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時序進到3月下旬,今年已經過了1/4,真是令人驚心!看看你的年度計畫,是不是早早悄悄停擺了?如果是,問題絕對不是出在疫情,而是除了藉口,還是藉口!

阿丹是我的學生,40冒出頭的單身漢,在一家學術機構做研究,下班後則每週3次禪修、一次家教,週末假日做志工,絲毫不得喘息。至於上我的寫作班,過了半年,作業一篇都沒交,阿丹都說:

「老師,我真的太忙了。」

做的和想的,是兩回事

日前他來找我諮詢,覺得除了上班之外,應該要自我實現,可是興趣太多,不知道要做哪一樣才對。他一直是聘雇人員,我問他為什麼不考公務員,他回答,考上了要從起薪開始算,比目前少5,000元,不值得費力氣去考…慢慢地,我發現他習慣性用「金錢」來衡量要不要做某件事,阿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

「我想65歲退休時,有2,000萬元存款養老。」

可是不對啊,他下班後做的事,包括當家教或做志工,不是賺到錢,就是賺很少錢,跟這個目標背道而馳,他的解釋是,
「它們讓我有成就感啊!」

我請他拿出手機,計算他每個月要存錢的金額。在扣除既有存款之後,預計每個月應存4萬元,我問他怎麼補足這個缺口?他傻住了,從沒想過這個問題,不過我仍然有耐性地陪他把可能的選項一一找出來,最後確定2條捷徑,一拿到博士學歷,二考上公務員資格。這時候他才說出真心話:

「這2件事,一直是我最想去做的,卻始終沒有去完成。」

那麼現在為什麼會轉念?因為用手機計算,跳出具體數字之後,一切不言而喻;這才發現自己在生涯安排上,是典型的「看到了才相信」,難免顯得「短視近利」,眼前小錢看到了,就去賺;後面大錢沒看到就不相信,便不去做。

比方說考公務員,只看到目前每月少賺5,000元,看不到退休後每月少領近2萬元;或是讀博士,只看到要花4年讀書毫無酬勞,看不到讀完之後可以做計畫,收入翻倍。這次阿丹笑得更尷尬,並說:

「天啊,現在我幹嘛要去賺每個月3,000元的家教?」

水缸要填滿,先放哪一個?

我用水缸舉例,問阿丹要把大石頭、小石頭、細沙子統統放進去,優先要放哪一個?他想都不想就說,當然是大石頭啊!我再反問,假使先放細沙子或小石頭會怎樣?他秒答:

「放不進大石頭!」

話一落,阿丹醒了,馬上明白過去做的事都是放細沙子或小石頭,包括做家教或當志工,卻沒去做年輕時的當務之急,把學歷拿到、把資格考到,而這2件事愈是趁早做,愈是能夠發揮時間上的複利效應。至於修行或做志工,不是不能做,而是在現階段並非首要任務,減少時間去做,依舊能夠維持身心靈平衡。

大石頭指的是人生目標,細沙子或小石頭則是藉口;有了藉口,就不必完成人生目標,因為「沒空」啦!

人為什麼會逃避人生目標?因為它要花更長的時間、更大的力氣,遭受更大的挫敗,它不是一塊甜蜜的方糖輕易入口、輕易融化,誰會想要自找苦吃,拿一塊大石頭往身上砸?只有極少數的人,而這些人後來都能夠自我實現,過得起想過的人生,是我們羨慕的人。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史蒂分.摩菲–重松,也是該校正念實驗室創辦人,在著作「驅動自己,也激勵別人」提到,作為一名領導人,不論是領導自己或領導別人,首要原則是讓自己變得真誠,有4個方法,其中一個是找出自己「生涯中的大目標」,並且強調這是造成人生大相徑庭的最重要因素。

這個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多數人做不到。理由很簡單,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人生中很多的陰影,都來自我們自己遮住了陽光。」而我們是怎麼遮住陽光的,按照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經濟學副教授賴瑞史密斯在「我的人生,就是我的事業」一書中的分析,一言以蔽之,不過是——

「除了藉口,還是藉口。」

6個常見的藉口

這位學者在過去幾年,從香港到蒙特婁再到洛杉磯,做過幾千場職涯對話,學習到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忽視藉口的力量。他說,表面上看來,不過是一個藉口,很無害的樣子,實際上是超級罪魁禍首,讓人無法理性思考職涯與人生。藉口乍聽非常可信,連說的人都相信了,不覺得在編造謊言;而問題就在這裡:藉口太好用了,以至於無所不在!

不過賴瑞史密斯仍舊歸納出6個最常見的藉口,用來阻擾自己不去追求熱情事業、或人生目標。你不妨也來自我檢查一下,看看自己常用的口頭禪是哪一種:

1.未來是不可知的:
最常聽到的話是「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所以(就先別做這個)…」。

2.一切都要看運氣:
最常聽到的話是「這樣的好運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所以(就先別做這個)…」。

3.已經沒有時間了:
最常聽到的話是「對我來說,這真的太晚了,所以(就先別做這個)…」。

4.資訊多到無法消化:
最常聽到的話是「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所以(就先別做這個)…」。

5.天生沒這個條件:
最常聽到的話是「我不是他,沒這個天分或背景,所以(就先別做這個)…」。

6.降低對人生的期待:
最常聽到的話是「這世界上不可能有人真正熱愛工作,所以(就先別做這個)…」。

藉口正在摧毀人生,可怕的是我們不自覺,而且相信它們是真實存在、依賴它們讓自己生存得舒適安逸。怎麼離開愛默生說的陰影,很簡單,只要往旁邊移動一步,避掉頭上的烏雲,也就是經常掛在嘴上的藉口。請開始充滿自覺,去意識到脫口而出的所有藉口吧!你會發現除了藉口、還是藉口。

本文獲「洪雪珍粉絲專頁」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_洪雪珍

學歷:政大新聞系、台大商學所
經歷:yes123求職網-副總經理、自由時報行銷經理、台北愛樂電台協理兼行銷總監、聯合報主編
著作:《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哪有工作不委屈,沒有工作你會更委屈》《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這世界,是留給膽子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