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三年前(編按:本文撰於2015年),有一位律師長輩新婚,開始和太太四處看房準備購屋。愈看發現學問愈大,地段、採光、格局、建材、坪數…等,好多好多細節,夫妻兩人希望新居有一定的品質,因此原訂的預算不斷追加…

最終選定了位於台北木柵的房子,一坪50萬,在當時該地區算是合理的價位,不過他們一口氣買了50坪,總價2,500萬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因此向父母商借了500萬做為頭期款,每月還需償還10萬元的房貸。

不到一年小孩出生,太太暫停了原有的工作在家專心帶小孩,少了一份收入來源,身為受雇律師的先生縱使月薪有13萬仍感到壓力沈重,因為扣除房貸之後僅剩3萬元來負擔家庭所有開銷。

於是夫妻倆爭執愈來愈多,太太嫌先生賺不夠多,應該要自己開業,但先生擔心開業風險太大且初期收入不穩定,反過來怪太太不出去工作幫忙分擔家計…

理財的關鍵第一步:收支預算規劃
在《「賣房子賺了錢,該還債還是拿去投資?」財務規劃6步驟,按部就班是成功第一步》一文中談到了財務規劃樹,這次就深入談談財務規劃樹中最重要的樹根「收支管理」。

收入高,不等於資產高。增加收入固然重要,但存得下多少才是更關鍵的!例如月入3萬花2萬,跟月入9萬花8萬,兩者在「資產累積」的速度上其實是一樣的,只是月入9萬的生活品質比較好一些罷了。

古有名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倘若在收入增加,消費能力與胃口愈養愈大時,沒有做好收支管理的習慣,那麼萬一哪天收入驟減,卻無法適應相對簡約的生活品質,反而會造成更大的痛苦。

或是像文章開頭案例,未將大筆開銷用「預算」的概念掌握在一定金額內,而造成過度舉債,當財務狀況變化時又無法即時因應,自然會陷入惡性循環。

收支管理對於年輕人更顯重要
報章雜誌、電視媒體與各種書籍,常常會讓人有投資致富,達到財務自由才是一切的錯覺。但對於剛開始工作不久的年輕人,收支管理更需要被重視。

例如:工作剛滿1年的阿峻,將存到的10萬元投入股票市場,並且花大量時間研究,期間起起伏伏,一年後共獲得了10%的報酬率,獲利1萬元。而用心於收支管理的小寶,發現自己每天一杯星巴克實在太奢侈,於是慢慢調整為兩天喝一杯,對健康也比較好,換算下來,一年可省下1萬5千元!(= 250個工作天 × 120元咖啡 ÷ 2)可見資產不多的時候,收支管理的重要性遠大於投資績效!

投資獲利 = 本金 × 報酬率 × 期間

年輕人資產(本金)不多,投資期間不長(可能需要結婚或購屋),而報酬率提升又不是件容易的事(還可能虧損)。因此優先做好收支管理,並且多投資自己,提升能力以獲得升遷和加薪的機會方為上策。

收支預算規劃流程
收支管理不只是花剩了再存這麼簡單,透過收支預算規劃SOP,彷彿有了柯P加持,更能掌握現金流狀況,步驟有五:

一、可支配所得劃分
將一整年的各種收入,如薪資、獎金、理財收入…等加總後,扣除預計要繳的所得稅金額(可用前一年稅額估算),剩下的金額稱之為全年「可支配所得」,建議劃分如下:

6成消費支出:為了「現在」的必要開銷與基本生活品質,若能適當節流,成數愈低愈好。
3成儲蓄投資:為了「將來」做準備,成數愈高愈好。
1成純保障保險:為了保障另外9成,避免萬一風險發生而影響整個家庭,若買對保險,原則上保費不應超過1成,但實際情況仍需視責任大小而定。
若是單身未成家,比例建議調整為4成消費支出、5成儲蓄投資及1成純保障保險。藉由「比例」分配,才不會發生賺多花多,存不了錢的狀況。收入劃分方式僅供參考,可需依家庭財務狀況調整。

二、界定三要
每個人的價值觀與需求不同,界定好哪些是必要、哪些是需要,什麼是想要,在付錢、刷卡時,反覆問自己這是必要的嗎?若是需要,有急迫性嗎?
必要不能省。
需要可以等。
想要可以忍。

三、量化目標&擬定預算
設定目標時,記得「收入–儲蓄=支出」,而非收入–支出=儲蓄,若想著花剩的再存,往往會變成月光族,存不了錢。

接著將目標量化為明確的數字,如同計畫環島旅遊,總要先掌握環島一圈幾公里對吧?目標有了明確的數字,才會進一步思考達成方法和工具。

掌握了前面的全年可支配所得,也設定好各種目標,例如半年後想去日本旅遊,預計花費6萬,反算出每個月要存1萬元,存的到嗎?若無法,哪邊可以再省一點?東撥西撥,調整到每個細項的預算都擬定完成,作為未來記帳檢視的依據。

四、記帳
想要省錢、儲蓄,一定都會聯想到記帳,這是大家都知道重要,卻多數人辦不到的一件事。記帳的方法有很多,也不一定每筆開銷都必須記入,只要找到合適自己的記帳方式,就能長久持續下去。其實,相較於記帳,大家容易忽視的前面三個步驟更為重要,若預算控制得當,甚至可以不記帳!

五、定期檢視&調整
建議初期先抓三個月為一個週期,每三個月重新由第二步驟再Run一次。定期檢視的目的,並非讓我們有罪惡感、懊悔怎麼花這麼多錢(笑)。

檢視的重點在於跟預算做對照,是否低估了某些花費?哪邊還有節省的空間?若是單純記流水帳,沒有擬定預算或是跟預算做比較,記再多帳效果也不彰。

藉由整個收支預算規劃流程,更加瞭解自己的收支狀況與花費習慣,並且反覆調整,使儲蓄變成一種習慣,變成內建的基因。不是要求自己只能節儉度日,而是把錢花在真正想花,且有價值的事物上!

現金流量就好比人類的血液,唯有穩定且充裕的現金流,我們才得以維持財務健康。開源或許不易,節流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做好收支預算規劃,就是理財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本文獲「財商教育實驗室」授權轉載,原文:跟著財務顧問學記帳 – 觀念篇



作者簡介_財商教育實驗室

身為獨立財務顧問,在協助客戶做財務規劃時,深深感到理財要先理心,觀念的轉換比方法和工具來得重要。

相信每個人都能透過「覺察→猜想→實驗→反思」的思考脈絡,持續提昇財商,不再害怕理財與一大堆數字。

藉由遊戲、課程、讀書會和社群交流,相互學習、一同成長,陪伴大家找到合適自己的理財方式,讓正確的理財觀念與方法能落實到每個人生活之中,逐步改善財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