元,1年12個月就是3萬6,000元,20年下來就是72萬元,說實話日積月累下來,也是一筆為數不小的錢。

定期檢視保單,保費不超過收入10分之1

每個人的責任與經濟條件不同,所以保單記得也要定期檢視喔,不要嫌麻煩。孫太目前使用最簡單的Excel,幫全家人整理保險細項,當然有些保險從業人員也有提供這樣的服務,但萬一遇到保險從業人員離職了,後續就會很麻煩。

此外,定期檢視是一定要的,我家大約2年~3年會拿出來重新看過一遍,若真的不懂,前幾年可以找自己信任的保險業務員來協助,但切記先跟業務員講清楚,請他不要來推銷保險,你需要客觀分析(不管業務員怎麼推銷,切記保費支出不能超過收入的10分之1)。

從中評估客戶的投資習慣及對保險的觀念

孫太在銀行當行員的時候,為了幫客戶貸到更好的條件,我會請客戶一並檢附保單,有時候客戶也會拜託孫太幫忙看保單,對我來說保險,只是理財規畫的其中一項,通常可以從客戶的保單評斷出客戶的還款能力(客戶的保障內容,亦可從中評估客戶的投資習慣及對保險的觀念是否正確,錢有沒有花在刀口上),一般我都會先跟客戶談「投資理財」的觀念,從中釐清客戶的理財觀念。

若針對比較沒有理財觀念的客戶,我都會跟客戶分享631理財法,隨著消費習慣慢慢成為一個良好的正循環,然後請客戶逐漸提高自己的存款比例,631是最基本的入門款,簡單來說說將自己的薪水下來分3份,比例分別是6、3、1(6成生活費、3成儲蓄、1成保險),然後慢慢提高自己的儲蓄率(這個之前已經有提過,可參考運用631記賬法,一招省百萬,人生從此逆轉勝這篇文章)。

保險到底要買終身?還是定期險?

很多人常常問孫太,那麼,保險到底要買終身的還是定期的保險?原則上就看自己的口袋深度。終身、定期險,各有優缺點。怎麼說?

假設當年我幫孩子買日額3,000元的住院醫療,過了10幾年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健保制度、醫療發達程度等…因為自費項目愈來愈多,科技愈進步住院天數相對減少。

至於儲蓄險、養老險、失能險之類的,我們完全沒有跟保險公司買,既然都說了是「保險」,術業有專精,所以保險自然是買來分散風險的。

那麼,我為何要支付「現金」跟「擁有保險專業的公司」買儲蓄險呢?我把錢給他,然後他拿著我的錢去投資房地產賺更多錢,這樣的思維,我常問客戶,如果你都敢買儲蓄險,那你為何不乾脆直接買優質公司的股票,成為股東享受配股配息,然後拿這些配股配息,買「保障」藉此轉嫁風險,就好了呢?

讓股利股息幫你繳保費,不好嗎?

長期持有優質公司,運用存股,拿回分紅(股利股息),那些錢拿來購買保險都還綽綽有餘,剩下的錢丟進去繼續存股,讓錢幫你賺錢,讓賺回來的配股配息幫你繳保費,豈不是更好嗎?

有一回,孫太回娘家照顧手術的媽媽,意外發現媽媽的帳單,有陌生的「繳費通知」,經過詢問之後才知道,原來媽媽多年前曾接獲電話行銷推銷保險,是一款還本型保險,一年保費需繳3萬多元,因為媽媽年紀滿大的,電銷人員經常性的噓寒問暖,老人家不好意思拒絕,最後捧場買個儲蓄險,年紀大保費自然貴,電銷人員說的好聽,讓媽媽存錢同時還能享有保障。

但天底下哪有這麼好康的事?我看完保險條款,經過媽媽授權,我們打去保險公司請客服再次確認保障內容,得知保障內容為:繳費20年期間享有100萬元意外險的保障,中途若不幸身故,拿回繳納本金總額當成身故金,20年期滿拿回7成繳納出去的本金。

最後跟媽媽討論出來的結果

早年孫太年紀小,不懂任何理財工具的時候,一開始也是從買6年期儲蓄險自己強迫儲蓄,總比把錢亂花的好。當建立起良好的儲蓄習慣,對於沒有自制力又不願意懂任何理財工具的理財小白來說,或許也是一種儲蓄的入門款。

理財工具沒有好壞之分,因為每個人的時空背景,財力跟價值觀都不同,選適合自己的工具最重要。媽媽為什麼會跟電話行銷購買保險?真的是因為需要?還是因為「不好意思拒絕」所購買的人情保單?就算保險公司20年之後,期滿退還媽媽還本型意外險全部的保費,你認為價值還會一樣嗎?

產險公司100萬元意外險,每年1,000多元的保費就有了,假設每年3萬多元拿來買2張第一金,假設每年投資報酬率只有5%,3萬元的5%等於1,500元,拿來買產險公司的意外險,不但綽綽有餘,甚至還有找零。20年下來至少買進60萬元的股票,假設每年投資報酬率只有5%,60萬元的5%等於3萬元。

同理可證,買到對的投資標的,20年之後利滾利,也絕對贏過保險公司只退回7成的本金(42萬元),每年隨著本金(保費)的投入,配股配息不斷累積,利滾利複利20年的效果,媽媽聽我分析完畢之後,我們細算過解約跟減額繳清的利弊,解約實在太虧了,後來媽媽選擇「減額繳清」,一來不用再付費,二來過程中還能繼續享有保障。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正確答案。

總之後來媽媽選擇減額繳清,購買產險的意外險(先不談保證續保這個議題),用股票配股配息的錢去cover產險公司意外險保費,保障還比原本的還要好,而且還多了很多哩哩摳摳的保障(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保額提高之類的),那一天媽媽笑得很開心。

總結》

1.世上沒有最好的保單,只有最適合當下的保障。
2.定期檢視自己的保障
3.保費支出不超過收入10分之一
4.終身險定期險哪個好?我認為各有利弊,所以答案是看口袋深度。
5.使用合理的理財規畫,讓股利股息幫你繳保費。

最後,孫太邀請您思考幾個問題:

1.您清楚自己的保險是買什麼嗎?
2.您認為保險的用途是什麼呢?
3.您都規畫那些保險呢?
4.保險的金額,占您收入多少比例呢?
5.你買的保險,真的是因為需要?還是因為「不好意思拒絕」所購買的人情保單?

祝福各位,成為有能力給予的人,當他人生命中的貴人(重要他人)!攜手邁向美好的複利(富麗)人生,找出最適合你的理財步調,為自己的人生,跳一支美好的舞蹈。

本文獲「 PressPlay Academy專欄作家孫太」授權轉載,原文:【孫太談理財】每月5千塊的儲蓄險,該退掉嗎?

小檔案_孫太

作家孫悟天的太太,本身擁有美國催眠師證照。從小出身貧困,國小時就開始利用暑假打工幫忙分攤家計,國中畢業展開半工半讀的生活,16歲開啟理財之路、20歲存百萬,擁有20多年投資經驗。

2008年金融海嘯和悟天一起在股海受過傷,為此努力尋找賠錢的真正原因,踏上終身學習這條路,不僅在心理學下功夫,甚至取得美國心理學相關證照,也曾進入銀行工作,了解富人思維以及學習如何錢滾錢的方法。

人生哲理:「保守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金錢是用來幫助生活變好的工具,但不是人生唯一目標,應該留更多時間給自己和家人,成為生活的主人。

期許每一位看完書的讀者都能有所收穫,找出自己生命的閃光點,拿回生命主控權,運用投資理財工具,打造屬於你獨一無二的幸福人生。

粉絲專頁:孫悟天存股-孫太
負責專欄:孫悟天存股-孫太金控優雅存股術


延伸閱讀
心理素質決定口袋深度
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你落入經驗陷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