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上週道瓊指數再創歷史新頁,突破去年第4季大跌前,10月3日所創下的2萬6,951高點,在上週四也就是7月11日,美股收盤攻上2萬7,088點,週五繼續開高、走高、收最高,來到了2萬7,332點的位置。

美國總統川普也直接在7月11日推特發文,表示道瓊指數來到2萬7,000點,從未這麼高過。也看的出執政者在選舉前一年的作多心態,表露無遺…

美國的總統大選落在2020年11月3日,其實嚴格來說還有1年4個多月,跟台灣比起來,還有段時間…美股這波走的是資金行情,也就是聯準會降息的預期行情。川普也屢次公開場合放話,表示聯準會主席應該要趕緊降息,之前的升息腳步該緩和一下才是。

後來又發表如果早點降息,道瓊可以再漲一萬點之多。

 

川普是有史以來最會炒股的總統,而且還能公開的干預聯準會的決策,這些舉動都有別於過去幾任的總統,這麼多的「非典型作法」,目前的美股看來十分買單,市場熱情依舊…但會不會有副作用?

股市不斷攀高,市場卻寄望連續降息?
我們都知道聯準會根據經濟的溫度去作利率的管控,只有經濟嚴重衰退的時候,才會作出連續降息的動作,相信有長期觀察金融新聞的讀者,應該不陌生才是。

不過很奇怪的是,股市頻創新高,在這個時候市場大眾有志一同(連川普總統也是) ,不斷的釋放消息與壓力…認為應該要「連續降息」。

還記得2016年,當時市場普遍認為聯準會一定會逐漸升息,因為當時發生了2件事,市場認為都影響不了美國經濟,所以升息是可以預期的。第1件事─脫歐公投、第2件事─總統大選。

可是大家就是猜錯了,當時的主席葉倫暫緩了升息。

經濟當然倚賴客觀的數據分析,可是決策還是要加上許多「不客觀的因素」。這些是葉倫與現任主席鮑爾也不能告訴你,年底前到底會不會降息3碼的主因(目前市場認定7月底會降息1碼之後還有空間)。

這次之所以創新高,有很大原因來自於上週四,Fed主席鮑爾幾乎「明白提示」將於7月底降息,一再指出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顯示全球經濟風險日增,鮑爾為了避免美國經濟受到國外因素的拖累,已承擔起「世界央行」總裁的角色。

其實一直都是…

在參院聽證會時強調,通膨率與失業率的相關性已降低,與20年前相比「失業與通膨的關聯性已經變得更不相關」,加上全球貿易緊張升高及國際經濟成長減緩,因此貨幣政策有寬鬆的空間。

「中性利率(維持經濟平衡的政策利率)」已經比以往估計的水準下降,意味著貨幣政策已經太緊縮,「我們了解到中性利率比我們設想的水準要低,而且我們自認了解自然失業率比我們設想的要低,因此貨幣政策沒有我們所想的那麼寬鬆」,「全球經濟成長出了一些狀況,尤其是製造業、投資與貿易方面」,也強調貿易緊張壓抑美國經濟展望。

上週四,也就是7月11日道瓊攻上2萬7,000點,也是因為市場嗅出風向,所以演出創新高的行情。

S&P500創新高,中小型股紋風不動
相較於道瓊、那斯達克、S&P500,這3大指數創新高,代表中小型股的羅素2000(股票代號:IWM),這陣子還真的悶的可以。

上圖為IWM日線圖

我們都知道,大型股與中小型股之間,雖然不至於完全連動,但2者走向完全不同,這倒也是罕見。

雖然股市有時會亂七八糟走一通,但大盤往上過程,風險性資金也會不斷攀升,但下圖顯示投資人對風險資產的需求已經降至2008~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水準。

 

我們可以推測資金集中在大型股,而且是「高本益比的科技類股」。過去的股市跟現在的股市確實不同了,資金追捧的是「大型股」,這些「市值很大」的公司,並不等於是「獲利穩健或良好」的公司,不過吸引到必須與同業比較績效的市場經理人,反而是過去讓大家瘋狂的中小型股,卻乏人問津…

我們不能夠說這就代表要崩盤了,這絕對是武斷的說法,但從過去一年來,美股明明創新高的(3大指數),但代表中小型股的羅素2000(股票代號:IWM),卻是負報酬?這點實在讓人費解!

 

有別於之前的「基本面帶動股市」,現階段是「降息預期帶動股市」。

今年確實走向降息的方向,但我認為降息的速度會慢而不是快,甚至維持不變一段時間,就跟當時2016年的停止升息一樣。

 

原因有2:
第1、明年11月總統大選,時間上需保留利率政策的彈性空間。
第2、市場目前的指數的確過熱,即便回檔1,000點,也不到5%的空間,市場並不會引起恐慌。

所以現在怎麼看都不會是大量加碼建立倉位的時刻,甚至作出部分減碼都不會太過份。

【快速結論】
有別於過去的創新高,本次創新高由於對降息的過度預期心理,7月底降息之後,我認為年底前不會「連續降息3碼」,股市多頭格局雖然不變,但回檔5%~10%不算過分。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多方正式跨越26951,道瓊再創新的歷史新頁來到27332!漲勢不停的美股多頭,大型股與中小型股產生極大偏離,這是什麼樣的訊號?過去與現在是否真的不一樣?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