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對多數人來說,母親是個人成長過程中意義非凡的存在,昔有孟母斷織、歐陽母畫荻教子,今則有許多母親為孩子省吃儉用攢補習費、遷學區。母親節就要到了,若平常因工作繁忙疏於關照家人,這個節日一定要好好把握。也許是騰出一天的時間陪媽媽逛街,或帶她去戶外踏青野餐。將孩子哺育成人得花大把青春,為人子女必當惜福感恩。除了幫你換尿布、泡牛奶、繳學費,媽媽一定也在身教言教上一路影響至深。除了要求孩子對課業表現負責,許多媽媽可是在「理財觀念」上費足苦心,「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媽媽們秉持這樣的信念,即使能過著衣食無缺的生活,都要讓小孩了解理財的重要性。

剛從大學畢業的利安和多數青年一樣,正忙著找工作、空閒時間去打工賺自己的生活費。利安雖來自小康家庭,暫無須擔待供養父母的責任,但一拿到畢業證書就被父母斷了金援,使他算是被迫獨立、得積極的為自己接下來的經濟來源打算。在等待兵單的期間,除了上求職網瀏覽職缺、撰寫應徵履歷,利安工作日也和一般上班族一樣,時間一到就去打工的店報到,賺自己待業期間的生活費。每天打工結束,利安會到健身房報到:「雖然目前只是在領打工薪水,但我還是想存一點錢,比起和朋友餐敘一不小心就花了幾百元,去健身房既能當作娛樂又不會多花錢。」

為什麼對金錢控管這麼自律呢?利安說,這得歸功於父母一路以來的叮嚀、尤其是媽媽,自他們還小時,就在理財教育上費了許多心思。

媽媽的理財第1課:有付出才有獲得
「國小的時候,我和姊姊的零用錢是數冰棒棍換的。媽媽會在冰棒棍上寫下不同的數字,讓我們透過表現換取,存在各自的塑膠桶內。像是幫忙洗碗是5元、乖乖練琴是10元…表現愈好、做愈多家務,下個月就能拿到愈多零用錢。」相較於許多父母每月選擇給予小孩定額的零用錢,利安的媽媽透過「數冰棒棍」的方式,教導他們金錢並非反掌可得,而是要靠努力付出才能換取。

不過隨著年紀漸增,即使是小孩也會開始有物慾,甚至會想購買自己無法輕易負擔的物品。小學六年級時,利安因為同儕而接觸到了線上遊戲且隨之沉迷,身邊的幾個朋友都會花錢買遊戲點數,利安也同樣受到了誘惑。不過當時每個月能靠賺冰棒棍換到的零用錢頂多300、400元,對於想買點數換遊戲裝備的利安來說,這筆零用錢不再夠用,於是動了偷媽媽錢的念頭。第一次從媽媽抽屜偷走1,000元鈔票時,利安很緊張,但隨著這項小小的偷竊行為沒被發現,利安食髓知味,便愈發頻繁的從媽媽抽屜「提款」。

媽媽的理財第2課:賺錢可以,但要正當合理
「但我在偷了大概10次後,因為我媽的一句話,就再也不偷錢了。」在偷到不知道第幾張1,000元後,有天利安在媽媽的陪同下,到附近書店買MP3。挑選時,利安看中了一個要價近2,000元的MP3,沒多做考慮就掏出錢包付款。陪在一同的媽媽偶然看到了利安錢包中有幾張1,000元鈔票,淡淡得對他說了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媽媽並沒有阻止利安買下對小孩子來說很「高價」的MP3。「我覺得我媽其實一直都知道我有偷她的錢,只是在等一個好的機會,可以讓我醒悟。」該如何讓一個小小年紀的孩子了解獲取金錢應該正當?利安的媽媽用最不傷和諧的方式,成功的替孩子又上了一堂「理財課」。

媽媽的理財第3課:「記帳」乃理財根本
對於許多豐衣足食的學子來說,若能好好管控父母給的每月生活費,課後打工多非必須,但利安自念大學起,就陸陸續續做過不少兼差、家教、甚至還爭取到當教授的研究助理。一切都歸功於大學第一學期曾經歷過的「財務恐慌」。剛上大學而搬出家裡住,是利安第一次要自己打點生活,但從高中時1,500元的零用錢到大學生活費1萬元間跳升太多,首次能自由運用這麼多錢的興奮、獨自踩入充滿娛樂消遣的都市叢林,都使利安在生活花費上沒有了計畫與節制,常常不到月底就捉襟見肘、得吃泡麵當正餐,以及許多次都是泡三合一奶茶代正餐止飢、甚至落得向同學借錢吃飯的境地。生活總是左支右絀的期間,利安也因為不規律、不健康的飲食,導致身材走樣,情緒低落。然而父母得知後,並沒有馬上提供一整筆的金援,而是與他坐下來討論改善金錢支配狀況的方法、協議先由爸爸提供2,000元,要求他詳細記帳一個禮拜後,再和媽媽一起檢討支出結果。在父母的幫忙下,利安對於消費更有自制力,同時也了解到了記帳的重要性。

媽媽的理財第4課:做自己喜歡的事賺錢,更好
「我媽從來不會叫我專心念書不要打工,他們只會關心我做多份兼職會不會影響到睡眠時間。」除了幫利安建立記帳習慣,媽媽也鼓勵他利用課餘時間尋找自己有興趣的兼差工作,除了提高每月可支配的金額,還能藉勞務付出深刻體悟到「金錢的得來不易」。在父母的雙雙支持下,利安從校內電腦中心的打工,到校外連鎖餐廳的內場廚師都做過(還因此學會燒一手好菜)。同時也因為對課業的自我要求,獲得系上教授認可,拿到了兩份研究助理的工作。「助理薪水1個月有6,000元,我做兩份就是雙倍。」難道不覺得累嗎?利安笑回:「幫教授做的學術研究都是我有興趣的領域,加上給了很不錯的薪水,更甘之如飴。」

大學的最後一學期,利安到歐洲當了半年交換學生,期間的花費除了父母贊助,多是靠他自己兼職家教、當研究助理存下來的資金。同時也因為課業表現佳,申請到了名額稀少的「歐洲交換計畫獎學金」,由交換學校資助每個月800歐元(約合台幣2萬8,000元)的生活費,讓利安得以有充裕的資金,完成壯遊計畫。

理財之旅一路走來從懵懂、觀念錯誤,到現在對於金錢掌控理性自律,利安不得不承認,媽媽的身教及言教真的幫了許多忙、影響他至深。而媽媽對他在金錢上的啟蒙所發揮的成效可不只存錢這麼簡單,由於父母都或多或少涉獵投資,讓利安對於投資金融商品不似一般新鮮人一樣害怕投資市場,而是躍躍欲試。相較許多因為將入社會、失去家庭金援而焦慮的青年,在利安的眼裡看不到恐慌,只有一絲緊張和更多的自信。

不必等到養兒,現在就能回應父母恩
網路上不乏網友分享媽媽以孝親費名義,行幫小孩存錢之實;或者趁著保單利率尚高時買下儲蓄險,待孩子成年時再轉由孩子自己管理保單…,多數時候我們總嫌媽媽嘮叨、管太多,卻鮮少感恩媽媽為我們所做的付出。也許你的媽媽和利安的媽媽一樣,很努力想幫助你把關財務狀況、也許你的媽媽省吃儉用為你存了一筆教育費、又也許你的媽媽很早就教會你如何經濟獨立,無論如何,在母親節這個日子,我們都應該好好謝謝她們以青春換取我們成長茁壯。言語或者行為上,好好的回應,陪媽媽過一個溫馨的母親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