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新

Q2財報優預期,川普TACO交易推升美股創新高

今年第2季起初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4月2日一聲令下宣布「解放日」(Liberation Day),全球金融市場一度出現巨震,因為川普對關稅態度強硬,認為這是解決「不公平貿易」的必要手段,更宣稱市場震盪只是排毒的正常過程,使得投資人氛圍轉趨悲觀,並預期第2季股市表現恐怕不平靜。

然而卻沒想到,川普的強硬只維持了短短幾天,在全球股市暴跌,再加上美債價格也失控下跌,4月9日川普立即宣布暫緩對除中國外的75國對等關稅90天。隨後,金融市場的氛圍開始反轉,尤其是川普TACO再TACO,甚至最後5月10日及5月11日與中國達成冷靜期延後對等關稅,金融市場的聰明錢也直接看破川普手腳,逢回檔即買進。

事實上從整個6-7月的狀況來看,川普的談判政策輪廓漸漸清晰,其關稅看起來更像是一種逼迫對手上談判桌的手段,最終除了要取得他國更多的對美投資、本土市場開放,也希望能從中收取關稅,藉此補貼國內的減稅政策,並應對美國財政長期入不敷出的老問題。

在這樣的政策趨勢明確之後,市場開始預期川普的關稅可能不會是毫無節制的予取予求,聰明錢也開始積極回補部位,且在「美元貶值」、「第2季關稅提前補庫存」、「AI需求強勁」等三大利多的帶領下,美股的大型科技股基本面表現也非常不錯,那斯達克指數也再創新高。

 

不得不提,近期財報季各公司財報公布後,也顯示這些聰明錢確實是非常聰明,已提前預知第2季美股的好業績。看至近期FACTSET公布的數據,在美國第2財報季全面展開後,有59%的公司公布財報結果,目前已公布的企業盈餘成長達7.7%,銷售額成長6.8%,幾乎全面超出財報季初的預期。例如大家熟知的美股七巨頭,蘋果第2季總營收達954億美元,年增5%優於預期;Meta第2季EPS大幅增長到7.14美元,超越市場預期的5.92美元。而事實上,就算拿今年年初市場未考慮關稅、經濟放緩的預估值成長10.9%作為對比,這個財報表現也並不至於與落差太大,看起來美股在第2季前的基本面仍相對健康。

 

關稅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將回歸基本面

那接下來美股的行情應該如何看待呢?筆者認為關稅、總體經濟基本面是兩大重點,而總體經濟基本面影響性又會大於關稅。

首先看至關稅議題,近期川普與各國的談判繼續傳出比較正面的消息,從8月1日美國公布最新對等關稅中可以看到,儘管有少部分國家像是加拿大、墨西哥的關稅遭到上調,多數國家關稅都壓低到15-20%的低水準,大體上控制在一定範圍。

除此之外,半導體232條款看起來也比市場想的要樂觀。川普主要提到,對進口美國的半導體課徵100%關稅,但對於像蘋果這類承諾在美國建廠投資的公司則可豁免,他也對記者表示如果選擇在美國建廠,即使尚未進行生產,只要承諾建設並且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就不會被課稅。

簡單總結,川普的政策目的比較像是逼迫其他國家到美國投資及設廠,願意設廠關稅價碼就好談,故關稅只是手段。筆者也預期,因為川普與其他國家的關稅多半僅完成框架,未來多少仍會面臨難以落實、談判與實際協議有落差等雜音,唯市場投資人已經預設川普關稅難下重手,不容易悲觀看待該議題,投資的重點還是要回到美國經濟基本面趨勢。

 

通膨、就業數據出現轉弱,美股預估本益比位於高位留意拉回風險

而看至美國經濟基本面數據,雖然第2季以前美國的財報表現優於預期,但目前有越來越多跡象顯示通膨維持高檔、經濟開始轉弱,且美股更有評價過高問題。

首先,美國的PCE指數6月月增率上升0.3%,雖數據符合市場預估,但高於5月時的0.2%升幅,也是今年2月以來最大升幅、而月增率提高以外,PCE 6月年增率同樣上升到2.6%,不僅高於預估值2.5%、也比5月份年增率2.4%要來的高;而即便看至Fed最青睞的核心PCE數據,其5月月增率上升到0.3%,表現符合預估但一樣高於5月時的0.2%升幅,且核心PCE年增率更是達到2.8%,高於預估數據2.7%。目前經濟學家已經開始質疑,隨著通膨開始發生在家庭裝修設施,運動設備及服裝,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影響可能才逐漸開始。

 

屋漏偏逢連夜雨,近期美國經濟數據也出現更多放緩跡象,美國公布最新的7月份「非農就業」數據,新增7.3萬個職位,寫下去年10月以來的最小增幅;而且前兩個月的就業數字,還大幅下修近26萬個職位。而就歷史經驗來看,非農就業數據出現連3個月的弱勢表現,通常即是經濟轉弱的前期徵兆。目前細向中更顯示,社服、個人家庭照護、採礦、油氣開採、建築業、製造業、批發、零售、運輸等行業,就業動能在 7 月幾乎停滯,顯示景氣似乎可能比市場想像的要來的差。

 

 

最後回歸到評價面,短線關稅議題漸漸塵埃落定固然可喜,但若我們看至預估本益比,美國標普500指數在歷經第2季的大漲後,目前預估本益比已經來到22倍左右水準,遠高於10年平均18.5倍。而考量到目前總體經濟數據有轉弱跡象,也許投資人在第3季適時降低持股水位,或是透過期貨避險將是不錯的選擇。

 

運用美指期貨避險高檔拉回風險

目前,與美股相關的期貨商品已經是非常成熟且實用的避險商品,是投資人接下來度過高檔拉回風險的好幫手。CME的海外期貨商品除了流動性更高,部分商品更有微型期貨,非常是適合小資族彈性調整部位,專欄也建議讀者可以多善用相關工具,確保自己在第2季上漲行情的戰果能夠維持到年底豐收。

 



返回 全球聚焦 透視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