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這篇文章分享《一人公司》這本書的讀後心得筆記,這本書非常適合小型創業者,尤其自媒體及專業工作者閱讀。

市場先生以前在看經營管理類書籍的時候,心裡面一直有很多疑惑,這些書籍在談到成功的執行長和創業家,或是成功的新創企業時,都會出現一些字眼:「充滿熱情、無時無刻不停的在工作、保持非常好的紀律、飛往很多國家、一天只睡4小時、管理數百人的大團隊、最新一輪又融了幾億資金。」

以前在某本書中曾經看到:「你應該一週工作7天、一天工作12小時…不需要在意你的妻子和小孩,不然鑽戒和牛排大餐是拿來幹嘛的?」

每次市場先生看到這類的資訊我心裡都在想:「是要逼死誰啊?」

反過來看,在自己身邊幾位我認為「成功人士」,雖然人數並不多,但似乎也沒有看到誰過著這種非人的生活節奏。也許他們不像那些創業家或執行長一樣年收千萬美金,但也有著遠高於平均水準的收入,同時又保有著自己的生活步調。

工作與生活,應該如何抉擇?我們都想用更輕鬆的方式得到更好的成果,但大多數的書籍只會告訴你要更努力。努力的確沒有什麼不對,但努力事業的同時很多時候犧牲了自己的生活與目標。

應該放棄生活品質全心投入努力,才有機會像那些人一樣成功?還是放棄成長與速度,但保有一部分生活的步調和節奏?

之前在《原則:生活與工作》這本書中曾經提到,生活品質和影響力是光譜的兩端,你只能選擇其一。

而在《一人公司》這本書中則是站在保持生活品質和實現目標的角度,又能同時賺到理想的收入,許多概念和案例與《一週工作4小時》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相似。書中的概念雖然主要是針對創業者,但作者也提到其實每個人都是一間一人公司,因此即使沒有創業,書中的理念也能對上班族有很大的幫助。

先談談什麼是一人公司。

什麼是一人公司?一人公司就是「對成長保持質疑」的企業及個人。

好的企業定義是什麼?賺更多嗎?也許是,但也許這並不是最聰明的答案。

平常市場先生自己在研究投資時,的確是把「獲利持續成長」當成一間好公司最基本的定義。但問題來了,當輪到我們自己在創業時,個人的角色和投資時不同,對投資者來說,角色只有「股東」,但當自己創業時,角色同時包含了「股東」與「創辦人」與「員工」,股東要獲利和成長,創辦人要實現理念和永續經營,員工希望賺到錢以及保有下班生活。

如果只站在股東的立場思考,獲利成長最重要,那創辦人的理念可以擺一邊嗎?自己的工作時間可以無限制的拉長嗎?

顯然,這3者的角色必定有些衝突,成長也許很好,但能不能更好?以下是4個問題,是工作和生活或目標似乎有所衝突的幾項常見難題,以及作者提出的解決方法:

1.如何在事業上保有自主權?
創業者都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但現實往往不如預期。許多人在創業後,原本以為會更有自主權,例如:想照自己的想法去設計、做行銷、做產品開發。但在更多時候,只是從原本上班面對每件事都想自己主導的老闆,創業後變成面對每件事都想主導的客戶罷了,最後自主權始終不在自己手上。

解決方法:增加自己的專業能力
如果你還沒辦法選擇客戶,代表你專業能力還不足。但隨著你專業能力增加,你就能獲得更好的客戶,他們會付你錢並更仔細的傾聽你如何幫他們解決問題,你自然就能獲得更多自主權。

2.隨著業務越來越大,自己似乎也越來越忙碌?
在步向成功的同時,你能選擇的機會也越來越多,許多時候你會覺得你忙翻了,但似乎這不是你要的?

解決方法1:不斷的拒絕
一人公司需要無情的不斷拒絕,因為那些計畫、任務、干擾、會議、電子郵件,一開始看起來很有成效,但管理不善就會適得其反。要不斷拒絕不合適的事,最終你才會有足夠的空間去接受「極少數符合你想法與價值觀」的那些「稀少且難得的機會」。 單純的排滿工作,只會與最好的機會擦肩而過。

解決方法2:不要試圖自己做每件事
即使一人公司也不要一個人處理所有事,透過團隊成員或讓外部協力廠商解決你的負擔,但你得先有自覺。

3.該選擇自己有熱情的事情做為事業嗎?
許多電視或書上的人會告訴你他們現在很快樂而且很富有,是因為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的熱情,他們也都鼓勵人們去追求自己的熱情。但問題是,幾乎每個人都喜歡音樂、藝術、運動,但這類工作就業崗位只有不到3%。

解決方法1:熱情是在努力工作後才產生的,而不是先有熱情才會努力工作。熱情只是你一時的衝動,有些人會說「追隨你的熱情」,但事實上你很難隨時身處自己真正有熱情的事情裡。

解決方法2:投入熱情前提條件是足夠的專業,以及有人會願意為了你做的事付錢。而這些宣揚投入自己熱情的人,首先他們在投入這些熱情的事情之前,就已經具備非常高度的專業,因此即使其中有些部分是他們不擅長的,他們也能處理的很好。另外他們大多也不是一步登天,而是先小規模的嘗試,成功後才逐步擴大。

4.應該排滿行程嗎?其實這是隱性的機會成本
更忙、排滿行程,是否會讓未來變的更好?有多重的任務在進行,是企業進展的常態?

不知道你是否曾經懷疑,為什麼每天從早忙到晚,但整體而言自己或事業卻沒有太大的成長?

解決方法:1次只專注做1件事
一人公司的一個關鍵特徵,就是在事情發生時盡快完成,因此生產力是關鍵。而研究顯示,一次專注於2件事以上,生產力至少下降40%,相當於熬夜。研究發現被電子郵件、電話、簡訊打斷的員工,智商會降低10分以上,相當於吸食大麻影響的2倍。

管理者的工作就是保護團隊的時間與注意力,最理想的狀況是每個員工每天有8小時不被打斷的時間。

經營事業技巧筆記:
上面幾個問題,是我覺得個人在創業時,很容易和生活平衡卡關的點。另外書中也提到許多經營事業時的思考與技巧,以下分享筆記:

1.體驗超乎客戶預期:企業創造更多利潤的關鍵
70%的購買體驗取決於客戶購買過程的感受,而不是取決於產品。因此在購買流程應該盡可能為客戶提供正面的情緒體驗。

重點1.幫助你的客戶取得成功,提供令人難忘的服務。
重點2.達到超乎客戶期望的水準,不要做過多承諾,但做出超乎承諾的表現。

2.並不是很多員工才能做很多事
在很忙碌時,我們往往會想要多聘請人手或是尋求外部合作。但合作是把雙面刃:科技讓我們可以很快連繫彼此,但卻犧牲了專心、深入的工作。

重點1.盡可能利用外部資源,確保自己的系統可以擴展,而不是單靠增加自己的員工數和投入資本來擴展。
重點2.將公司的產品和行銷都事先訂出規則,比方說「無須後續客服維護」、「只做一對多的行銷」、「只服務已付費用戶」。

額外推薦一本書《我們辦公室沒有人》在談如何建立遠端工作的團隊,這本書中有一段話我印象深刻:「當你請了幾位員工,你就需要開始有辦公室、辦公桌椅、電腦,接著你必須常常進辦公室,否則還需要聘請一位主管來監督員工…。」

當我們關注的是「成果」而不是「工時」,也許傳統企業的形式在時間和金錢上成本代價的確很大。

3.沒客戶怎麼辦?如何取得客戶?
沒客戶或客戶太少,有幾種常見的問題:執行太少、缺乏專業、把每個人都當客戶。

重點1.從免費分享開始,即使沒有成果。
重點2.向那些真正想聽你說話的人銷售。
重點3.教育客戶,而不是賣他東西。
重點4.執行,不要空想。

4.如何增加客戶信任?
不要用社群互動數來衡量信任,也不是花大額預算就能建立信任。要記得:賺錢比贏得信任容易。因此任何時候企業經營時,信任一定要擺在賺錢前面。

重點1.拿掉銷售的動機,才能讓信任增加。
重點2.不要讓客戶覺得自己被差別訂價、付了高價。
重點3.建立口碑雖然慢、難以衡量,不適用在大企業,但很適用在一人公司。
重點4.成長駭客所做的努力通常是為了抵銷顧客流失,但稱不上是在建立關係。

5.快速推出產品
這也是大多數人會遇到的問題,預期花了大筆預算做出一個超棒產品之後,在市場上卻反應極差。建議去看《精實創業lean startup》這本書。

重點1.盡快實現利潤(開公司就要盡快開始賺錢)而不是等到規模擴大才開始獲利。
重點2.用最小規模快速推出產品,你開發產品的每一天都是你沒有真正賺錢的一天。

快速總結:
在過去主流媒體或教育,都在告訴你:「如何和那些人一樣成功。」但是當你照著做,可能會很容易就讓創業和工作摧毀你的生活和理想。一人公司:就是對成長保持質疑的企業。對成長保持質疑,並非表示不成長,而是不再只是追求成長的數字,而是把焦點放回實現自己的價值以及保持生活節奏,不犧牲人生目標的情況下實現企業目標。

看完書後我自己總結感想是一句話:「你不需要和那些人一樣也能夠很成功,但首先你不能和他們做一樣的事。」

《一人公司》這本書中談到許多概念和操作方法,不只用在創業上,在這時代即使領薪水工作上班,也可以實現一人公司的概念。

這本書剛好解答了很多市場先生曾經遇到的一些疑惑,個人非常推薦這本書。書中也有舉一些實際案例我覺得很值得參考,有興趣的自己去買書來看囉。

本文獲「Mr. Market市場先生」授權轉載,原文:《一人公司》讀後心得筆記:如何實現理想收入,生活也不忙碌?



作者簡介_Jam

目前在軟體業從事於財金軟體研發工作,興趣是研究投資、交易、程式、哲學與歷史。證券分析之父葛拉罕的「Mr.Market市場先生」,暗示投資人,應該將自己的情緒與判斷,獨立於市場之外。因為理工背景出身,對於投資的分析、回溯測試等...特別有興趣,也剛好擅長做資料分析與統計,認為統計數據是最能客觀認識市場的一種工具。

部落格:http://www.rich01.com/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