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每一個上班族,都是透過付出勞務換取資金(薪水或獎金),再拿這些資金去投資來放大效益。但是要投資之前,得要儲存足夠的本金,這是投資最重要的基礎。

假設有兩個人,A的本金是1萬元、B的本金是100萬元,投資報酬率都是10%:A可以拿到的獲利是1千元,B則可以拿到10萬。顯然後者讓人更有感覺,雖然兩個人的報酬率是一樣的。

想透過投資,為自己賺得薪水之外更多的收入,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本金越高,則追求高報酬但同時有高風險的投資商品,必要性就越低。有人說,沒錢的時候要靠「賭」來賺一把,就是因為他的本金很低,需要用高風險的工具才有機會達成財務目標。

如果你已經擁有高資本,理財多半傾向於保守型工具,像是定存、債券、租金收益等...這原因不難理解。 想想看,假如要滿足每月的生活所需的金額為5萬,以目前的定存利率為1~1.2%來看,若帳戶內有5千萬現金,只需要透過定存,每年便能獲得無風險利息收益50~60萬,光靠利息就可滿足所每月支出需求,還有什麼必要去購買高風險的金融商品呢?

由此可知,如何累積到足夠的本金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

想要透過利用本金去投資,逐步達成以投資收益來支應生活費的夢想,如何快速累積本金就變得十分重要。常見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資本市場的投資工具(股票、金融商品、房地產...),另一種則投資自己工作所需的技能。

提升技能是個好選擇

從效益來說,「投資自己」是高報酬且長久的方式。試想,金融商品的投資有許多不確定性,且過程成功未必操之在我,需要一點運氣。但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自己可以完全掌控該投入到什麼程度,也能很快檢測成效。

對上班族來說,提升專業技能,有助提高個人身價(加薪)和開拓未來更多發展機會,無論如何,「優先投資自己」,怎麼看都是最佳選項。

而且,每個月的薪資是固定進帳,比起「投資有賺有賠」來得穩定很多,這樣穩定的現金流,才能較有效規劃累積資金的進度。

怎麼累積資金最有效率?

對一般人來說,取得薪資收入的第一件事,恐怕都是以繳交帳單居多,支付完所有帳單後,剩餘的資金才有機會用來投資自己、或用來累積資金。

其實這樣的效率是很低落的,怎麼說呢?一般人通常有追逐享樂的天性,在辛勤工作之後就會想好好的犒賞自己,而隨著薪資的增加,不必然代表存下來的錢變多,但享受的程度卻必然會提高(例如吃得起更貴的餐廳、買得起更好的手機),這也是為何許多高收入的族群在工作數年後,發現自己其實一無所有的主要原因。

改變資金流動的順序

想要有所改變,就得改變取得資金後的順序。

首先第一步,就是將清償帳單的順位放到後面,將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這個過程最好是利用自動化的金融系統來達成。舉例來說,假設每月的薪資入帳是每月的第一天,那麼我們可以在銀行設定另一個帳戶,及其用途(例如:存退休金專用戶頭、存個人學習基金戶頭),並請銀行設定薪資入帳的隔天,固定轉一定比例的金額到這個帳戶內,強迫自己只能用「付錢給自己後」剩下的金錢來維持生活。這樣一來就可以讓自己的資金有效的累積,並讓個人的享樂慾望不至於快速膨脹。

從心理層面來看,老是優先支付帳單,會讓人有種沮喪感,好像辛苦賺得錢一進來就不見了。這樣的經驗會讓自己有種空洞的生活感,透過觀念的轉換,就能幫助自己找到金錢積極的意義。幫自己一個忙,優先支付給自己吧!


作者簡介_股魚

專業投資人,不定期在各財經媒體發表專欄文章。深耕於財報投資領域,堅持不看盤是投資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出身於散戶,瞭解散戶常見的投資問題,透過教學互動的過程持續推廣投資理念。

股魚網:分享新聞事件觀點與投資技巧分享