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走勢落後全球,但昨(24)日遭穆迪調降信評後,股市反而收高,呈現利空不跌的狀態。分析師認為,陸股依舊處於一年多前展開的牛市當中,且本益比低於美股和新興市場,有望出現落後補漲行情。
barron`s.com 23日報導(見此),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通稱大摩)策略師Laura Wang、Jonathan Garner與Charles Clavel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應該能躲開金融衝擊、在2027年達成拉高國民所得的目標。中國開始往附加價值更高的產業前進,將帶動經濟起飛,中期而言將使MSCI中國指數的表現超越MSCI新興市場指數,提供相當不錯的投資機會。
大摩認為,陸股依舊處於一年多前開始的牛市當中,但不尋常的是,這次離岸市場的表現優於在岸市場。舉例來說,MSCI中國指數已從前波最低點翻漲44%之多、年初迄今漲幅來到18%,上升至新高;相較之下,上證參考指數卻僅從前波最低點翻漲15%,年初迄今還下滑2%,且從前波高下挫逾7%。
這應該是因為離岸市場已在2016年初人民幣重貶時,將悲觀情緒反應完畢,而陸資近來開始南下、搶進遭到低估的H股,也是原因之一。另外,中國的貨幣政策緊縮、金融法規趨嚴,也助長這個趨勢。
大摩將上證參考指數的12個月目標價從去(2016)年11月的4,400點下修至3,700點,意味著陸股還有21%的上揚空間,而恆生中國企業指數(HSCEI,簡稱國企指數或H股指數)、恆生參考指數的目標價則維持在11,300點(還有10.5%的上漲空間)、26,000點(3.9%的上漲空間)不變。
Seeking Alpha作家Geoffrey Caveney 23日則發文表示(見此),陸股落後全球股市相當多,如今頗為值得投資。根據統計,貝萊德(BlackRock Inc.)追蹤H股的「iShares中國大型股ETF」(iShares China Large-Cap ETF,代號為FXI.US)平均本益比只有11.85倍,遠低於SPDR S&P 500指數基金(SPDR S&P 500 ETF,代號為SPY.US)的18.44倍、iShares MSCI新興市場ETF (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 ETF,代號為EEM.US)的14.4倍。
Bernstein分析師Michael Parker、Kelman Li在霸榮(barron`s.com)撰文指出(見此),過去兩年信貸成長加速,但中國經濟卻依舊溫和成長,也緩解了所謂「負債在短時間內驟增、恐引爆金融危機」的風險。因此,人行下一步應該會是減緩信貸流動、讓一切降溫。
報告認為,過去兩年來的寬鬆信貸環境是一種短期手段,目的在解決工業經濟趨疲的問題。現在,工業經濟已不再疲弱,因此轉型為服務業導向的行動也會繼續進行。這對全球經濟以及亞洲和大陸股市都是極佳的消息,因為短期的總經風險已經消除,中國的工業、消費經濟看來狀態都不錯,而北京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也都能收到效果。
避險基金Horseman Capital Management經理人Russell Clark則認為,人民幣的熊市或許已經接近尾聲。Zero Hedge 5月7日報導,Clark指出,人民幣在2014年開始走貶,有部分原因是受到人行在2015年降息刺激經濟的影響,這導致中美利差收斂、外國與本土資金從中國大舉出逃。有趣的是,台幣、新加坡幣等跟中國擁有強烈貿易連結的貨幣,在人民幣2014年貶值之前、都率先出現反應。
Clark觀察發現,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存款利率已經比大陸在岸利率還低、為2015年首見。以外資對人民幣的曝險度下滑、中國銀行的外幣部位持平、人民幣替代貨幣(proxy currencies,如台幣)開始轉強、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利率低於中國大陸的情況來看,人民幣目前升值的機率應該比貶值還高。
中國人民銀行(PBOC)5月7日公佈的外匯儲備規模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大陸外匯儲備規模為3兆295億美元,較3月底小上升204億美元,增幅0.7%,為連續第三個月回升。這是2014年4月以來最大單月增幅,也比市場原先預估的110億美元還要多。
這意味著人民幣已經更趨穩定。在年初之際,人們很擔心中國會爆發另一波資本外逃潮,但這顯然並未發生。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
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