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錯覺
我們對於「喔!這杯咖啡每天花4 美元」和「喔!這咖啡一年花1,460 美元」兩者有不同的反應;我們以怎樣的時間架構(小時、週、月或年)來敘述一筆支出,將大大影響我們對消費的價值看法,以及我們的消費決策智慧。
在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給實驗對象7萬美元薪資,對第一組人的敘述方式是:「時薪35美元」,對第二組人的敘述方式是:「年薪7萬美元」,結果第一組的儲蓄少於第二組。當我們以年薪來陳述薪資水準時,我們會傾向採取更長期的觀點,這使得我們為退休生活存更多錢。在美國,多數低所得工作採用支付時薪的模式,這往往導致人們不為長期儲蓄的問題更加惡化。
總額10萬美元的退休金,看起來大於每個月500美元的長期累積總額,這種現象名為「財富錯覺」(illusion of wealth)。財富錯覺是一種思維缺陷,但我們可以利用它設計出有助於促進儲蓄的制度。在退休儲蓄方面,以月為單位來敘述退休所得,將使我們覺得退休儲蓄低於我們所需,讓我們心想:應該要增加儲蓄金額。同理,在退休金帳戶的明細單上,把預期退休時的預測每月退休所得擺在其他資訊之前,可以凸顯我們需要的儲蓄仍然很高。有些退休儲蓄計畫,已經採取這些做法,成效很不錯。
更了解我們對數字的這種思維怪癖之後,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利用來增進自己的長期福祉,改變我們的儲蓄行為及選擇。使用正確的時間結構是這其中的一項重要因素,為了說服人們從薪資撥出更多錢進行儲蓄,我們應該以年為單位來架構他們的所得;為了說服人們相信未來需要更多儲蓄,我們應該以月為單位來架構他們的開銷。
除了這類架構數字的方法,還有其他的實用方法,可以處理我們的年所得,提高我們的幸福感,減少不當的支出決策。當我們有固定所得,例如每月收入5,000 美元時,我們往往會增加生活開銷,以符合這5,000 美元所得水準的消費範圍。若在此之外,我們給自己一筆獎金呢?我們會如何使用這筆錢?
丹曾經請他的學生想像自己為他工作,可以選擇每個月加薪1,000 美元,或是在年底獲得一筆12,000 美元的獎金。
幾乎所有人都同意,每個月加薪1,000 美元才是更理性的選擇,因為可以更早獲得這筆錢。所有人都說,每個月加薪,或年底獲得一整筆獎金,使用方式將會有所不同。若每個月獲得這筆錢,算是經常性所得流量的一部分,他們會把這筆錢用於平常事務上,例如支付帳單及每月開銷。但是,若是在年底獲得一筆總額,這筆錢將不會來自薪資的心理帳戶,所以他們會感覺更自在、慷慨地用於享樂購買,不是只用來支付帳單。或許,這12,000 美元不會就這麼全部被花掉,但至少會有一部分被更無拘束地花用。
所以,讓你選擇每月薪資6,000 美元,或每月薪資5,000美元,外加年底獎金12,000 美元,生活品質有何不同?選擇前者的人,大概會有稍微好一點的車子、公寓、三餐,生活品質提高一點,但無法為自己做什麼特別的事。選擇月薪5,000 美元外加年底獎金12,000 美元的人,將可以把獎金拿來做一點特別的事,例如購買一台摩托車、好好地度個假,或是開設一個儲蓄帳戶。
聽起來,這似乎和前文所說的總額與儲蓄相抵觸,其實不然:1)前文談的是儲蓄,這裡談的是消費;2)我們是人類;3)沒有人會責備一貫的人類行為。
說到儲蓄,人們經常使用「先支付給自己」(“pay yourself first”)這句話。的確,我們應該這麼做:每個月領到薪水時,先撥出一筆錢給未來的自己,亦即儲蓄/投資。
但如果有相當穩定的收入,一個可以帶來更大樂趣的方法是:先把這筆固定收入的一部分移走,把開銷調整到較低的消費水準,再把移走的一部分當成一筆獎金。這樣,我們就可以把這筆獎金的一部分,用在我們非常喜歡的事物上。沒錯,我們應該先支付給未來的自己,但我們也可以移走一點點現在的自己。
書籍簡介_金錢心理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費
作者:丹.艾瑞利、傑夫.克萊斯勒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8/4/30
作者簡介
丹‧艾瑞利 Dan Ariely
杜克大學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教授,杜克大學進階後見之明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Hindsight)創辦人,論述常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等,為《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著有《誰說人是理性的!》、《不理性的力量》、《誰說人是誠實的!》、《不理性敬上》、《動機背後的隱藏邏輯》。
現與妻子Sumi,以及兩個孩子Amit和Neta,定居在北卡羅來納州德罕(Durham)。
傑夫‧克萊斯勒 Jeff Kreisler
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從律師轉行為獲獎的喜劇作家、專欄作家、電視名嘴、行為經濟學的熱中提倡者,專長於財經、政治等主題。《紐約時報》說他「很迷人」,MSNBC當家主持人瑞秋‧梅道(Rachel Maddow)說:「你會飛黃騰達,一路笑著去銀行。」他的孩子認為他「很酷」。他的第一本書是《作弊致富》(Get Rich Che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