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青少年容易發生意外,要多保意外險」覺得這句話對?代表你的保險觀念錯了

青少年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xl_15926110

2014年陸續發生馬航失蹤、亞航墜海、復航空難等等重大飛安事故,讓大家產生一種搭飛機很危險的想法,針對旅平險的分析文章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發表,同時造就了旅平險的投保率大幅提升。

奇妙的是,根據統計指出,2014年其實是航空史上最安全的一年,過去平均每191萬架次就發生1次意外,2014年卻是每238萬架次航班中才會發生1次意外,結果讓人感到驚訝!

這其實就是一種「認知偏誤」,因為媒體頻繁的追蹤報導,加深了民眾對於飛機失事的強烈印象,自然而然產生了「搭飛機很危險」的偏誤觀念。這種「認知偏誤」更明確的說法是叫做「捷思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意思是以自身的經驗或容易想到的事,高估了事件的發生率。

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時常發生,例如醫護人員看到青少年來就醫的,大多都是因意外事故、青少年飆車、小孩墜落等等,主觀上就會認為這些族群的意外發生率很高、意外保障很重要。

甚至,我還看過不少人建議小孩與青少年投保意外險就好(?!)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要避免「捷思法」的偏誤,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客觀且足夠數量的統計數據去反映出正確的發生率。(保險費率也是用這種「大數法則」去計算出來的啊~)

意外發生率其實與年齡沒有直接關係,不該偏重意外險

以衛福部統計的「民國103年死因統計年報」來看,青少年的主要死因首位,的確是「意外事故」。但所謂的「主要死因」是一個「相對值」,是因為這個階段,健康狀態相對於其他年齡層為佳,罹患疾病的機率較低,才會使得意外事故死亡的比例較高,就數字來看,青少年每10萬人當中,平均因意外事故造成死亡約19人,並沒有比其他年齡層的發生率來得高很多。(如下表):

 

反而發生率較為異常的是0歲幼兒與老年,但0歲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窒息,意外死亡總人數57人就佔了45人;老年人則是因骨質疏鬆,造成跌倒而死亡的機率大增(也難怪業界銷售75歲後可投保的意外險,保費都是一般人的好幾倍)。可以看出來,意外事故的發生率跟年齡沒有太大的關係,實際變動的是疾病的發生率。

保障範圍而言,意外險只理賠意外事故所致,而壽險與殘廢險則同時包含疾病與意外。

若以保費而言,投保100萬的產險公司意外險商品約800元左右,但15歲~19歲投保定期壽險與定期殘廢險,各100萬卻不到1500元。

也就是說:
方案1、跟產險公司投保100萬的意外險商品,等於買一張「單純只針對意外事故」的保單,保費是800元。
方案2、同時投保定期壽險和定期殘廢險,囊括意外和疾病,保費卻不到1500元。

我用另外一種方式形容:
方案1、保費800元,死亡或殘廢時有42.63%的機率賠不到。
方案2、保費1500元,死亡或殘廢時100%的機率可賠。

如果現在要幫15歲~19歲的人投保,會選擇哪個方案?不提「意外」這兩個字,也許更能讓各位跳脫「認知偏誤」的陷阱。

意外門診醫療花費較低,不一定要風險轉嫁

當然,意外事故不一定會發生死亡或殘廢,也有可能只是就醫治療,我以衛福部的官方統計資料來彙整成下表:

 

上表顯示,幼兒及青少年意外傷害的醫療事故,機率的確略高其他年齡層。但平均醫療花費卻不到6000元,可見主要還是以較輕微的門診治療為主。

以醫療費用而言,損害較大的通常是住院與手術,但這已經是醫療險的保障範圍。而未手術的意外門診醫療費用幾乎已經由健保負擔,大多僅需付掛號費而已,並非是我們不能承擔的。如果我們希望防範的是花費較大的「住院」或「手術治療」,那麼應當優先以不限疾病或意外的醫療險為主才是,意外醫療險為輔助加強的用途。

最後提醒消費者,買保險千萬不要以「預測發生率較高」的來選擇,而是要以你「想轉嫁什麼風險」為方向,因為實際發生率已經以費率來表現,發生率低保費低、發生率高保費則高,若真的要轉嫁死亡與殘廢事故的損害、轉嫁醫療費用的損失,那麼就不應該只是投保意外險。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小孩與青少年容易發生意外?小心陷入了「認知偏誤」 


作者簡介_保經阿志

保險不是越多越好,買錯了保險比不買保險還糟糕。在「保險大不同」網站中,整理了醫學以及官方資訊,並且用條款、法條的層面,為讀者分析各種保單的適用性。

原本只是因為家人發生重大變故而研究了好幾年的保險,後來在親友的力邀之下加入某保險公司,但接觸舊保戶時,發覺怎麼大家都買保費高保障低的商品?

『保險應該要用小錢換取大保障』
『保險應該要優先保障較大的風險損失,再考量較小的風險損失』

因此決定轉進保經業,並利用時間去進修法律、條款、核保、理賠、醫學等相關課程,期望有更多的能力幫助大家。

網站:保險大不同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nsuranceF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