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中美關係劍拔弩張,不管本週能否達成貿易協定,兩國猜忌敵對氣氛瀰漫,可能持續走上脫鉤之路,此種情況已經發生在貿易、生產、投資等面相。

華爾街日報、電訊報、金融時報報導,中美分道揚鑣的跡象不斷增加,以貿易而言,今年第一季,美國對中國出口年減30%之多,中國對美國出口也年減9%。第一季兩國雙邊貿易減少金額達250億美元,約佔全球貿易量的0.5%。

關稅威脅下,美國製造業也出走中國。就算川普最終取消中國關稅,跨國企業心知一旦緊張再起,美國又會祭出關稅,而且中國可能也反擊。為了減少曝險,業者會把出口美國的商品,轉往較不受保護主義威脅的第三國生產。對部分公司而言,中國製造成本飆高,貿易紛爭是促使他們離開的最後一根稻草。

投資方面,Rhodium Group和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對美國直接投資降至50億美元,只有2017年的1/6左右。Rhodium表示,去年情況證明,中美五十年的緊密交流趨勢並非勢不可擋,商業思維推動的模式,會遭到政策阻擋或逆轉。

中美逐漸分道揚鑣,未來科技產品和標準或許會區分成中美兩大陣營。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資訊科技政策專家Peter Cowhey說,大型主機(mainframe)運算初期,有好幾種系統,IBM、Burroughs、Control Data各踞山頭,未來此種情況或許重演。

中美漸行漸遠會到什麼程度,可能得看最終出爐的中美貿易協定。儘管類似冷戰的激烈脫鉤,不大可能發生,因為中國太強大、與全球整合太密切,難以辦到。但是中美投資人、企業、學者仍可能走上不同道路。TS Lombard經濟學家Larry Brainard說,中國有強烈動機與中國脫鉤,現在所見只是冰山一角。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