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過後,市場震盪不止,股債市都遭殃。手上有股票或債券基金的投資人陷入天人交戰,現在究竟要買?還是要賣?其實最簡單的投資方法,是「以不變應萬變」,掌握自己的股債投資比重,或是守住定期定額投資紀律,你就是最後的贏家!
2020年,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財報顯示淨利為425億美元,比前一年下滑47.7%,波克夏股價漲幅僅2.4%,遠低於S&P 500指數18.4%的表現。許多人說,價值投資失靈了,股神巴菲特風光不再。
巴菲特謹守投資原則,股價還他公道
但今年以來,隨著景氣復甦,許多價值股再度抬頭,波克夏股價在短短2個多月大漲近15%,股價更創下歷史新高,巴菲特身價也水漲船高,再度回到富豪排名第6名,身價超過1,000億美元——股神還是股神。
◎波克夏股價
註:資料統計至2021.03.23 資料來源:鉅亨網
在過去1年內,巴菲特堅守原先的投資原則,並沒有因為所持有的股票價格下跌而更換,同時,面對一些股價飆漲的公司也沒有進場投資,波克夏帳上現金高達1,383億美元,比前一年更多。唯一有做的事,是去年實施庫藏股政策,買回了自家股票247億美元。
不隨著市場起舞,堅定自己的投資原則,最終證明,巴菲特的投資原則仍然有效,即使經歷一段時間的壓抑,最終市場仍然還他公道。
預測市場,容易追高殺低
回到今年的投資市場,因為美國公債殖利率攀高,債券價格面臨調整壓力,許多人想要賣出債券;但於此同時,股票也面臨本益比修正考驗,漲多的科技股遭逢一波下殺風險;另外,去年美元直直落,大家急著想賣出美元,可是隨著公債殖利率走高,近期美元卻又轉強。
世事難料,投資市場更是難以預估。當我們看到某個商品價格大漲時,其實該商品已經上漲一段時間了,此時再採取行動,往往落入追高風險;同樣的,某個商品價格大跌一段時間後才想要賣出,也可能賣在最低點。
管理投資組合,投資效率更高
預測市場既然如此困難,為了避免追高殺低風險,最好的投資策略是「固定投資組合管理」,當資產比重改變時,採取「再平衡策略(Rebalance)」就可以。
舉個例子說明:小張是35歲上班族,他偏向積極型投資組合,有100萬元投資資金,他將70萬元投資股票基金,30萬元投資債券基金。
經過半年,這段時間股票基金上漲,總資產為90萬元,但債券下跌,總資產為25萬元,兩者合計115萬元——此時,債券比重低於原先設定目標30%,若小張採取「再平衡策略」,他可以降低股票基金至80萬元,增加債券基金為35萬元,如此則可回到70:30的投資配置。
若再經過半年時間,這段時間債券基金表現較好,資產來到40萬元,股票基金表現持平,維持80萬元,總資產為120萬元,但債券比重略高於目標,因此可以降低債券至36萬元,增加股票基金至84萬元。
◎小張的基金投資組合管理
資料來源:moneybar
以上小張的行動,都沒有牽涉到他對市場的主觀判斷,只是被動執行原訂的資產配置計畫。這樣的行動,在股票持續上漲時,可適度獲利出場,在股票下跌時,也可適度進場布局,債券行動亦同。這就是我們強調的「資產配置管理」。
定期檢視資產比重,不隨市場起舞
不受市場波動影響,只關注自己手上資產組合,可以讓投資人擺脫每日漲跌焦慮;至於資產再平衡行動,該多久進行1次呢?原則上,每季檢視1次即可,如果單季波動不是太大,不超過設定範圍的5%,也可以先觀望,不急著調整。
透過定期審視,可以讓自己的投資心態沉澱下來,用稍微中長線的角度來檢視手上資產,不會因為股債市每日的漲漲跌跌,影響自己的投資判斷,或是增添焦慮心情。
雖然我們可以每天觀察市場,了解國際經濟環境如何變化,但並不需要每天交易或頻繁進出。短線交易不僅增加投資成本,也經常做出錯誤決策,忙忙碌碌卻無法獲得好的回報,還不如回到資產管理,不隨市場起舞,理財應該更輕鬆愉快才對。
註: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本文獲「moneybar」授權轉載,原文:林奇芬:投資好忙?做好配置超EASY
作者簡介_moneybar
moneybar是財經商業社群網站,幫助你實現財富自由,快樂退休。我們打造「個人化」財商FQ知識,提供:國際金融資訊、台股及ETF投資趨勢、高手實戰經驗。追蹤我們,提升你的 「資」識力,成為投資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