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發行日期:2016/3/12

有時候,領導人強調一切安好的程度太過頭,反而有損可信度,好比3/5~3/14每年一會的全國人大,總理李克強、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談話一再強調美好未來,就是一例。

然而,信者寥寥可數,特別是強烈質疑的媒體陸續被掃出門外,埋單的人更少了。報喜不報憂,這正是中、外學者普遍不信任中國的主因。

李克強算聰明,未定GDP目標,反以6.5%~7%為自己留餘地。雖說已經下調,但肯定得制定更多刺激方案才能達標,只是,壞帳不去,新帳又來,前景不容樂觀。

中央財政、貨幣政策是主要手段,因此預算赤字占GDP將從2.3%增至3%、M2總量也從12%增至13%。效果立見:1月,銀行新放款額達人民幣2.5兆元,創新單月紀錄。

但長期不妙。第13個五年計畫明言維持年成長率6.5%,但李克強坦承「難度超高」,聽得在座黨員個個心涼了半截。

本報付印前,全文尚未公布,但從現有文件看來,共產黨保留實施亟需經濟改革的承諾,像是暗示市場力量為主、降低國企在各領域的主導地位等。

但檢視現況,中國改革還沒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李克強甚至根本不曾提起有助壓制投機炒房的房產稅。

「十三五」中包括一些奇怪的項目:2020年前建蓋50座新機場、2030年前興蓋內地直通台灣的高鐵。台灣若有發言權,專案通過的機率微乎其微。

再者,習近平似乎不太關注經濟改革,反而更想收緊國內情勢:強行關閉高調批評的任志強(房產開發商)社群帳號;刪除商業雜誌財新網的文章。

有人說,一旦政局穩定,習近平就會全心改革。眼前看不出來他是否想改革、政局是否穩定,但至今還在打地鼠,我們似乎可以這麼說:他對自己其實沒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